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12/09|浏览量:2026

郴州市是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郴”字,意为林中之邑,故郴州别称为“林城”;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发展之福地,故郴州又别称为“福城”。  位于中国南部,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全市总面积19387平方千米。地处亚热带气候带中,地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下辖2区、1县级市、8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郴州市常住人口为4667134人。

资兴市朱氏  资兴朱氏属于散居在当地的后梁皇族朱全昱的后代。现仍有其后裔在繁衍。

 桂阳县朱氏  桂阳朱氏系五代后梁朱温家族后裔分支,始迁祖朱毗从广州迁居(《中华姓氏谱•朱姓》)。

    桂阳朱氏另一支是朱环一脉的后裔。元末,朱慎徽以桂阳总兵到湖南,其弟朱慎远同行,兄弟俩后来落籍桂阳蓝田。现有其后裔分布在桂阳及常宁市所属各地。

 永兴县朱氏  永兴朱氏始迁祖朝五、朝七公,兄弟二人于明初从江西泰和县迁居永兴县香梅乡八垒塘村,其子孙繁衍迅速,于清初陆续迁居耒阳县的大义乡上石村冒底泉、石正村赤岭背湾,上架乡下石正朱家湾和公平镇鲁塘湾村等。

 永兴朱氏还有耒阳安仁朱氏大籍公的后裔。籍公自江西莲花迁耒阳,繁衍数代后,其三子士奇公的曾孙朱祥的后裔迁居永兴县香水等地。

宜章县朱氏  宜章朱氏是后梁皇族朱全昱的后代,也是其后裔分布比较集中的7个县市之一。

临武县朱氏  临武县朱氏是后梁皇帝朱温长兄朱全昱九世孙明裔的后裔。明裔生二子,其子开衡州杨浦渡福、禄两支派。其中福派后裔分迁到临武县香花岭居住,以明裔公为一世祖,今已传26代。

 汝城县朱氏  汝城县朱氏族历史悠久。唐明宗时期(867—933),安徽省砺山县的朱氏族最早入居汝城县附城乡的得靖村。以后又迁徙到该县泉水乡(现为三星镇)的仙居、城郭、秀溪村;外沙乡的外沙、廊木、西览村;附城乡的营内、磨刀坑、水东村;井坡乡的大村;城郊乡的津江、予乐湾村;城关镇的井头村等地。据族谱所记,砀山分支汝城朱氏族系后梁太祖朱温的哥哥朱全昱的后代,朱全昱生友谅,友谅生朱埙,朱埙生珊、毗、瑚三子,朱毗(又叫祖头公)生万珠。万珠生七子,其中日然、日兴、日凤三人后裔多留在汝城和湖南地区。砀山分支绵绵不断,人丁发达,至今已传至第三十四、五代,人口十余万,时人称为国内望族。

    另有一支汝城太平镇朱姓始迁祖义忠公,字士能,仁美公第四子。由广东省仁化县仁化镇下渡下落村,迁湖南省汝城县太坪镇堆上村开基。生二子:长礼定,次礼仪。现已传九代,有人口31人。

    汝城朱氏族人才辈出,代代有名人。现入《湖南省名人志》、《汝城县志》名人的有南宋1人;明朝有4人;清朝有2人;民国有7人;当代有6人;加上新入本志《人物》编的7人,可以说在湖南朱氏中算比较突出的一支。

    汝城县是一个革命老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汝城朱氏族人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县城,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朱青勋烈士纪念亭。1927年冬,红军长征路过汝城时,红军总司令朱德为朱氏家庙题写“世界一家”四个苍劲大字,后做成巨匾,至今仍悬挂于朱氏家庙厅堂之上,永远激励朱氏族人与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美好的新汝城。

(信息来源:网络,2022年4月9日18:51:35)

桂阳朱氏 

    始祖均玉公,字方平,先世婺源人,咸淳间值宋元兵变,均玉公以武职总戎与均贤、均圣、均琪自江南来楚,后卸官职,籍于桂阳。均玉公居上蓝田,均贤、均圣二公卜居上下草田,均琪公居下蓝田。均玉公四传而生俊可、用可、万可。俊公生奇叟,仍居蓝田;用公生和叟,移居常宁;万公之子富叟生宁伯,宁伯子三:子全移居县北二十里园里,子仁世居故土,子朝卜居聂锡。至1988年,全县共2501户,10000人,占总人口1.42%。明万历25年(1597)均玉公裔始修族谱,1936年六修。俊、用、万三房派语:鼎列金山峻,咸和沛泽长,渊源崇宝训,集注肇前芳,交泰占亨吉,中孚喜颂扬,英豪淮右起,器宇表轩昂。


宜章璜头朱氏 

    始祖五经公,自金陵砀山迁居桂阳。至宣国公,明时由桂阳迁居宜章璜头。至1949年,已传37代,共400余人。宗祠在璜头。


汝城外沙白沙朱氏 

    始祖毗公,字玉田,江苏徐州府砀山县人。后唐明宗时随父埙公节度广州,父卒葬乐昌下马桥,公归汴过桂阳,因家得靖。三派祖日兴公居汝城长宁乡廊木坊,七派祖思本公自廊木徙居外沙,量义徙居白沙。族人分布于长宁、文明、太白、首善、津泰、新民等乡镇。至1948年,已传40余代,人口20000余。宗祠在外沙村。族谱创修于明景泰3年(1452),清雍正10年(1732)续修,乾隆53年(1788)三修,道光7年(1827)四修,同治6年(1867)五修,1918年六修,2000年七修。派语:惟守王日,继承先世,孔绍文明(克大其家),存仁由义,性裕中和,事宏经济,德崇业广,休全用备,永隆作述,光昭万亿。本族名人外沙世系二十一世朱英,字时杰,号诚庵,明时官甘肃巡抚、两广总督、右都御史,累加太子少保,著有《诚庵奏稿》、《认真子集》传世。三十七世朱良才,字少时,号乘隆,解放军上将。白沙世系十二世经贯公,字汝唯,宋宁宗庆元间钦赐状元。


汝城埠头、西城朱氏 

    始祖毗公,字玉田,十一世至明时周熊公生有四子:必能、必文、必聪、必秀。必能公历三传而至朝瑞公,徙居桂阳埠头(今属汝城),必聪徙居桂阳西城(今属汝城),子孙散居山口等地。1913年能、聪二房合修族谱,2002年续修,新录丁口1431人。埠头排行:朝廷元良,一永万世,嘉贤维邦,继承国治,光先忠义。西城排行:文学明廷重,德行清国光,忠义祖宗美,孝友世永传。同增排行:忠义传道尊,孝友思相会,泽裕咸垂训,书礼益昌荣。


汝城秀水朱氏 

    始祖毗公,七世祖量本公徙居汝城外沙,十九世祖攀龙、攀凤、攀麒、攀麟。攀麒生子五:思谦、思让嗣讫;思谏、思议仍居外沙;思谅于明洪武25年(1392)迁居秀水。2000年秀水朱氏第九届续谱,派语同外沙、白沙朱氏。


汝城廊木朱氏 

    始祖毗公,字玉田,居汝城得靖,生万珠、万传。万珠仍居汝城,万传北归砀山。万珠生七子,第五子日兴,由得靖迁居长宁乡廊木坊。七世量继、量本、量义、量蒋、量满,量本居外沙,量满迁资兴,量继居廊木上楼,量义仍居廊木,量蒋失传。2004年廊木朱氏量继公裔兰江房,量义公裔廊木房、洞头房、烟竹房等续修族谱。字派:万如昌大有,宗显用家兴,礼乐传国宾,诗书启后贤,龙章能宠锡,凤诰膺福绵。


汝城大村朱氏 

    始迁祖进士公,原籍江苏徐州府砀山县,北宋仁宗时迁汝城县大村。至1932年,已传34代,共600余人。


汝城岭头朱氏 

    始迁祖俊伯公,明洪武间由江南省砀山县迁汝城县岭头。至1932年,已传22代,200余人。


汝城西湖朱氏 

    始迁祖东伯公,明洪武间由江南省砀山县迁汝城县西湖。传十二世良次迁杉树垅。至1932年,已传20代,200人。


汝城沿坪埂朱氏 

    清康熙时由广东仁化县渡洛迁汝城沿坪埂。至1932年,丁口100余人。


汝城官冲朱氏 

    始迁祖明巽公,清时由资兴县秀琉迁汝城官冲。至1932年,已传7代,丁口100余人。

朱恒枫:

泉水镇和白沙村字辈:惟守王日,继承先世,孔绍文明(克大其家),存仁由义,性裕中和,事宏经济,德崇业广,休全用备,永隆作述,光昭万亿。

汝城县外沙诚庵公朱英后裔分布情况:

一、守孚后裔(生一子):守孚-瑤-曙-继恭。往川。 

二、守颐后裔(生八子):居外沙,大圆,沙园,乐堂,益将流溪,暖水下将,南洞上高田,岭秀下折铺,文明寒田,资兴黄草,龙王殿,东坪,大坪新屋场,丘垣,南村,千江,丘家,东岭兰洞,东龙洞,烟竹下洞,大油头龙头,土地塘,唐家垅,城关镇中心,新井龙家巷,南门口,坌头,巷口塘,盘溪店,磨刀坑,下长垅,义家,沙岭背,彭家,良家,新屋,银行口,石榴下,黄洞,朱砂。重庆壁山县,贵州威宁县。

三、守谦后裔(生六子):居外沙,岭秀两水口,长埂,塘背洞,烟竹上火坑,江头湖,沙岭背。

四、守蒙后裔(生三子):居西览,康家,热水范屋场,广东乐昌,上新堂,下新堂,泉水陈背垅,黄母垅,大坪郭塘,东岭沙界,长沙垅,岐江,马桥唐家,梅木大户门。

五、守贲(ben)后裔(生三子):守贲生羽(王),璡,瑷 ,羽(王)生暖,瑷生晨,周(王旁)。居外沙。

四公太保第

四、守蒙后裔(生三子):居西览,康家,热水范屋场,广东乐昌,上新堂,下新堂,泉水陈背垅,黄母垅,大坪郭塘,东岭沙界,长沙垅,岐江,马桥唐家,梅木大户门。

(朱恒枫,15302625239)

请熟悉情况的朱氏宗亲补充完善,联系微信:19819884266.

朱九涛 (?—1855)

清末湖南人,原名邱昌道,假托朱明后代,故改姓名。咸丰元年(1851),以“广东老万山”堂名在湖南衡州(今衡阳)组织群众。三年,与王大才等在郴州(今郴县)起义,称楚帝,击败知州戚天保,活动于郴州、永兴一带,以油榨墟为基地,发展至数千人。后为罗泽南的湘勇所败,在郴州周源山被戚天保捕杀。

- THE END -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