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晏城街道朱氏村庄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8/18|浏览量:1233

核心价值观2.jpg

朱家楼

该村《朱氏族谱·创修长支支谱序》记载:朱氏原籍诸城,元末明初,曾遭荒乱,其先人德公是以荡析离居,由诸城始迁居齐河城北朱君庄;二世耿联公复迁居于晏城镇西南朱家楼。四世朱三思乃三世彦伟之次子,字后行,明万历年间投笔从戎,以军功彪炳,蒙恩赐任南阳府知府,配葛氏继刘氏,子一;三戒乃三世彦伟之长子,出嗣三世彦客公;于村中修建串花楼,村名遂叫成朱家楼。

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共78户,316人,耕地800亩;有于、朱、战、徐、马五姓,于、朱两姓人数较多。乡人们传说:大明万历年间,朝廷搬兵平西,朱三思随当时做河工头的叔父朱壁应征出战有功,朱壁阵亡,朱壁的儿子朱三戒年幼,朱三思被封南阳府正堂。三思妻赵氏是赵井翰林赵都堂的闺女,三思的婶母是北宋村人。这段传说,后来演绎成故事,被编写成剧本《席棚会妻》搬上舞台,剧中人朱春登、朱春科即以朱三思、朱三戒为原型。《席棚会妻》后改为《双槐树》,最后定名《牧羊卷》,现代又被搬上电视屏幕,至今盛传不衰。民间有“待要看,《牧羊卷》;待要听,《二进宫》”的俗语。

红庙朱

据传,明代朱姓从诸城迁来建村,村东修有五圣堂庙,庙外涂红色,因而村名称红庙朱。1933年版《齐河县志》载为第五区新民乡红庙朱庄。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共96户、480人,耕地505亩;有朱、杨、刘、江、张、王、李、颜、薛、韩等10姓,朱姓人数较多,李姓次之。

朱君

元末明初,朱氏始祖德公由诸城迁来。此处位于齐河城北,南眺泰山之翠,近邻黄河源流,乃山清水秀之风水宝地,遂在此处选址安家。初名锅铁朱庄,因老百姓曾打过县官,后人忌锅铁二字改名朱君。1933年版《齐河县志》载为第五区新民朱君庄。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共201户、950人,耕地1781亩;有朱、包、张、王、刘、李赵、高、潘、纪10姓,朱姓人数较多。

(信息来源:朱伟杰,2021年8月18日)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

中华朱氏网群.jpg

长城.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