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赵王(十一)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6/22|浏览量:1753

原创 黄新志 新志讲历史 

赵王朱高燧接到二哥朱高煦的来信,料定必有大事发生,立刻回府。回到府中,看到汉王派来十名心腹,打开汉王朱高煦的书信一看,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汉王朱高煦约赵王朱高燧共同起兵反叛。

1.jpg

汉王朱高煦

汉王朱高煦自迁徙乐安州后,仍然多行不法之事。当他得到长兄朱高炽猝崩的消息后,蠢蠢欲动,只是迫于事情仓促,于是只好一面向宣宗皇帝示好,一面秘密联络三弟朱高燧。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众大臣陈利国安民四事,皇帝如奏施行。到了改元初日,汉王朱高煦再次派遣使者向皇帝献元宵灯。侍臣入宫启奏皇帝道:“汉府来使,多是窥探皇上之意,心存叵测。前些时日,汉王之子朱瞻圻留居北京,他将朝廷之上发生的事情秘密汇报汉王,平均一昼夜多至六七次,先帝防他泄露消息,把他迁徙到凤阳守陵。此次陛下登基,汉王又借口奏献,经常派遣使者来京,诡异之情,不可不防。”

2.jpg

明宣宗朱瞻基


宣宗皇帝说道:“永乐年间,皇祖尝谕皇考及朕,谓此叔有异心,但皇考待他甚厚,朕亦应推诚加礼,宁他负我,毋我负他。”智商可以遗传,情商也可以遗传,明宣宗朱瞻基大概就是遗传了明仁宗朱高炽的情商,宽仁待人。然而,汉王朱高煦并不领情,日夜打造兵器,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招纳亡命之徒,编立五军四哨,授指挥王斌为太师,知州朱恒、长史钱巽为尚书,千户盛坚、典仗侯海为部督,教授钱常为侍郎,派遣使者约山东都指挥靳荣为助,派遣心腹十人到彰德劝说赵王朱高燧共同起兵,以期先取济南,然后进犯京师。

看过汉王朱高煦的书信,赵王不等汉王心腹开口,立即下令手下将汉王心腹十人尽数捆绑,同时派人请赵王府长史胡兴前来商议对策。

3.jpg

彰德赵王府

赵王府长史胡兴,祁门(祁门县,隶属于今安徽黄山市)人,进士出身,曾授三河知县。当初,永乐皇帝即将分封朱高燧为赵王时,思虑再三,朱高燧是自己宠爱的少子,靖难之役又有战功,应当寻找贤智良材加以辅佐。于是,大臣们遍求贤才,最终寻找到足智多谋的胡兴。永乐皇帝见到胡兴之后大喜,即刻迁胡兴为赵王府长史,令其辅佐赵王。

这次,汉王朱高煦派遣心腹十人前来约会赵王共同起兵,实质上是畏惧赵王而采取的安抚策略。在汉王朱高煦看来,即使战功赫赫的赵王朱高燧不发兵相助,只要赵王按兵不动,不倒向皇帝一边,他夺取帝位便指日可待。历史证明,汉王朱高煦过于自负了,正是这种自负使他走上了不归之路。不过,汉王约会赵王这件事情,也证明了三弟朱高燧在汉王朱高煦心目中的份量。

不一会儿,长史胡兴来到,赵王向他问计,如何处置汉王派来的心腹。胡兴反问赵王如何打算。

赵王说道:“我已将汉王心腹十人尽数捆绑,即日送往京师,准备上奏皇帝。”

胡兴说道:“汉王反叛之谋久矣,一旦皇帝派兵遣将,则必然戮无赦,哪有时间上奏呢?万一上奏之事泄露,反而是趋使汉王反叛。”

赵王认为胡兴说得有理,立刻命手下将已被捆绑的汉王心腹十人即刻斩杀,不必上奏朝廷。

4.jpg

北京故宫

事情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胡兴的预言,也正是由于胡兴对赵王的启发式语言,才让赵王有了斩杀汉王心腹的举动,这一切为后来赵王谋得了一条生路,这是后话,暂时不表。

家住乐安州的御史李浚,得到汉王朱高煦即将反叛的消息,急忙乔装改扮,骑快马取小道直奔京师告急,这才引出宣宗皇帝御驾亲征汉王朱高煦的故事。究竟朱高煦反叛之事的结果如何?请看“大明赵王(十二)”。

(信息推荐:朱国强)

- THE END -

核心价值观2.jpg

蝴蝶.gif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朱氏家族酒2.jpg

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360元一箱,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