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历城朱家庄:朱氏宗亲采访记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8/01|浏览量:2398

						


  2020年8月1日,建军节来临之际,朱氏文化研究会朱汉明、朱伟杰宗亲冒着炎炎烈日,走访了济南附近的朱家庄、朱家桥村朱氏宗亲。

3.jpg

顶着炎炎烈日中的济南朱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伟杰的背影

8.jpg

朱家庄、朱家桥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街道办,位于济南市东北方向,是济南市建村较早的村庄。

朱家庄、朱家桥村位于济南市小清河北岸,荷花路旁边,两村几乎相邻。据《华山镇志》记载,朱家庄,最早由朱准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朱家庄。据存于现世的孙、刘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朱家庄遭大灾,朱家庄只有两户朱家人家幸存,其他住户皆死于非命。以后孙、刘两氏又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仍沿称朱家庄。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为“沙河路:朱家庄”,清康熙《历城县志》“沙河路沙河镇:朱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张马乡南会清二:朱家庄”。

4.jpg

目前,朱家庄位于洪家园东北5.5公里,小清河北岸,南邻东沙河,西北邻苏家庄。2007年,全村土地面积163.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6.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7公顷(包括住宅面积、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18.8公顷。共有农户358户,村民1298人(其中:男635人,女663人)。设朱家庄村民委员会。

朱家桥,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有位叫朱三省的风水先生在此最早建村。在村前小清河上曾修建七孔石桥1座,故沿称朱家桥。明崇祯《历城县志》“沙河路:朱家桥”,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会清二:朱家桥”,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张马乡南会清二:朱家桥”。

2.jpg

目前,朱家桥村位于洪家园东北4.5公里,荷花路北侧,东北邻苏家主,西北为刘姑店,南为王家闸。全村土地面积151.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3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0.1公顷(包括住宅面积、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11.5公顷。至2007年底,共有农户378户,村民1447人(其中:男726人,女721人),设朱家桥村民委员会。

朱家庄与朱家桥村虽然毗邻,但就目前来看,两村朱氏尚无交集。朱家庄朱姓人家较少,大概有5-6户人家。朱家桥村朱姓较多,全村大约70至80户,人数约300人口。

7.jpg

  村委院内墙上的部分朱氏宗亲名单(不准转发)

朱家桥村朱姓有三支,三支朱姓之间都有交往,但血亲关系不好辨认。其中一支据说是从枣阳县迁来。目前已经到了十几代。其班辈如下:

大有丰年泰,民安庆国恩,中华同寿福,德善受长春。

据了解,朱家桥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尚有祠堂、墓碑群等,后因包产到户等历史原因,三间屋面积的祠堂被个人所购买,后被拆毁。朱家桥村周围尚有祖林和碑群,后因保护不善而被毁,有的用来修路和填平沟渠。这次山东省小清河通航治理工作,或许可能扒出被埋的朱氏碑群和已经淹没的七孔朱家桥。

5.jpg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朱家桥村的朱氏不断走南闯北,离开故土。采访中的朱民成(1366884716)宗亲和朱安仑(13793125998)宗亲已经从朱家桥村搬到了靠近济南华山湖附近的“华山珑城”居住,辈份最高的尚有朱春年等宗亲,朱世海(13688638254)宗亲在济南市里居住,其他宗亲也有的分布到全国各地。几百年来聚族而居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不过,血浓于水,枝叶相连,朱家桥村的朱氏宗亲表示一定会加强宗族团结,振兴朱氏。

下一步计划,把朱家桥村的三支朱氏家族的族谱一起贡献出来,纳入《山东朱氏通志》,让朱氏文化和朱氏精神流传下去!

鸣谢:本文采访得到了朱家桥村村委李书记和朱民安、朱安仑等宗亲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朱汉明、朱伟杰济南报道)

朱家庄.jpg


长城.jpg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