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红色堡垒村巡礼:光荣的朱家里庄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24/03/29|浏览量:4953
编者按:2024年,朱家里庄村完成族谱续修工作。3月31日,朱家里庄村即将进行颁谱和祭祖大典。朱家里庄朱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富强做出了突出贡献,扬名沂蒙大地。在此之际,世界朱氏网再次转发此文,以飨革命先烈,谨表无限祝福!
中华朱氏网以及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贺信
朱家里庄村地处沂南县依汶镇东南,抗日战争前期属沂水县西南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
早期党组织在这里建立
1928年6月,中共沂水特别支部成立,特别支部领导沂水、莒县5个党小组、20名党员,朱家里庄党小组是其中之一。朱家里庄党小组组长朱寿年,就是朱家里庄村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沂南县最早在本地入党的共产党员。1928年12月,中共沂水县委成立时,朱寿年被推选为县委书记。1929年春,朱寿年曾在朱家里庄、邵家湖村、傅旺庄、宅科等村带领导农民协会,进行“借粮”斗争。 1937年夏季,共产党员汪洋来到朱家里庄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38年9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派李日升(即李鲁生)来朱家里庄,开展建党和发动群众工作。1938年10月初,李日升首先在朱家里庄发展杨雷(即杨雨田),朱献町(即朱兰坡)、张献廷入党。10月底的个晚上,在杨雷家柴草园里成立了中共沂水县五区委,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主持会议,宣布五区委由李日升任书记,刘建一为组织委员,杨雷为宣传委员。 中共沂水五区委成立以后,根据边区省委“积极发展党员”的指示,先后在朱家里庄、贯头、葛庄、王家庄、埠口、安乐庄、宅科子、隋家店、依汶、高家中瞳等村吸收先进的工农分子、青年学生为党员,并先后建立了党支部。五区委建立后,朱家里庄马上成立了党支部,杨雷任支部书记,张献廷为组织委员,朱献町为宣传委员。支部建立后,先后发展了朱学经、朱风仁、朱风九、朱修曾、朱亦皆等10余人为党员。 中共沂水五区委建立不久,沂水县委负责人邵德孚,以沂水县动委会的名义,在朱家里庄小学召开会议,成立了五区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推选李日升、张献廷、傳清源(傳旺庄人)为五区动委会正副主任。杨雷和刘建一、刘贞矩、朱献町、朱璋等为办事员。不久,县动委会公布朱亦皆为五区动委会指导员。动委会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区委的工作是在它的掩护下进行的。动委会成立后,连同区委从朱家里庄搬到依汶庄,成为推动全区抗日救国运动、发动和组织各抗日救国组织的坚强核心。
开展抗日宣传教育
1938年8月13日,朱家里庄青年杨雷和朱献町、朱兆运,从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结业,回到朱家里庄,放下背包,就到街头巷尾找青少年学生,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乡亲们围着他们询问在“干校”学习情况。一些乡亲问道:“八路军是什么样子?共产党怎样领导抗日?”他们热情地一一作了回答,群众支持他们领头干。在群众抗日激情鼓舞下,按照在“干校”学习的办法,他们先抓了两项工作。
一是针对国民党蒋介石散布的对日妥协、退让的亡国论调,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使抗日必胜的道理家喻户晓。在墙上书写抗日标语,如:“拥护共产党!”“拥护八路军!”“坚决抗战到底!”“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在青少年中教唱革命歌曲,如《八路军之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打杀汉奸》《救中国》等。群众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抗战必胜,妥协必亡。”从而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坚定了抗日必胜的信心。
二是通过宣传教育,将觉悟了的群众组织起来,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朱兆运负责发动组织抗日救国儿童团,从几个人发展到近百人。他们先是每天晚上在街头巷尾教唱革命歌曲,并带领儿童团学着八路军的样子,排着队,唱着歌,沿着村里大街小巷游行示威,大造抗日救亡的声势。 朱献町和杨雷发动五六十名青年参加了青年抗日救国团(1939年改为青年抗日救国会),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教唱革命歌曲、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那时,在青少年工作中,非常重视革命歌曲的教育作用。好学、爱唱、接受新事物快是青少年的特点。革命歌曲歌词简明,道理深入浅出,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如“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打杀汉奸!”雄壮有力,鼓舞人心;“抗战,中国的青年”……,旋律深沉激昂,动人肺腑。教一支歌,就是上了一堂政治课。《八路军进行曲》《延安颂》《东北流亡曲》等都是当时流行的歌曲。先是青救会、儿童团唱,后来一些成年人也跟着唱革命歌曲,连一些老年妇女也学会了唱抗日歌谣,她们唱道:
扫扫天井,日本鬼子死的干净;
往栏里撒把灰,日本鬼子死成堆。
青少年还爱唱:
一二三四五,跑到济南府;
见到日本鬼,杀他两万五。
深秋的一天夜里,在朱家里庄小学召开了青救团、自卫团、几童团员大会,与会人员有200多人。先是进行歌咏比赛,歌声暸亮,会场极为活跃。之后,接受了中共沂水县委书记刘建中同志检阅。 继自卫团成立之后,以1929年的老农协会员朱学经等同志为骨干组织了百多人的农救会。通过会员的宣传教育,一些原来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提高了觉悟,纷纷参加青救会、自卫团和农救会,落后的群众,经过他们争取,也逐步拥护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在朱家里庄各抗日群众组织不断巩固发展的同时,朱献町、朱兆运和杨雷带领四五十名儿童团员到邻村去进行宣传活动。邻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欢与羡慕他们宣传抗战和唱革命歌曲,他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到葛庄、王家庄子等村大唱革命歌曲。乘此机会,朱兆运、朱献町向他们宜传我党的抗日主张,鼓动他们组织了青救会、儿童团。有一次依汶乡邵家湖村唱京戏,朱献町、朱兆运和杨雷领着朱家里庄四五十名儿童团员,以听京戏的名义去进行宣传。开戏前,在台前大唱抗日歌曲,很快就吸引来了数百人围观。朱献町、朱兆运推选杨雷登台演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群众听了很受鼓舞。
争相参加八路军
1938年8月底,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四支队二团,从费县开到沂水县五区隋家店、依汶庄一带驻防,团部设在依汶庄,团长是钱钧,政委是汪洋。朱家里庄村亲眼看到坚决抗日、官兵一致、不打人骂人、待人和气的八路军,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共产党来了!八路军来了!” 二团开到依汶庄,朱家里庄朱村长带领抗日群众,抬着猪肉,挑着馒头,杨雷和朱献町、朱兆运领着四五十名儿童团员与大家一起到依汶庄拥军,钱钧团长亲自接见杨雷一行。 朱寿年在二团开到依汶庄时,就与钱钧取得联系,和本村的杨云田一起在朱家里庄一带拉起六七十人的抗日队伍,成为二团特务营,朱寿年任营长,杨云田任连长。10月,二团奉命开往临郯一带,相机打击敌伪活动,朱寿年的特务营也随二团开走。
沂蒙地委在朱家里庄成立
1941年2月上句,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准,中共沂蒙地委(即鲁中区二地委)在朱家里庄成立。王涛任地委书记,潘维周任组织部长,冯乐进任宣传部长,邵德孚任民运部长,陈岱任宣传科长,崔子厚任组织科长,张伟华任交通科长,李镇任秘书。2月26日,沂蒙区抗日民众代表大会在朱家里庄村召开,工、农、青、妇、文等各群众团体及党政军、地方士绅名流代表200余人共商团结抗日救国大计,选举成立沂蒙区参议会、沂蒙区专员公署。
山东省战工会首席组长黎玉和秘书长陈明出席会议并向大会作了形势政策问题报告。大会选举霍士廉、邵德孚、江海涛、胡奇才、王子文、王涛、徐方晨、王翰卿、李子超、靳星五、朱则民、何方宏、李铎、李继祥、尚明、王寅、牟宜之、潘维周、陆升勋、刘子超、张伯秋、李道德、岳洪春等90人为参议员,张伯秋任参议长。公推牟宜之任沂蒙行署专员,江海涛任秘书长兼民政科长,李继样任财政科长,徐方晨任教育科长(后李微冬),徐欣三任公安局代局长。专署设党组,徐方晨、李继祥先后任党组书记。当时沂蒙专署辖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沂临边联县、费东县。专署全体同志一致表示:坚决抗战,团结到底,执行沂蒙区抗日根据地200万人民之意见不辜负他们之厚望,为创造模范的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而奋斗。牟宜之专员还报告了从本年1月沂蒙临费四县联合办事处成立以来各项工作与今后意见。
英雄儿女辈出
抗日战争时期,朱家里庄杨氏三兄弟的英雄事迹传遍沂蒙大地,时任八路军团政委的杨荫田在1942年甲子山战斗中壮烈牺牲;时任八路军副团长的杨云田在1946年安丘战斗中壮烈牺牲;杨雷(杨雨田)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莒县、莒南县委书记,临沂地委农工部部长等职。朱亦皆1938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供销联社副主任。担任师厅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朱西福、朱兆润、国清渠、朱昆三、杨孔先、朱献同、秦跃东、张重九、朱兆彬等;担任县团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朱凤九、田守贵、田守福、杨育才、朱兆修、朱兆沂、朱兆升、朱广菊等30余人。(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沂南党史史志作者:隋善红)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3月29日转发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