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古时期存在的大同教(暂命名)是讲究人与天大同的宗教,在远古时期,人与天是一体的,是相统一的,只是人类的开窍以后,颛顼帝“绝地天通”,天与人隔绝,只有通过巫觋集团,向上天汇报,通过巫觋向人间从传达上帝的旨意。即使到了商代,这种宗教意识还是非常浓厚。
为什么三星堆越挖越让人惊心,4500年前他们因发生什么大事,才让他们消失?从巫觋集团的起源说起。
三星堆文明之所以让世人震惊,是因为我们对殷商时期的历史认知缺少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商朝的社会结构。
大多数人对商周时期的历史认知来自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
下图是教科书上体现的周朝社会结构:

想必包括小编在内的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默认商朝也是类似的社会结构。
然而,从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我们对殷商时期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殷商时期最为关键的统治阶层。
三星堆遗址从出现到现在,一直有很多谜团:这么发达的青铜文明,却在古代书籍中很少记载。
小编从冯时教授的考证中发现,有一个在夏商时期存在了千年的神秘统治阶层——巫觋集团,可能是解开这些未解之谜的关键。
三星堆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和埋葬方式,都充满了巫文化。
小编有理由怀疑,三星堆文明就是巫觋集团的大本营,《山海经》里记载的十巫所在的灵山地区。也是姜子牙封神传说的起源之地。
故事要从上古时期的传说“绝地天通”说起。
01
绝地天通
先简单解释下“巫觋”这个词:
在古代,女巫被称为巫,男巫被称为觋 [ 读作 xí ] ,合称“巫觋”。后来,人们也泛指那些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师。
中国早期天文学在描述一般天体形成的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种倾向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最原始的宇宙观。
在天地开辟之后,如何建立天与地的联系,这是古人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巫觋则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有效人物。
在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上古史中,巫觋以其独特的身份不仅操纵着天地时间,而且操纵着人间的权力。
古人认为,天地形成后,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是没有联系的。
神住在天上,人住在地上,永远隔着很远的距离。
那时候,颛顼 [ 读作 zhuān xū ] 命令他的后代中一位叫重的人管理天上,另一位叫黎的人管理大地,各自尽职尽责,不互相混淆,世界显得有序而宁静。
到了少皞氏 [ “皞”,读作 hào ] 时代,九黎族开始作乱,他们破坏了旧有的礼法和道德,让天上的神灵和地上的民众混在一起,人人都可以参加祭祀,家家户户都可以请巫觋接神。
这样一来,民与神没有了尊卑之分,祭祀再也没有规矩可循,人们的行为也变得随意而没有约束。
因此,土地荒芜,寸草不生,导致祭祀时都找不到供品,天灾人祸频发。
面对这种神人自由升降的混乱局面,颛顼重新接受了天帝的命令,让重担任南正,管理天上的神灵,又让黎担任火正,管理地上的民众。

他们切断了天地间的往来交通,恢复了旧有的秩序,使天上的神灵与地上的民众不能再随意往来。
从此以后,只有巫觋可以通达天地,成为沟通天人意旨的唯一人选。
02
灵山显灵——远古时代名巫云集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大荒西经》云: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从上面的文学释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推断出:巫觋一定是聪明而有学问的人,他们是当时社会中特殊的知识阶层。

这个史实也可以从现存的民族学材料中得到清楚的反映。巫与医的关系非常密切。
《山海经》载: 十巫均掌不死之药。
《玉海》卷六三引《世本》: 巫咸初作医。
《吕氏春秋只勿躬》: 巫彭作医。
郭璞也认为《山海经》中的十巫都是古代的神医,但是巫的这种本领与他们上下天地、宣达神旨人情的本质相比,只不过是额外的技能而已。
群巫沿着灵山上下天地,灵山当然就是连接天地间的天梯。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此登葆山。
《大荒南经》又作登备之山。郭璞《注》: 即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者也。
王逸《章句》: 灵,巫也
楚人名巫为灵子,而汉字灵 (靈) 与医(醫)俱从“巫”字为意符。
可见巫觋下宣神旨,上达民意,并以灵山与医术为其拥有的特殊道具与鸿术。
03
巫与共济会
巫是通天达地的使者,因而也就自然充当了掌管天文的人物,这一点通过“巫"字的造字本义也能大致看出:

而矩尺的矩字则写作:
显然,巫字是由两把矩尺交合而成的,这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意义。
你们知道吗,古人认为方圆图形最初都是用矩这一种工具画成的,那时候无疑还没有规。
更有意思的是,最早的伏羲女娲是共执矩尺的。
这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他们智慧和文明的象征。
而《周髀算经》告诉我们:“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
很明显,画圆的方法是采用“环矩”的方法,就是以矩尺短端定准圆心,然后旋转矩尺来完成的,而画方形则只需要简单地将矩尺对合。
令人寻味的是:矩虽然只是画圆和方形的工具,但用它画出的圆和方形却恰好象征着天地。
而且,“巫”这个字本身的造型也很有一点环矩、合矩的味道。
显然,由于矩是测影之表的象征工具,而立表测影则是掌握天象的基本手段。
因此,矩作为掌握天地的象征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自然便是通晓天地的人。
巫既是知道天地又是能通向天地的人,所以用矩的人就是巫师。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巫在中国社会中逐渐确立了他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使中国早期天文学从一开始便具有鲜明的星占学特点和强烈的政治色彩。
《周易 贲卦 彖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系辞上》: 天垂象,见吉凶。
这里的“天文”就是天象。
中国古代的星占家相信,天体和人间社会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上天对人间祸福的示警。
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促使统治者垄断所有天文占验,而且使他们不得不辛勤地观测天象,以便寻找天象与人事的某种联系。
因此,在古代中国,帝王通常都是最大的巫祝,他们向人民传达天神的意旨,预卜吉凶,颁告天象和历法,拥有神秘的通天法术。
换句话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人一直遵循这样一种信条:只有拥有通达祖神意旨手段的人才真正具有统治的资格。
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握的神秘知识,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历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传授给人民,他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
伏羲和女娲分别执掌规矩,尽责指天画地,他们是以万物之祖的身份出现的。
中国古代天数不分,天文学与数学总是相伴而进。
《周髀算经》: 请问数安从出? 商高曰: 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知天地之本皆源于数。
《山海经 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日禹令竖亥。一日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以此与楚帛书对读,彼云禹、契晷天步数,此言禹令竖亥步算,所言一事。禹、契上下天地而宣达腾传,显为大巫,竖亥亦然。巫觋作笼,筮法源于布数。
以上,都足以说明古代巫觋是掌握天数的重要人物。
04
巫王一体
在中国上古史上,君王和官员都出自巫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古代的政治领袖一定是作为群巫之长。
据史书记载,五帝圣王都是睿智通达的人,这也是成为巫觋的首要条件。
《尚书尧典》记帝尧取代重、黎之后,一统天下,他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后来并将这种授时立法的权力传给舜。
《论语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史记历书》: 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後,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者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这种古代帝王垄断天文占验的传说,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但是,它确实反映了上古时代政治领袖与巫觋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
《周髀算经》: 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
显然,他们深深懂得,只有掌握大地,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智者,而掌握天宇的人不仅无愧于圣者的称号,也才能真正掌握人类。
这种天文与权力的联系,古人理解得相当深刻。
有趣的是,在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这种巫觋执矩并最终享有统治特权的特点,在西方文明中也并非无迹可寻。
事实上,他们同样把掌握矩尺的人与统治者相提并论。
矩尺在天文学上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不过它最初显然是与一种测度日影的工具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后来成为原始的盖天理论的重要内容。
上面的种种讨论都显示出,这种理论伴随着规矩与方圆的各种传说逐渐酝酿而形成。
古人通过立表测影发明了勾股,又通过勾股重差的方法测量天周和大地,于是象征勾股的矩尺便渐渐成为方圆画具,而以此绘出的方圆图形又恰恰就是天地的形象。
这其实使我们找到了矩尺这种天文工具之所以作为权力的象征的真正原因。
05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对巫觋集团的起源有个小总结
1.在商朝及之前的朝代,统治者是巫王一体,既是巫师也是国王。
他们作为巫师能够上传天命,作为国王可以管理百姓。
例如,夏朝的初代君王——夏禹,就是一位巫王。商朝的历代君王也是巫王。因此,夏商文明在信仰上是统一的。
2.巫作为统治阶级,在国家大事上拥有决策权,并且有一个类似于现代企业董事会的协商机制。书中称之为巫觋集团。
3.自从巫在绝地通天之后,他们就成为天地沟通的代言人。
对于民众来说,巫就是掌握天文历法的人。
4.在东西方文化中,规和矩的使用代表了对于历法的掌握。
这种象征意义是惊人的相似。例如,在西方的共济会中,规和矩的使用也是他们掌握历法的象征。
共济会也一直被传说为是暗中统治西方文明的神秘势力。
5.三星堆的文物中有很多都体现了巫觋的文化元素。
比如,出土的大量青铜和黄金面具,这些面具可以帮助巫觋区分自己是在代表神灵,还是在以人的身份出现。
带上面具,巫觋就可以代表神灵;
摘掉面具,那就是以人的身份出现。
现在萨满教的巫师还在使用这种面具。
而面具中突出的眼睛和头顶的“天线”都表示着一种“通天”的本领。
在三星堆的面具种类很多,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巫师等级或家族。
比如,大巫的面具有纵目和通天鼻;中巫的面具只有纵目;而世俗的管理者如诸侯的面具仅为黄金面具,露出的是人眼。
三星堆中出土的与天文历法相关的器物,如太阳轮,有学者考证与十月历有关。
神树则与十日有关。
金杖在古代有测量和丈量土地的意义,也有权力的象征,即所杖之地皆归于我。
金杖代表着管理的是地,不是天,与上面的金面具相呼应,属于世俗的管理者使用之物,而非巫觋使用。
正如《周髀算经》所记载的:“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
显然,他们深深懂得,只掌握大地,充其量仅算得上智者;而掌握天宇的人不仅无愧于圣者的称号,也才能真正掌握人类......
(信息来源:网络,可爱的毛豆豆 那就向阳盛开吧 2023-11-21 19:58 发表于广东)题目另加。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