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以及朱子理学之历史命运

朱熹以及朱子理学之历史命运,可谓两朝天子两重天。 对于朱熹以及朱子理学来说,宋宁宗的时代,基本上是暗无天日。宋宁宗即位后没有多久,作为宋宁宗的“侍讲”,朱熹就名列“逆党”,一贬再贬,其罪状有十条之多;理学也成了“伪学”,或曰“专门之学,流而为伪,空虚短拙,文诈沽名”,或曰“伪学猖獗,图为不轨,摇动上皇,诋毁圣德”。因为“禁用伪学之党”,朱熹的著述,包括《四书集注》,“为世大禁”。以科举取士,凡“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即便“乡试”也“必令书‘系不是伪学’”。朱熹是继儒学之大统的,在宋宁宗时代,却是硬把朱熹以及理学,与孔孟之道割离开来。甚至有人仿孔子诛少正卯之例,提出对朱熹“加少正卯之诛”。魏晋时期,钟会要司马氏置嵇康于死地,援引的先例是“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这或许还有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为借口,朱熹却终生致力于弘扬孔孟之道,对朱熹“加少正卯之诛”,连这样的借口都找不出来。 朱熹被列入“逆党”,朱子理学被当作“伪学”,只为朱熹的两次进言。第一次进言,是作为宋宁宗之侍讲在为宁宗讲课之后,上了一道“奏疏”,说:“陛下即位未能旬月,而进退宰臣,移易台谏,皆出陛下之独断,中外咸谓左右或窃其柄。臣恐主威下移,求治反乱矣。”谁都听得出来,“或窃其柄”的“左右”,说的就是韩侂胄。这正是宋宁宗“倚任侂胄”之时,便以“悯卿耆艾”为借口,罢了他的侍讲之职。第二次进言,则在赵汝愚十分蹊跷地“暴死”之后,“家居”的朱熹,因“蒙累朝知遇之恩,且尚带从臣职名,义不容默,乃草封事数万言,陈奸邪蔽主之祸,因以明赵汝愚之冤”。自此,朱熹不仅“落职,罢祠”,而且引发对于所谓“伪学”的新一轮围攻。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