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才子:朱炎昭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2/16|浏览量:1379
自古颍川多才子, 淮颍乡赞字飞仙。 诗书画怪称三绝, 乡土于今嘉名传。 朱炎昭,(1832-1919),字飞仙,号鸿升。原颍州府人氏(现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后客居鹿邑、游历河南郑州和太和旧县等地。后到郑州、天津、北京寓居,鬻书画为生。87岁时病逝于阜南朱寨老家。 同治3年(1864),朱炎昭赴淮宁应试,中秀才,6年(1867)中举人。此后,由于朝廷没有选官,他继续设馆授徒,兼攻书法、绘画。他中举人后的一段时间内虽以教书为主,也曾以鬻诗卖画为资,游览了曲阜、泰山、西湖、太清宫、太吴陵、汴京等古迹胜地,题写了不少传世诗篇。 光绪15年(1889年),57岁的他,在举人大选中被列为二等。光绪20年(1894年),年已62岁的朱炎昭才被吏部选为学官,任郑州学正(正八品)。在郑州学正17年里,曾主讲东里书院,政绩卓著,声名远播。宣统3年(1911),79岁的他升任卫辉府教授(正七品)。这一年秋,辛亥革命爆发,清制瓦解,则去职告老还乡。 朱炎昭胸襟宽阔,不拘小节,能言善辩,诙谐无羁;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处处受人敬慕。教学上能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举一反三,诲人不倦,弟子多有建树,深受学生,百姓的尊重和称赞。一生以诗书画"三奇"负有盛名,被誉为"江淮才子"。著作有《管城诗草》《飞仙东游记》《蔬香阁诗草》问世。(原创:安徽朱氏,信息来源:朱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