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名士——朱士嘉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1/01/27|浏览量:2848
朱士嘉,字蓉江,我国著名的修志专家,江苏无锡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于无锡县东北塘乡塘头镇樊七桥朱巷。他15岁那中父亲去世,家庭经济陷于困境,无力继续升学。后在亲戚的资助下,才进江阴励实中学读书。他编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地方志目录》,著录了2900多部地方志,这堪称是《中国地方志综录》的姐妹作。当时,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地方志,国内学者不了解其底蕴,朱士嘉著作的问世,为学术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924年,他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在该校参加了禹贡学会,开始在顾颉刚主编的《禹贡》半月刊上发表有关中国地方志研究的文章。大学毕业后,考取同校硕士研究生,于1932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图书馆中文编目部主任,兼任辅仁大学历史系讲师。
同时,与燕京大学研究生谭其骧,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黄现璠等及清华、北大等校一些历史系同道,发起组织北平史学会。在中山公园召开成立大会,邀请顾(颉刚)先生、陈垣、邓之诚、萧一山等史学名流参加,连同会员一百多人。会议由谭其骧任主席,黄现璠、朱士嘉为记录。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涉猎全国各地方志,积累资料,着手编辑《中国地方志综录》。该书于1935年出版,是一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具书,实用价值极高,引起了国内史地学界的重视,也引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注意。该馆东方部主任于1939年邀请他赴美。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3年内遍览馆内东方部特藏之一的中国地方志。
美国经历。在这期间,他参观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的展览会,发现该馆藏有大量有关华工的档案。3年内,他利用业余时间,复制了大约1000多页有关中美关系的档案胶卷。这是研究近代中美关系史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后来他全部携带回国,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
1942年9月,朱士嘉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由他任主编的该校中国留学生刊物《新潮》上,大量报道了美国档案馆所藏中美档案的情况。
1946年7月至12月,朱土嘉已获博士学位,进入美国档案馆学习档案管理法,期间,他所整理的中美关系档案资料,在回国后都交给了国家档案馆。翌年,他受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远东系之聘,任该校副教授,继续搜集、整理了中美关系档案资料胶卷300多卷。他参加了美国远东学会、美国地方志学会和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1948年,撰写论文《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中文档案》后来发表在《美国远东季刊》上。1950年春天,在国际著名记者路易.斯特朗热情鼓励下,毅然决然辞去了华盛顿大学的优厚职位,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那年他刚45岁,精力充沛,学有成就,是人生的最佳时期。
1950年9月,朱士嘉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兼任该校图书馆馆长。3年后,调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工作。此后几年,他修订《中国地方志综录》,一面校补张国淦遗稿《中国方志考》,编写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了8000多部地方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天文史料整理组利用它在各地图书馆找到了大量天文资料,编写成《中国天象记录总表》和《中国天文史料汇编》两书。
文化大革命结束,朱士嘉已年届古稀。1979年,朱士嘉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被任命为湖北省文史馆副馆长。1983年9月9日朱士嘉被推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协会副会长。自此以后,全国有17个省和自治区、84个城市和1070个县先后建立了地方志编纂机构,出观了"盛世修志"的空前盛况,朱士嘉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这一工作。撰写了《整理研究地方志刍议》《中国地方志的起源特征及其史料价值》《中国地方志浅说》《推陈出新,编好社会主义新方志》等重要文章,对修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顾炎武整理研究地方志的成就》《谈谈清代学者论述修志的问题》,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编修地方志的经验之作。
1987年1月25日至28日,他曾亲自来无锡市、县地方志办公室指导工作,并询问无锡市、县地方志编修的进展情况,1989年12月28日病逝于武昌寓所。终年84岁。
后世有《朱士嘉自传》。
(中华朱氏网整理)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朱氏家谱,联络朱氏族人,品“中华朱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