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朱棣巡幸北京的通知诏书原文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5/01/15|浏览量:334
在中国古代,皇帝除了在都城的皇宫里处理政务之外,还会亲自到自己所统治的各地去巡视,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皇帝们希望通过巡幸天下的动作亲身了解民情,不至于在制定政策时脱离实际。
但是由于巡幸工作涉及皇帝的出行,所以安保人员和服侍人员都是最顶尖的,数量以千计甚至万计。这样庞大的队伍一路上需要吃喝住行,绝非一件小事。因此,每当皇帝外出巡幸,百姓们最担心的就是因此带来的扰民问题以及庞大的开支和铺张浪费。
针对这样的担忧,我今天给大家展示的这份诏书,是明朝皇帝朱棣在决定巡幸天下后,向天下百姓发布的一份告知书。在这份告知书中,朱棣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巡幸的原因,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诏曰:成周营洛,肇启二都,有虞勤民,尤重巡省。朕君临天下,祗率典彝。统御之初,已升北平为北京。今四海清宁,万民安业,国家无事,省方维时。将以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朕所经之处,亲王止离王城一程迎候,官吏军民于境内朝见,非经过之处,毋得出境。道途一切饮食供给之费,皆已有备,不烦于民。诸司毋得有所进献。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明) 胡广 撰、(明) 张居正 撰、(明) 温体仁 撰《明实录》太宗至孝文皇帝实录卷八十二,抄本,第5页
朱棣在诏书的开篇,很是机灵的借古说今,从历史的圣贤之人找依据,他说“成周营洛,肇启二都,有虞勤民,尤重巡省”,(周朝)在成周(洛邑)营建都城,开启了(西京和东都)两个都城的格局,有虞氏勤勉于治理百姓,特别重视巡视各地体察民情。
在诏书的开篇,朱棣不仅引用古代贤王为例,来强调巡幸天下的必要性,为自己正名,暗示自己并非劳民伤财的昏君(因为古代贤王都认为巡幸很重要)。朱棣还提到了周朝曾有过两个都城的情况。
而之所以会插入这句与巡幸看似不直接相关的话,是因为永乐六年时,朱棣正就是否迁都北京与文官集团进行激烈的争论。朱棣这次巡幸北京,很可能也是在表明自己迁都的决心和态度。诏书中的“统御之初,已升北平为北京”,也能间接证明我的猜想。
讲完巡幸的必要性后,朱棣紧接着详细安排了自己的巡幸流程。他将巡幸时间定在永乐七年,并安排皇太子留守都城处理政务。
为了防止巡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扰民问题,朱棣对各地藩王和官僚的朝见安排做了严格规定。这些安排都旨在将巡幸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他要求官员们“官吏军民于境内朝见,非经过之处,毋得出境”,即他未经过的地方,大家不必前来迎候。
对于伙食和进献礼物这两个经常被人批评、可能会引发重大扰民问题的事项,朱棣在出发巡幸之前,特意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道途一切饮食供给之费,皆已有备,不烦于民。诸司毋得有所进献”,他强调地方官员们,不用送礼品了,他自己的队伍会从南京带着所需的一切出发,不需要地方接待。
(袁载誉)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5年1月15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用一句话点亮人生,用一本书治愈心灵,用一场演讲改变世界,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