前言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它把奴隶制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太甲复辟,太戊、祖乙复兴,盘庚迁股,使商朝有一个长期安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发掘出的考古文物分析,它不愧为东亚第一都,也是世界最大都市之一。10多万片甲骨文字,将近5000 余字,字形声义的紧密结合,字体的整齐划一和规范化程度,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而且富于美术观和记事观的有机融合,奠定了汉字的永存生命力和适应力,从文字文化上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这恐怕是举世仅有的奇迹,从而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统一性、国土统一性和民族统一性始终坚固地延续和发展着,不至于像世界其他古文明国家那样早已销声敛迹,不但灭种灭族,而且连同他们创造的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字文化文明也随之湮没。这不得不归功于商朝的伟大功勋,何况商代精美的青铜器、玉雕、原始瓷、陶器、漆物都是古代独一无二的工艺品。这都是各古国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盘庚迁殷以后,为商朝(亦可称“殷”或“殷商”)创造了一个富强的基础。到武丁时,文治武功鼎盛,是殷商的极盛时期,其疆域所至及兵力所达,东尽于海,南达湘、赣,西到陇东、川北,北至辽河上游及今晋北一带,已是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奴隶制王国。武丁多妻妾而生多子(约60多个儿子),他不但使周边数百个方国、侯国尊奉商为宗主国,并按期贡赋,同时还对他们的国君、酋长和首领拥有刑罚的权利。如商末帝辛(纣王)便杀鄂侯、鬼侯、梅侯,囚周文王姬昌,杀其子伯邑考,还逼苏国进贡美女妲已。而擒杀各方国首领的记载几乎比比皆是。他又分封众多的儿子建立了星罗棋布的侯国,起着拱卫殷都的重要作用,称为“多子族”侯国。后来的周朝也是效法武丁的分封制度,以加强王室对各附属国的控制。既然周武王时期已被范文澜、翦伯赞、谢华等史学家判定为封建社会,那么,武丁时期应是封建社会制度的萌芽,不能认为商代惊人的大批人殉是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特征之一,周秦也有人殉,却被认为是封建社会制度,这就很难作解释了。
商人出于鸟夷燕子族图腾的一支,自认为是少皋氏之后,少皋为东夷族的鼻祖,少皋氏自认是黄帝之裔。不过,东夷族是由炎黄的一支东迁于燕山、泰山以后,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后来商人不断与炎黄各族通婚.又融入于炎黄族团内,契的母亲便是炎黄支族有易氏之女.父亲则是黄帝之裔帝喾之子。故《礼记·祭法》说“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都说明商人自认为是黄帝之裔帝喾的子孙。
商族起源于燕山,不断沿太行山脉东麓平台地南迁,直至黄河以南的商丘、亳、傲等地。自商汤建立商,至帝辛亡于周,共传十八世三十王六百四十四年,仅次于周朝的年代,是中国各王朝传世之久者。以后武庚又企图以武装夺回商朝的统治地位,经过短短的六七年时间终于覆灭。但商朝系统并没有灭亡,帝辛之兄微子之后被封于宋,以承商祀,虽是周朝的公国,但到东周以后实际上是独立的诸侯,到宋襄公还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宋康王还曾自立为王,传了二十六代三十五君七百七十四年。所以,如果从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起,直至宋康王被楚、齐、魏所共灭,则传了四十三代一千四百一十八年,不可谓不长,这在世界上也算是罕见了。
殷人不但在本土的中国大地干得很出色,而且其支裔箕子还东迁朝鲜,建立起朝鲜第一个王朝箕氏朝鲜王朝。另一支则东迁墨西哥,创建了光辉灿烂的奥尔梅克文明。后来奥尔梅克有一支继续南迁于厄瓜多尔和秘鲁,先后建立了契姆国、摩契卡国,最后有一支兴起并建立了南北美洲古代最大的帝国——殷家帝国,惜被华人错译为“印加帝国”,共传十五帝而被西班牙人所灭。印加帝国是继商朝、箕氏朝鲜而迄立于新大陆的强大帝国,隔着太平洋而遥遥相对,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奇迹,也充分显示了商人的聪明才智和冒险进取的可贵精神。中国五业之一的“商人”、“商业”,即来源于商朝人民善于跋涉运输和经商贸易。
商人的支族,较著名的为薄姑氏、奄、潜、梅、桐、钟离、钟吾、邶、比、索、京、铁、萧、鲜于、权、黎、艾、时、苑、戴、御、沫、髦、施、瓦、亘、长勺氏、尾勺氏等国。中国最显赫的儒家正宗的孔氏孔子即源于宋国。占闽、粤人口最多的林氏,分布世界各地,即为帝辛(纣王)之叔比于的后裔。此外商人的姓氏也繁多而广衍,商朝子姓各姓氏近70个,而宋国各支族姓氏则多达250多个,共计约320多个姓氏。且其后裔广布于中国的汉族及各民族,还分布子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以及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菲律宾、印尼、文莱以及世界各地,为传播炎黄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商族在商代时几乎成为中原炎黄民族的骨干,所以,他们曾多次征伐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族“东夷”,而把周边的民族视为“戎夏”、“戎周”等。
自殷虚甲骨文及商代青铜器陆续发现以后,国内外掀起了“殷商史研究”的绪端,尤其是近年来成果斐然,较为全面的通史有国内吴泽的《古代史:殷代奴隶社会史》,彭邦炯的《商史探微》,孙淼的《夏商史稿》;局部研究的专著有李民的《夏商史探索》,常玉芝的《商代周祭制度》,宋新潮的《殷商文化区域研究》,李学勤的《殷代地理概论》、邹衡的《夏商周考古论文集》、胡厚宣的《甲骨探史录》;刊物除国内《甲骨学与殷商史》一、二、三辑外,国外有美国张光直的《商代文明》、日本贝塚茂树等的《古代殷帝国》、韩国尹乃铉的《殷王朝的研究》。商立国达一千四百多年,如果连同契开始成为先商部落酋长的一千余年算起,则共有两千五百年左右,这样源远流长的高度文明的商朝,仅仅以上10多部专著,且都显得不够全面系统,则很难概括商史。
作者在以往《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的各个分册中,都重点突出每个国家、民族、氏族、部落的源和流,因为历史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撰写的,所以历史之首必然是人的历史,而人的历史最重要的是源和流,对人类自原始社会直到现在进行溯源寻流,才不会张冠李戴,混淆不清。所以源流史是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根本,可资多学科参考,有益于弘扬炎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的统一、人民的友爱、经济的繁荣,教育现在和将来的华人热爱自己的民族。
作者多年来茹苦含辛,数十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又广置图书,遍搜资料,涉猎比阅,以以上诸贤著作为基础,才另创新径---源流史体裁,先后出版了《炎黄源流史》、《南蛮源流史》、《东夷源流史》、《百越源流史》、《夏源流史》、《楚源流史》各分册,接着又撰写了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的又一个主要分册一-《商源流史》。
自感德薄才浅,学识寡陋,难以膺此重寄,但基于强烈的中华民族感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于是不论零篇残筒,不论寸楮半牍,凡是有关商族史方面的资料,都加以研究,又吸收了历史、地理、考古与文物、民族学、民俗学、古文字学、训话学、地名学、古农学、动植物学、图腾学和天文学等方面的成果,终于完成这部《商源流史》。
在博采诸家之言的前提下,抒已之创见,不拘陈词,不摒旧说,不斥异端,不猎怪奇,不立门派,不顾蜚语,循情察理,旁搜侧证,运用夹叙夹考夹论方法,谨泐成此作,以饷中外人士。自憾不勉,难免挂一漏万,举二遗千;讹误之处,奇谈之点,也在所难免。愿有识之士,不吝垂教;也愿商史著作多多益善。
承蒙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扶持和鼓励,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社会科学院拨给科研经费,还有深圳德惠纳实业有限公司为本书作调查、复印资料、购置书籍提供了方便。在他们的齐力帮助下,我这部《商源流史》专著才得以顺利地出版,和广大读者见面。
特别感谢江西教育出版社这次又出版《商源流史》,以后还将陆续出版各种源流史的分册,厥功甚伟,所费甚大。他们大公无私、重视学术的商尚风格令我敬佩,他们为出版这套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将会名垂青史。
何光岳
甲戌年夏至于星沙德雅村百书画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