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项城袁氏(袁世凯家族)
河南省项城袁氏起源于汝南,后有十三世祖持衡公迁于项城,于是持衡公便成为项城袁氏的一世祖。 持衡公从汝南郡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龙宿桥村)迁到项城年湾村(今老项城),为袁氏最初的居住地。三世祖步月公谐子学诗,学礼,又从年湾迁到秦坡村(今项城市永丰乡秦坡村)。当时秦坡村人烟希少,地处低洼,野草丛生,。步月公父子三在此开荒拓土,春播秋种,在此生活。
湖南郴州汝城朱氏
朱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赤心木和蜘蛛作为血缘徽记,称为朱族。朱氏由北到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演绎了辉煌的历史。最早迁到汝城的是后唐时期的砀山朱氏,而后是北宋仁宗时、
“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暂用名)工作开展情况
各位朱氏宗亲,各大朱氏组织: 近年来,国家推行脱穷扶贫攻坚计划,全国各地朱氏宗亲积极响应,针对各地区存在的朱姓贫苦户和极端贫困宗亲进行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新时期发扬中华朱氏互帮互助精神的具体行为,其精神高尚,其行为可嘉! 为把全国朱氏宗亲奉献的爱心行动联合起来,汇集成“川”,中华朱氏网拟依托《雷锋》杂志、《学雷锋网》和“学雷锋精神万里行组委会”,拟成立“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2018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与王晓老师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胶东半岛朱氏源流略考
山东省内朱姓有五部分:一是古籍中原之婺源的其中一支朱姓后裔,再避战乱、灾荒,不知何时迁至云南(省)金平县,后又迁至河北(省)保定府天津县石匣村。明朝洪武年,考中皇榜进士,任山东布政使司(省)宁海州州判(正五品)官的朱公讳亨的后裔;二是明朝永乐年,逃出宫外避难者的朱姓后裔;三是移民者的朱姓后裔;四是他姓更为朱姓者的后裔;五是商、周朝时,就已住在山东(省)的邾姓更为朱姓者的后裔。
2020-05-08
朱氏是发源在中国哪里的?什么时候啊?历史上有什么名人?
朱氏是发源在中国哪里的?什么时候啊?历史上有什么名人? 朱姓来源主要有四一、出自曹姓,为帝颛顼之后裔。二、出自朱虎的后裔 朱虎,舜帝时的大臣,其后裔也有以朱为氏的。朱虎,又名伯虎。据文献记载,他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大才子即所谓“八元”之一。 三、出自子姓宋微子启的后裔肇姓始祖——公子朱 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被诸侯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也为江苏朱氏。 四、出自外族改姓 南北朝时期(479—556),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时期便有少数民族改姓朱氏。《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氏族略》都记载:“北方渴烛浑氏,后改为朱氏。” 五、出自嬴姓,肇姓始祖——白帝朱宣 在朱姓大家庭中,有一支源出少昊嬴挚 六、出自祁姓,开姓之祖——丹朱 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 历史名人: 朱元璋 朱德 朱熹 2014-02-21
2020-04-01
朱文公世系总表
从黄帝到朱文公世系总表
2020-03-10
朱学增:朱氏一世至二十七世世系图
朱氏一世至二十七世世系图图。 一世祖邾俠~邾非~邾成~邾车辅~邾将新~訾父~夷父~夏父~不皇~仪父~邾瑣~邾蘧除~邾获且~邾牼~邾华~邾穿~邾益~郝革~邾夷鸿~朱宅~朱胜~朱仓~朱岂~朱亥~朱章~朱家~朱濞……
2019-12-29
朱姓的起源与发展
朱姓起源有12大源流。源于朱襄氏,朱襄氏应该是炎帝系统中有影响的先帝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以朱名号,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2019-12-09
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镇清水村《朱氏族谱序》
《朱氏族谱序》 据朱氏族谱略云,吾祖世居沛郡,子姓蕃衍中徙于山东之长清县,至明初宿地荒芜大昭开垦,于是信祖偕弟三人曰伟曰例曰传、堂弟二人曰仁曰任自山东南迁,居久之,各择便地而居。信祖与任祖始定宅于州之北境土型村。信祖生渊,任祖生奇,祖以下昭穆,皆可稽焉。谨按唐书朱氏出自曹姓颛顼之后,有六,产六子,第五子曰安。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挟于邾,附庸于鲁。其地鲁国邹县是也。自安至仪父十二世,始见春秋齐恒行霸,仪父附从,进爵称子恒公。以下春秋后八世而为楚所灭,故子孙去邑为邾氏,居沛国相县。前汉大司马长史诩生浮,字公叔。新息侯生下邳太守永,永九世孙吏部尚书尚,尚生质,司徒。质(生)二子禹、卓。禹司隶校尉,坐党固事,子孙避难丹阳,丹阳朱氏之祖也;卓生扶风太守翻,翻生上洛太守越,越八世孙丞相,行参军洵,子济,济生冲,冲生威,则散骑常行侍给事中,生腾,陈郡太守,三子宪、斌、绰。绰,西阳太守。二子玲、石。丰阳侯超,石,中书侍郎,犹曰沛人,亦曰相人。此书与旧谱小异,壹似相为故土者。然沛郡治相又时属于山东西路。其自相而沛,自沛而山东,复自山东而归于相,五季以来,州有侨置,家多荡,析乃理势之常,无足疑辩者也。又按,礼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宗其继别子,百世不迁,宗其综高祖者,五世则迁。据谱略,信仁二祖既不详其所自出,应分为两支,两大宗。信仁二祖所谓别子为祖者也。渊者二祖所谓继别为宗,自此相正嫡,相沿百世不迁者也。其余小宗有四五世亲尽焉。止所谓祢者,为小宗。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礼传图说,具在至文昭宗鲁云云。非士大夫所得板引也。见于他宗详于小宗者,予独不谓然。未有大宗混而小宗明者也,即未有大宗灼然而小宗犹然者也。又按,国有史,家有乘,大小虽悬殊,体例从同。信以志信,疑以志疑。自信仁二祖以上不敢记录。伟例诸祖,姑记其去徙,梗慨疑也。渊奇二祖稍详,娶某氏,生几子,卒年葬所阶,德业有赞信也,而礼传。又云其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鼎有铭,谱有赞,不遗不诬,其义一也。旧谱存其略涟漪,公于族于族孙怀盘方员,重修而详核之,固纲举目张也。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