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朱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19/07/16|浏览量:1454
宋朝奉大夫潮州通判沈造(1077~?)书《清渊公传》后按语:
清渊公,柴周时人。当是时也,江南则有南唐,浙江则有钱越。中原大乱,版易人主。钱氏居两浙,时号偏安,士大夫避乱者多归之。公自丹阳(河阳朱氏宗谱作蔡州)南徙,盖其宜也。或云兄弟俱仕钱氏,子孙以赵宋一统,钱俶纳土,故避正朔而不纪以官。然力能于徙家之始建立寺宇,岂不仕单寒者所可办?然自其徘徊于吴越之间,固欲大有为如范少伯、李药师其人者,而以兄言遽止,岂亦凛然于大才晚成之说,而以河阳为塞上之牧豕欤?及其终老五云而竟以不出,则僭国未平,道里不通,徒负湖亭觇天子气也。然负有为之才,竟韬晦以没,则留不尽以遗子孙者多矣!
始迁祖:清渊,唐末自缙云县河阳村(今属新建镇)迁居本邑金竹村(今属雁岭乡)。1996年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九世,排行字为发。本支派排行字:清豫复维兴英尙金百一荣华亿亮洪盛昌番廉敏明文聪慧敦厚和平咸熙雍睦齐圣广渊世美发扬惠祯顺瑞元乐康泰。
金竹风物
一、千年聚落
公元932年,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见天下一统,海内澄清,遂偕弟清渊隐居缙云河阳。后来,清渊公长孙朱奚率弟朱宰从河阳徙居金竹朱陇口,清渊公第7世朱洎在1035年移居金竹西宅。朱陇口原为蒋姓居住,唐朝时的智威禅师(?-680)俗家居此,后为天台宗第六代祖师,晚年卓锡于法华山,即今惠明寺。朱陇口至今有蒋公岩、和尚岩。
相传金竹原名琴溪,因溪之上游狮子潭边有清泉自岩缝溢出,叮叮咚咚,其声似琴,故名。后因山上有竹节上下斜生的美观奇竹,人皆奇之,故又称金竹,实则观音竹。又传,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的斤竹涧即指此。
二、文公讲学
朱熹、字无晦,号晦庵,人称晦翁,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人),
侨居建阳(今属福建)。年十九中进士,历官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知漳州、潭州、焕章阁待制,秘阁修撰,论治在正君恤民。对金人入侵,力主抗战,反对和议。从事教育多年,广注儒家典籍,为宋理学之集大成者。
淳熙九年(1182)朱熹以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到台州,当时控告知州唐仲友的状子很多。朱熹上书劾唐仲友,八月二十二日,他翻过著名的栝苍岭,从台州仙居进入处州缙云县界,岭下金竹的著名学者胡权门生第八世朱格首先款留了他,并让其儿子庆弼,庆国、庆辅、庆朝、庆佐、庆邦,孙端谦、端仁、端义、端肃在雁门宕向他请教疑难。嘉熙间(1237-1240)县令陈大猷因美化乡乃朱子教化之区,以俸易地创美化书院,未就代去,后县令东阳乔行简相与鼓动,县尉陈实徇饰穹碑钜榜,隆栋宏地,嗣成之,至元间,黄应元又奉旨重建,成为浙江三大书院之一。
三、关公庙会
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称武圣关公。一尊关帝圣像,就是一方水土的民俗民风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神寄托。
至正丁酉(1357)五月十八日,元将迈里古思屠胡陈、小日、左库、山溪、净心诸寨,焚杀村庄五十余所。兵至金竹时,关公显圣,只见飞沙走石,雷声隆隆,黑雾弥漫,有如万匹烈马奔腾。元兵大惊,慌忙退兵,金竹村得以保全,龙凤戊戌(1359)明太祖平定处州,次年,金竹村民为了感谢关公,在村口龟山建武安庙,并在五月十三日关公诞辰圣节,迎其神案,佐以刀旗,供以三牲,祭以纸马。堪称处州盛会。
至明万历己亥(1600)廿一世昌公又行扩建并重塑神像,下店派邦沛公(1561-1626)有《汉亭侯庙》诗传世,曰:君侯怒发夜冲冠,月色朦胧烛影寒。辅汉有怀空激烈,吞吴遗恨愧偏安。力穷百战鼓声歇,气夺三军血泪丹。孝直当年自无恙,何如不遣在军间。清初朱焕公,黄庭芳等人又有<<祝关王寿>>,<<五月十三日>>等诗传世.
四、名胜古迹
金竹朱氏为官宦世家,历宋、元、明、清,科第不绝。明清建筑,随处可见,虽经清初鼎革、太平天国、十年文革,现亦有不少留存。
1.关帝庙:始建于龙凤六年(1360)历代都曾重修,现建筑为清代。
2.朱大宗祠:始建于嘉靖时,故址在文昌宫南,万历癸酉重修,顺治戊子毁于兵,乾隆癸亥曾维修。现建筑为同治丙寅年重建。
3.奉仙楼:万历壬申年建,民国八年重修。
4.文昌宫:康熙时建,早几前废。
5.花阊门:明朝时建。
6.阃宪第:环峰公(1525-1581)府第,今完好,为我县三幢明代建筑之一。
7.峻峰公祠:始建于清嘉庆八年,太平天国时未毁,却失火于二十年前。
8.百岁坊:嘉靖三十二年为廉十一公建,文革时毁。
9.节孝坊:清代建,已毁。
10.厅里:清乾隆中期峻峰公(1699-1759)建,今尚完好。
11.贡元阊门:清乾隆时建,尚存。
12.环峰公祠:始建于清。
13.大理第:明代时建,新庵公府第,现遗门坊.
14.都运第:明代时建。新庵公旧居。
15.廉十一公祠:民国十年建,今仍完好。
16.振歧公祠:民国五年建。
17.东楼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