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溪南南宋文化村新年首次村务会议纪要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2/20|浏览量:2549

                  南雁朱子学堂 

2020年2月18日下午,浙江省平阳县南雁镇溪南村“五套班子”(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经济合作社、乡贤共建委员会)在朱子学堂召开溪南村新年首次工作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朱梓识主持,近二十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针对此次抗击新冠疫情采取“封村”措施以来,在严防严控之下,溪南全村群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保住了一村平安,守住了一方净土。为此,朱梓识代表村两委对村班子成员,广大党员以及志愿者所付出的努力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表示由衷的感谢!一年之计在于春,基于抗疫大战胜利在望,即日安排复工复产之际,朱梓识在回顾总结了溪南村过去一年的工作后,就溪南村新的一年主要工作作了部署,并强调要重点打造好“南宋文化村”三个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三个建设项目:一是溪南仙姑故里的“仙姑故居”(允罕公进士府第)、仙姑广场及雕像的系列项目建设;“南宋瓦市”(南宋商品街)的项目建设;三是朱子文化公园内位于朱子学堂右侧的“半亩方塘”泳池的项目建设。

会上,与会“五套班子”成员就支部书记朱梓识的部署安排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形成共识,达成了以下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一、传承弘扬仙姑美德,规划建设仙姑文化朝圣之旅。

理清思路,发动全村群众和广大仙姑信众的力量讲好仙姑故事。讲好仙姑故事要从朱仙姑曾祖父溪南朱姓肇始祖克钦公从水头杉桥里迁入溪南,然后传至第三代仙姑父亲允罕公(南宋进士)到仙姑溪南出生成长,从小受母亲章氏信奉道教的影响,14岁闹村出家,尔后至南雁石室(今仙姑洞)修行,并能言人祸福,精通道医,治病救人无数,出家二十年羽化成仙。根据以上脉络将水头杉桥状元府旧址(现平二中)、朱熠状元纪念堂、朱官堰,以上三处均为县文保单位;溪南仙姑故里、碧海天城朱公山、仙姑父母兄嫂侄子等古墓;闹村仙姑最初出家地;南雁仙姑洞等景点串点成线,规划并打造建设成仙姑文化的朝圣之旅。

1.jpg

二、围绕溪南南宋文化村规划内容建设,着重打造仙姑文化特色景点。

根据南宋文化村“一堂两园十景”的规划思路,仙姑广场以及朱仙姑雕像是建设“南宋文化村”的标志性建筑,是重中之重的项目。围绕这一标志性建筑辅以仙姑故居(允罕公进士第)来重现当时生活场景。仙姑精通道医,治病救人无数,传说中有仙姑采药的故事,建议仙姑广场周围规划为“百草园”用以种植中草药和花卉等科普植物,广场可建成为草坪,居中留雕像基座。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不占用土地指标。

仙姑故居(进土第)建设必须要沿用东阳仿旧木结构(木材经过除虫熏蒸工艺)的南宋时期风格,可以直接委托东阳工厂生产好运回组装即可。保留好故居周围竹林、瀑布、古井;改造故居后山石洞为道观场景,设仙姑幼时受母亲章氏信奉道教影响的生活场景;建议“故居”前现有道路外移建成花园以扩大进士府第门口面积,并为杉桥文武簪缨,甲第蝉联,功名?杆林立留足设立?杆、栓马柱、上马石等的位置。

根据南宋永嘉学派著名代表人物陈傅良先生留下的文章记载,仙姑父母兄嫂侄子等家庭成员的墓地位于南雁“施岩西原”,也就是现在小施山的正西方向,现已找到文中所述的两座墓地,会议强调需要进一步联系落实温州考古专家鉴定发掘并安排修复,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2.jpg

三、继续办好仙姑诞辰暨乡村旅游文化节,提升仙姑故里美誉度和影响力。

从2016年农历九月廿九日,溪南村在这一传统朱仙姑诞辰的纪念日上开始举办朱仙姑文化研讨会。同年12月21日举行朱子学堂奠基仪式;举办“平阳县传统文化促进会朱子文化研究会”“平阳县南雁荡山书画院”成立大会,平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光,副县长高晓静等领导莅临参加并揭牌。2017年仙姑诞辰纪念暨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会,邀请了两岸著名教授台湾朱高正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朱杰人先生以及台湾朱志聪会长等十余人参加了活动。2018年的仙姑诞辰纪念日暨研讨会之后,同年12月12日朱子学堂落成典礼大型活动。2019年诞辰纪念日举办首届“仙姑故里,美丽溪南”乡村旅游文化村。多年来,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举办,同时每次活动都会在央媒,省媒网站或县级媒体网站,公众号,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得到上级领导部门以及文史专家,县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溪南的美誉度。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溪南强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各项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获得省级最美宜居村、省级3A美丽村庄等诸多荣誉称号,溪南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对照“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南宋文化村”的各项目发展建设。在去年首届500人规模参加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基础上继续办好活动,凝聚人心,搞好宣传,促进溪南乡村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3.jpg

四、完善朱子文化公园配套项目,建设“半亩方塘”泳池。

在规划建设泳池时一定要考虑与朱子文化公园的核心建筑朱子学堂场景匹配。与朱子《观书有观》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相呼应。泳池造型,包括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宜太过于现代感,应与乡村自然风貌融为一体。

五、争取“南宋瓦市”用地指标,打造南宋文化村特色商业文化小街区。

南宋瓦市项目位于文公路东,总长度约300米,深约20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几年前建防洪堤“造”出来的建设用地。该地块基础已回填与文公路平。针对南宋瓦市的建设风格可借鉴清明上河图的一些元素。房屋为宋代建筑风格,层高不宜超过三层,最好两层半为宜,顶层前后可设计有阳台以欣赏景观。街区靠水一旁可向外延伸,设计建造长廊、埠头、垂钓等基础配套设施建筑。争取南宋瓦市用地指标通过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取得。项目建成后主要功能设客栈、酒肆、茶馆、美食小吃以及土特产、旅游商品店。

以上项目的政策处理意见,会上支部书记朱梓识、村委会主任朱贤款分别强调与会“五套班子”全体成员务要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上下同欲争取尽快落实完成;支部副书记朱招捐强调建设时务要考虑周全,大气有格局。关于仙姑故居(进士府第)建设拟以村文化礼堂为项目名义向上申请报批。建设资金参照朱子学堂筹措模式进行。

朱子学堂荣誉山长朱招载、执行山长朱招宠列席了本次工作会议。

4.jpg


(推荐人:朱招宠)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