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典章制度>
朱氏堂号>
朱氏精神>
家风习俗>
朱守伟:临沂明珠电动车有限公司(商会企业)
朱坤福: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疗器械、膏贴代加工、足贴代加工、退热贴代加工、蒸汽眼罩贴牌生产、生物诊断试剂、高分子材料研发、医疗器械企业培训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是一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企业,公司设备精良,技术人才荟萃,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上乘,智能化程度高,售后服务有保障,配套设施齐全。产品涉及批发市场,美食街,景区售货,餐饮,冷饮,奶茶,冰淇淋,超市,水吧,美容,服装店车,移动手机贴膜,移动修理,蒸汽洗车,茶座,汽车公寓,移动办公,值班岗亭等多个行业领域!
朱元交:济南朱氏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济南朱氏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2277号金桥国际大厦A座1-2307,总经理朱元交宗亲联系。如有机会请联系。
朱亚非: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站顾问
朱亚非,男,1955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市,中学毕业后在安徽农村下乡插队,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5年山东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生毕业后到山东师大任教。中共党员。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教学与科研咨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曾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国史硕士点一级学科负责人。
紫阳堂涟水朱氏
紫阳堂涟水氏先祖考 一世:朱熹,字仲晦,号晦庵。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三明)寓所。绍兴辰戊年中进士,历任累官至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后追封信国公改封徽国公、文公。淳佑元年朝廷规定朱熹配享孔庙,接受祭祀。咸淳五年诏赐婺源阙里地。朱熹生三子,长子朱塾,字受之,官拜将士郎;次子朱埜(野),字文之,官拜迪功郎,在潮州户部酒库任上去世,赐朝议郎;三子朱在,字敬之,授予承务郎,官拜焕章阁待制、工部侍郎、封建阳郡开国侯,赠光禄大夫,食邑三千户。 二世:朱埜,字文之,号立诚。以荫补迪功郎,任差监湖州德清县 户部赡军酒库。卒后初赠朝奉郎,后追赠为朝散大夫。生四子:朱钜、朱铨、朱铎、朱铚 三世:朱钜,生四子。朱洽、朱渊、朱潜、朱济 四世:朱洽,生三子。朱文明、朱文鉴、朱文德。 五世:朱文德,回归婺源。生子朱域(婺源东大房,徽州一带与元同音,涟水高沟谱称朱元)、朱境(婺源西大房)。 六世:朱域 七世:暂缺,待查《考亭朱氏族谱》 八世:暂缺,待查《考亭朱氏族谱》 九世:朱楙 十世:暂缺,待查《考亭朱氏族谱》 十一世:朱城,生子二。朱锦如,朱鈫如。两兄弟迁涟水 十二世: ①朱锦如,任盐运使,明末为躲避清军,迁居海州(今连云港市),复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儿子中了举人迁居安东县(今涟水县)。 ②朱鈫如,为婺源候补知县,明末为躲避清军,迁居安东县(今涟水县) 紫阳堂淮阴古寨朱氏先祖考 ①世:朱熹,字仲晦,号晦庵。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三明)寓所。绍兴辰戊年中进士,历任累官至朝奉大夫、文华阁待制,后追封信国公改封徽国公、文公。淳佑元年朝廷规定朱熹配享孔庙,接受祭祀。咸淳五年诏赐婺源阙里地 ②世:朱熹生三子,长子朱塾,字受之,官拜将士郎;次子朱野,字文之,官拜迪功郎,在潮州户部酒库任上去世,赐朝议郎;三子朱在,字敬之,授予承务郎,官拜焕章阁待制、工部侍郎、封建阳郡开国侯,赠光禄大夫,食邑三千户。 ③世:朱塾生朱鑑。 ④世:朱鑑生朱浚,朱浚任朝散大夫,右文殿修撰,两浙运使兼吏部侍郎,元兵至福安,不屈而死。 ⑤世:朱浚生二子:朱林、朱彬。朱林字公茂,儒学提举。朱彬字文均,江浙儒学提举。 ⑥世:朱彬生四子:朱煒、朱焕、朱耀、朱灿。朱煒生朱填、朱墀、朱填、朱廉、朱兴、朱盛。 ⑦世:朱兴:古寨朱氏始祖,字旺全,行五,原籍婺源,苏州昆山人。元朝至正初年,朱兴以武功授淮安府守备,后累功升至游击将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兼某团长。在元至正年间,发生了农民起义。当起义军攻打淮安府时,朱兴被守城主帅褚布哈派往徐州求援。谁知徐州主将与淮安府守帅褚布哈素来不和,不予兵援。朱兴,愤而回转淮安,沿途招募了百余勇丁。但当他走到时属涟水军的古村时(现属淮阴区古寨乡),得知淮安城已陷,褚布哈被脔割而死,随即在古寨住了下来。生七子:朱荣、朱玘、朱瓒、朱瑛、朱琦、朱珙、朱瑀。
2021-09-10
紫阳堂江苏淮阴古寨朱氏后裔
紫阳堂古寨朱氏后裔分布: (1) 荣大公(朱“王+荣”)后裔:主要聚居在淮阴区(古寨、刘老庄、大兴庄乡支庄、南陈集乡南新滩等),涟水县(成吉乡、余圩乡、前进乡、南集乡、朱码乡、蒋庵乡朱楼、陈师乡二庄及符庄、红尧乡朱圩、高沟西花园、胡集乡鲍圩、灰墩乡朱小东庄、时码乡朱圩、五港乡孙蔡等)、响水县(海安乡、河南乡、小尖乡、黄圩乡大朱圩等)、东海县(驼峰乡董马庄等)、灌南县(李集乡)、阜宁县(公兴乡太平桥)等地。 (2) 玘二公(朱玘)后裔:主要聚居在淮阴区古寨乡条河村、涟水县麻垛乡朱庄等地。 (3) 瓒三公(朱瓒)后裔:主要聚居在泗阳县(主要是里仁乡)等地。 (4) 瑛四公(朱瑛)后裔:主要聚居在灌南县(白皂乡板沟、连三、农科、沈庄、小友等村)、灌云县(侍庄乡建堆小傅朱陈等庄、四队乡杨庄、伊山乡三合庄、官沟村、大管村等地)、涟水县前进乡、响水县八滩乡、东海县海州乡、沭阳县(南岗乡穆圩村、陶圩乡)等地。 (5) 珙六公(朱珙)后裔:主要聚居在淮阴县古寨乡、涟水县成吉乡等地。 (6) 瑀七公(朱瑀)后裔:具1995年五修宗谱续修补遗勘误版记录,聚居沭阳县有63户。
苏鲁朱氏紫阳堂谱
苏鲁朱氏紫阳堂 171世魁公世芸香堂始祖
2021-09-07
福建建阳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位于福建省建阳市城区西南三公里处。书院背负青山,三面环水,景色清幽。 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朱熹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在宋代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到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 朱熹在考亭书院授徒讲学八年,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病殁。宋理宗时,程朱理学倍受重视,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诏为考亭书院,理宗皇帝赵昀御书匾额褒崇之。考亭书院因年湮代远,风雨侵蚀而倾圮,予今仅存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史蒋昭创修的石牌坊,建阳市政府于1998年重修朱子文公祠一座屹立在考亭玉枕山之巅。当今考亭书院已成为海内外朱子后裔及朝圣者的"阙里"。
2020-10-22
安徽泾县黄田朱家是紫阳近系 儒商望族
泾县朱氏是个很兴旺的宗族,自北宋末迁来约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开始在东乡李村园城山落户,逐渐拓展到张香都的许多地方。到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支再迁北亭都的黄田,称为“黄田朱家”。黄田位于泾县最高峰黄 山东北麓,这里重峦高耸,溪壑深邃,风景十分幽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朱氏迁到黄田后日新月异。到了清朝乾隆,嘉庆、道光间,村中人烟稠密,户舍鳞次栉比,出了许多富商、官员和学者,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很繁荣。因此,黄田朱家的名声远播,比住在其他地方的朱氏更为显赫。到过黄田的人,想了解一下朱氏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中与其他宗族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就此话题作一简要回顾。
2020-01-03
江苏省徐州府宿迁朱氏
从来族谱之道不仅在谱,而世系之传。非常无稽谱亦重矣哉。余家本福建人氏,因有洪军赶散,迁至江苏徐州府宿迁县六图之地南涧庄居住。余始祖之为人乐善好施,为之望族,嗣后世之子孙有居城,亦有居乡,又有耕读为家,生理为营者,种种不一。后从明初至明末之际,历年久远,子孙重多,不过倚谱为凭。后又遭闯兵之患,宗族各散,四方居住不一。余已从宿迁逃散淮安安东县张家大庄居住,后闯兵失散,即至大清来我中华北京登殿,华国无有能人赶他动身,世界太平,万民乐业,余方才回家,与族长族众之辈共同议论,将宗族逃散在外者一一寻访,支派源流,某祖系某后、某枝系某子子孙,历历祥明,丝毫无错。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