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图文热点

探索博士之路:基于2023年美国博士学位调查的中国学生分析报告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5/05/14 08:45:42 浏览量:104

探索博士之路:基于2023年美国博士学位调查的中国学生分析报告

原创 支持WSC 华尔街透视 2025年05月14日 02:13 广东

图片


  • 目录

    1.1 博士学位授予总体情况

    1.2 国际学生(临时签证持有者)的角色

    1.3 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主导地位

              2. 聚焦中国博士获得者(临时签证持有者)

    2.1 中国在2023年的领先地位

    2.2 专业领域分布:高度集中于科学与工程(S&E)

    2.3 历史趋势:十年增长与近期波动

              3.毕业后路径:评估“留美率”的挑战

    3.1 理解毕业后去向数据收集(SED)

    3.2 毕业后去向承诺的总体趋势(2023年)

    3.3 数据缺口:中国毕业生的具体“留美率”

              4.主要发现与启示

              5.免责声明

    • 摘要

    1. 引言:2023年美国博士教育概览


摘要

本报告基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发布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2023》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SED)数据,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特指持有临时签证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报告总结了2023年美国博士教育的整体趋势,包括博士学位授予总数、临时签证持有者的重要比例,以及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主导地位。分析显示,中国是美国博士学位临时签证持有者的最大来源国,其学生绝大多数(近90%)集中在S&E领域。报告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国学生获得美国S&E博士学位的增长趋势,并指出了2023年出现的轻微下降。虽然整体数据显示S&E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后前景依然强劲,但基于现有公开摘要信息,无法精确确定2023年中国博士毕业生在美国获得就业或博士后职位的具体比例。报告最后总结了主要发现及其对理解国际人才流动和美国高等教育格局的意义。


1. 引言:2023年美国博士教育概览

1.1 博士学位授予总体情况

2023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共授予了57,862个研究型博士学位,相较于2022年的57,448个略有增加 1。这一增长标志着在经历了2020年春季至2021年春季因COVID-19大流行初期导致多数高校关闭而出现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下降之后,美国博士教育呈现出复苏态势,并在2022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3。这一整体规模为理解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在美国博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提供了背景。

1.2 国际学生(临时签证持有者)的角色

在2023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中,持有临时签证的国际学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共有19,393名博士学位获得者持有临时签证,占总人数的34%。相比之下,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获得了35,566个博士学位,占61%,另有2,903人(占5%)未报告其公民身份 2。临时签证持有者占博士总数超过三分之一,这一显著比例凸显了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密集型博士项目,对全球顶尖人才的高度吸引力。同时,这也反映出美国的研究能力和高等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持续的国际学生流入。因此,任何影响国际学生流动的因素,如签证政策、地缘政治关系、全球经济状况或流行病等,都可能对美国大学的招生、研究产出乃至财政状况产生深远影响。

1.3 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主导地位

科学与工程(S&E)领域持续主导美国的博士教育。在2023年授予的所有博士学位中,高达79%属于S&E领域。历史数据显示,S&E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一直超过非S&E领域,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扩大 1。这一趋势在临时签证持有者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202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19,393名临时签证持有者中,有16,768人(占该群体的86%)获得了S&E领域的学位,而非S&E领域的仅占14% 2。

临时签证持有者在S&E领域的集中度(86%)显著高于整体博士毕业生的S&E比例(79%),这表明国际学生不成比例地填补了美国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经济竞争力方面至关重要的高需求研究领域。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美国在S&E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和资金支持(如研究助理职位),这些领域的全球职业前景被认为更佳,或者国际学生本身在申请时就更倾向于这些领域。这也可能反映了美国国内学生与其他专业学位或就业市场的互动关系,使得S&E博士项目的部分需求由国际人才满足。这种高度集中的格局一方面强化了美国在S&E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其对特定国际人才来源的依赖性。


2. 聚焦中国博士获得者(临时签证持有者)

2.1 中国在2023年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中国(包括香港)是2023年持有临时签证在美国获得研究型博士学位的最大来源国 2。当年,共有6,652名来自中国的临时签证持有者获得了美国博士学位。这一数字占所有临时签证博士获得者总数(19,393人)的约34.3%。中国和位列第二的印度合计贡献了9,414名博士毕业生,占临时签证持有者总数的近一半(49%)2

中国博士生数量不仅位居榜首,而且其规模远超其他国家(例如,印度的总数为2,762人)2。这种单一国家来源的高度集中性,表明中美之间存在着一条独特且成熟的高等教育输送管道。这可能涉及两国大学间长期的合作关系、美国大学针对性的招生策略、特定的奖学金或资助渠道,以及中国国内存在大量具备资格且有意愿赴美攻读顶尖博士学位的学生群体。

2.2 专业领域分布:高度集中于科学与工程(S&E)

中国博士毕业生的专业领域分布呈现出极高的S&E集中度。在2023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6,652名中国学生中,有5,981人(占中国学生总数的约89.9%)攻读的是S&E领域,而非S&E领域的仅有671人 2

表 1:2023年中国籍临时签证持有者获美国博士学位领域分布

领域

获得博士学位人数

占中国学生总数百分比

科学与工程 (S&E)

5,981

~89.9%

非S&E领域

671

~10.1%

总计

6,652

100.0%

注:百分比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数据来源:2

中国学生接近90%的S&E集中度,不仅高于所有临时签证持有者86%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美国博士毕业生整体79%的S&E比例 1。这种极端的领域倾斜可能反映了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中国国内教育体系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长期重视,为学生在这些领域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和家庭可能认为S&E博士学位在全球(包括美国和中国)的职业发展前景更优;美国大学在S&E领域可能为国际学生(特别是来自主要生源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录取名额和财政资助机会。这种高度集中使得美国在诸多关键S&E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来自中国的优秀人才。然而,这也意味着美国S&E研究体系对这一特定人才流的稳定性变得尤为敏感。

2.3 历史趋势:十年增长与近期波动

历史数据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博士学位临时签证持有者的主要来源国,这一地位已保持至少十年 2。从2013年到2023年,来自中国的临时签证博士获得者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2

以下表格展示了过去十年间(2013-2023年)来自中国的临时签证持有者获得S&E领域博士学位的人数变化:

表 2:中国籍临时签证持有者获美国S&E博士学位人数趋势 (2013–2023)

年度

获得S&E博士学位人数

2013

4,443

2014

4,653

2015

4,971

2016

5,141

2017

5,147

2018

5,692

2019

5,755

2020

5,730

2021

5,605

2022

6,029

2023

5,981

注:数据来源:2

如表2所示,中国学生获得美国S&E博士学位的人数从2013年的4,443人增长至2022年的峰值6,029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数字在2023年略有下降,降至5,981人 2。虽然十年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但2022年至2023年间的这一轻微回落值得关注。目前判断这是否标志着趋势的逆转还为时过早,但它可能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COVID-19大流行的滞后效应(报告显示,2023年仍有70%的博士生报告研究受到疫情干扰 1)、签证政策或处理时间的变动、中国国内为博士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或研究机会、或更广泛的中美关系对学生流动决策的影响等。

尽管近期出现波动,过去十年中国学生赴美攻读S&E博士学位的强劲增长表明,驱动这一流动的基本因素——如美国顶尖博士项目的吸引力、中国学生的学术准备和发展愿望——一直相当稳固。然而,最近的数据点也揭示了该体系对外部环境变化(如全球疫情、国际政策动态)的敏感性。未来几年的趋势将是衡量这一特定国际教育通道健康状况及其对美国S&E研究能力影响的关键指标。


3. 毕业后路径:评估“留美率”的挑战

3.1 理解毕业后去向数据收集(SED)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收集有关博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计划的信息。这包括他们是否已获得确定的就业承诺(definite employment commitments)或确定的深造计划(如博士后研究职位),还是仍在寻找工作或学习机会 3。该调查还收集教育相关的债务、研究生期间的经济支持来源以及人口统计信息 6。近年来,调查还增加了关于COVID-19对其毕业后计划影响的问题 6。因此,SED数据库原则上包含了分析毕业生毕业初期流向所需的数据元素。

3.2 毕业后去向承诺的总体趋势(2023年)

根据2023年SED的摘要数据,近期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后前景呈现一些积极迹象。与往年相比,更高比例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报告了已获得确定的毕业后承诺(包括就业或博士后职位)3。具体到S&E领域,在对毕业后计划问题作出回应的博士获得者中,有74%的人表示在2023年已获得确定的就业或博士后研究承诺 1。这一高比例表明,市场对S&E博士毕业生的技能有着强劲的即时需求,无论是在学术界(主要是博士后职位)还是在工业界。

同时,长期趋势显示,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后去向正经历结构性变化:在学术界的就业承诺呈下降趋势,而在工商企业界的就业承诺则有所增加 3。2023年的数据显示,在那些获得确定非博士后美国就业承诺的博士毕业生中,仅有34%的人报告其职位在学术机构 1。这种从学术界向工业界的转移,可能反映了更广泛的经济发展趋势、非学术领域对高层次研究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博士毕业生自身职业偏好的演变,或是学术就业市场持续存在的竞争压力。

3.3 数据缺口:中国毕业生的具体“留美率”

尽管SED收集了毕业后计划数据,并且总体数据显示了积极的就业承诺率,但本次分析所依据的公开摘要报告和信息简报(如 3 至 6并未提供按国籍细分的、关于2023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具体去向(特别是留在美国就业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统计数据。例如,虽然我们知道中国是最大的临时签证持有者来源国 2,并且知道S&E领域毕业生总体上有74%获得了确定承诺 1,但这些公开材料并未将这两个信息点交叉分析,从而无法得出2023年中国博士毕业生中有多少比例获得了在美国的确定职位。

因此,基于目前可用的摘要信息,无法精确回答用户查询中关于“中国学生读博留美情况”的具体“留美率”问题。要获得关于特定国籍群体(如中国学生)在美国的详细毕业后就业地点(美国 vs. 国外)和就业类型(学术 vs. 工业 vs. 政府等)的数据,通常需要访问更详细的SED数据表格(NSF网站上提到的详细数据表 1)或进行基于受限制微观数据的专门分析。公开的报告和信息简报往往侧重于总体趋势或更广泛的分类。这种数据呈现上的局限性,凸显了在进行针对特定国家群体的政策讨论(例如关于人才流失或人才回流)时,获取和分析更细颗粒度数据的重要性。


4. 主要发现与启示

本报告基于对2023年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相关公开摘要信息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发现:

  • 美国博士教育高度依赖国际人才: 2023年,持有临时签证的国际学生获得了超过三分之一(34%)的美国博士学位,凸显了国际学生在美国高等研究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2

  • 中国是最大的博士生来源国: 中国学生占所有临时签证博士获得者的三分之一以上(约34.3%),是美国博士项目最重要的国际生源地 2

  • 中国学生高度集中于S&E领域: 近90%的中国博士毕业生集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远超整体和其他国际学生群体的比例,深刻影响着美国在这些关键领域的研究格局 2

  • 中国S&E博士生数量增长趋势出现波动: 尽管过去十年来自中国的S&E博士生数量显著增长,但在2023年出现轻微下降,这一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2

  • 毕业后留美数据存在缺口: 虽然总体数据显示S&E博士毕业生的即时就业/深造前景良好 1,但现有公开摘要信息不足以确定2023年中国博士毕业生留在美国就业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具体比例。

这些发现带来几点重要启示:

  • 美国S&E研究对中国的依赖与潜在脆弱性: 美国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领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来自中国的顶尖博士人才。然而,这种高度依赖也带来了潜在的脆弱性,因为学生流动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关系、签证政策、经济因素以及两国国内机遇变化的影响。2023年中国S&E博士生数量的轻微下降,无论其原因为何,都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这种依赖关系的可持续性。

  • 理解人才流动的复杂性: 评估国际学生对美国的影响,不仅要看入学人数,更要关注其毕业后的流向。缺乏关于中国毕业生具体留美情况的公开数据,限制了对“人才流失”或“人才循环”等复杂现象的全面理解。未来需要更精细的数据分析来追踪毕业生的长期职业轨迹。

  • 外部因素的影响: COVID-19大流行对博士生的研究和计划产生了显著干扰 1。这提醒我们,除了宏观政策和经济因素外,突发性全球事件也可能对国际教育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仍然是美国博士教育体系,特别是S&E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才流动的动态性以及现有公开数据的局限性,要求政策制定者、大学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进行持续监测和更深入的分析,以应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发布的关于2023年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SED)的公开可用摘要信息和数据片段(引用为 3 至 6)的分析编写而成。报告中的发现和结论受限于这些可用材料的范围和粒度。特别是,关于中国籍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在美国的具体就业或深造地点(即“留美率”)的详细数据,在所分析的材料中未能获得。本报告仅供参考。如需更全面、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NCSES发布的完整SED报告(如NSF 25-300)和相关数据表格(如NSF 24-336, NSF 25-336)。

引用的著作

  1.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23 | NSF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ncses.nsf.gov/doctorate-recipients-from-u-s-universities-2023

  2. Nearly Half of 2023 U.S. Doctorate Recipients with Temporary Visas Were from China or India | NSF,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ncses.nsf.gov/pubs/nsf25336

  3. 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2023 -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 (NCSES) - NSF,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ncses.nsf.gov/browse-library?dataCollection=Doctorate%20Recipients%20from%20U.S.%20Universities

  4. NSF 25-336 Nearly Half of 2023 U.S. Doctorate Recipients with Temporary Visas Were from China or India,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ncses.nsf.gov/pubs/nsf25336/assets/nsf25336.pdf

  5. A Profile of the Communication Doctorate VIII,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www.natcom.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NCA_Report_SED_VIII.pdf

  6. COVID-19 impact questions - Reginfo.gov, 访问时间为 五月 13, 2025, https://www.reginfo.gov/public/do/DownloadDocument?objectID=108370401


本文由《华尔街透视》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review

《华尔街透视》以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分析,剖析金融事件背后的逻辑。我们通过数据和事实呈现市场状况,帮助读者形成独立思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图片

版权声明:「华尔街透视」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华尔街俱乐部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wsreview@wallstreetclub.or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