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良:安庆历史与文化

在长江中游的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古南岳天柱山耸拔于西北,佛国九华竞秀于东南,山水相印,得天独厚,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早在300多年前,乡贤朱书就无不自豪地赞叹,“吾安庆,古皖国也……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 5000多年前,就有先辈们在此劳作、生息、繁衍。这里有皖山(天柱山,古称南岳),皖水(皖河),为周代古皖国故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春秋时期,安庆先后属楚、吴两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盛唐山(今市内登云坡)时曾作盛唐之歌。东汉末三国时,市西皖口(今山口镇),为孙权督兵和诸葛恪屯所。汉魏时修圩筑堰及其后北方文化的融入,有效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种植、造低、采矿、冶炼、陶瓷诸业纷纷兴起。阡陌驰驿及长江水道,将这里四方相连,形成盛唐、皖口、枞阳等商市。无怪乎东晋著名文学家、风水家郭璞当时伫立盛唐古渡,大发“此地宜城”之感叹,当历史的车轮转至隋唐,安庆的行政区划已显雏形,唐武德时为皖阳县治,地处东郊的长风沙(现迎江区长风乡),是长江知名的舟船停靠地。至建城前,境内已建有三祖寺、三城寺、宝善庵等寺庙,而北宋熙宁八年(1075)为铸铜制钱在市境所设置的同安监,更是全国十大钱监之一。缘此,徽州乃至全国各地商贾纷至沓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镇。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