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宁县朱氏源流概况(一)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11/25|浏览量:2600
怀宁,建县历史悠久,有安徽“首府首县”之称。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置怀宁县,至今有1600多年,且府、县同城而治690余年,安庆城里老地名——司下坡、县下坡,就是历史见证。怀宁县委、县政府驻地先是安庆城内,后迁石牌镇,现驻高河镇。
怀宁,历史信息厚重,文化内涵丰富。洪铺镇的金鸡碑是研究我国戏曲史一块难得的“活化石”。位于马庙镇粟岗村的孙家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主。
怀宁,独秀故里,人才辈出。明朝有文科状元、书画名家刘若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清代有誉为“千年一人”的书法大师邓石如,京剧鼻祖高朗亭;近现代有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誉为“一代完人”的著名教育家王星拱,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研究庄子的专家刘文典,京剧武生杨派艺术创始人杨小楼,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翻译家、七月派重要作家方然(原名朱声);当代有“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青年诗人海子,等等。
怀宁,长诗圣地,戏曲之乡。怀宁是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有焦刘合葬墓、孔雀台、望雀亭等多处遗迹,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成为名胜景区。怀宁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和京剧前身徽剧的发祥地,明末清初以来,名伶辈出,丝竹不断,“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形象生动地说明怀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怀宁素有“襟江淮,控鄂赣”之誉,而今多种交通方式互为一体,形成了立体式、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承东启西、连南引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怀宁资源丰富,历来被称为江北鱼米之乡,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入“中部百强”,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多项殊荣。
朱氏是怀宁境内众多姓氏之一,有敦义堂、和乐堂、白鹿堂、文渊堂、湸澋堂、继述堂、惠迪堂等不同堂号的朱氏族群,还有1支族群没有堂号,共有12个始迁祖,总人口约2万,分布全县各乡镇。以下分别介绍怀宁县朱氏各始迁祖源流世系。
一、凉亭乡敦义堂
1.敦义堂直系远祖世系
介公→守滔公→涔公→古祐公→园公→环公→规五公→师瓒公→副二公→道六公→禧四公→庆余公→佰虎公→贲文公→锐公→擢公→念二公,生福七、福八→福七公,迁怀始祖,生兴一、兴二、兴三;福八公,迁桐城会里。
2.敦义堂始迁祖福七公事略
始迁祖福七公,古祐公后裔,园公十四世孙,字大义,号载富,配卢氏,生育三子:长曰兴一,迁潜邑立宗;次曰兴二;三曰兴三,迁太湖再徙岳西立宗。
福七公祖居江西潘阳,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审时度势而举家迁皖,居怀宁青口咀保。当时,福七公背井离乡徙于此开创基业,栉风沐雨,历尽艰难。兴二公随父根植怀宁,瓜瓞绵延,生生不息,秉持“课子孙以耕读,本勤俭而兴家”训导,为生存、求发展而披荆斩棘,继继绳绳,迄今六百余年。如今后裔枝连宇内,已经递传至三十世,修谱统计有一万五千多人,散居各地,其中怀宁县境内近万人,而居住在凉亭乡不同村庄的就有七千多人。
凉亭敦义堂谱牒始修于康熙二十四年即一六八五年,现已九修。宗祠始建于乾隆五十八年,建国后,用于政府办学,后全部拆除改建教学楼。改革开放之后,族人念祖功德,纷纷捐资,易地凉亭乡四武村重建祠宇,于二0一三年冬竣工。
3.敦义堂字派
文金崇木瑞,学士世期登。华国言三雅,传家训一经。
豫章贻厚泽,皖上振鸿声。馀庆承先绪,象贤启翼昆。
注:讳“文”的世派,系迁怀始祖福七公五世孙。
4.敦义堂首修谱牒序言原文(源于九修宗谱)
(资料提供:朱卫国 朱睿 朱家宽)
二、和乐堂
1. 和乐堂直系远祖世系简述
介公讳光廸,靈州别駕,生三子:守同、守滔、守和;守滔讳禹一,生子曰涔;涔公讳师古,殿中丞,乾符戊戌自金陵迁黄墩,生四子:古训、古僚、古祝、古祐;古祐公讳革(左边有个王),字鼎臣,号黄墩主人、鬲山居士,授开国亭英侯,生五子:春、满、园、林、秀。
和乐堂朱氏是古祐公长子春公之后。春,讳逢,字用邦,号阳明,乾符进士,庐州知州兼领军事,迁休宁首村,谱称休首村派始祖,生四子:仙、符、默、轲;仙公讳德直,号清溪,随祖勦贼有功,恩赐宣议郎,生子曰楥;楥公生询;询公讳性之,号首村,登第,授从事郎,赠朝议大夫,生三子曰令泽、令滔、令池。令滔公→承护公→惟诠公→効公。効公生三子曰偕、仪、伸(伸公乃桐城缪山朱氏先祖)。仪公→彦才公→焕公→权公。
权公讳圣兴,号默斋,魁举科甲,历仕广东惠州知府,生沂、汶、深,三子俱甲第,其孙錡、锡、鉴、钥、锁、铸、钺七人皆显耀。权公卒后,吏部左侍郎张得荣为其题像序赞,文林郎江迪题墓序,修职郎程乐政作序。汶公讳次衍,补太学以郊,恩授从事郎知司院,生钥和锁。钥公→清公→隆公→阳公→菊公→端友公。
端友公讳本怀,号万里,知州事,迁东邱庄,后裔称其为东邱宗祠一世祖,生三子曰庆一、文一、幸一。文一公→禄公→景三公→真护公。真护公讳孟善,生三子:希美、希恭、希礼。希礼公生文玉、文兴、文英。文兴公讳启云,生子三:天德、天杨、天寄。
天德、天寄二公于明朝中期经商至桐,尔后子孙定居练潭之南,和乐堂后裔尊其为迁桐一世祖。
《和乐堂》谱牒首修是嘉庆九年(1804年),现已经五修。乾隆年间建造宗祠,旧址朱家楼,现隶属于宜秀区罗岭镇花园村,祠宇毁于一九五四年洪涝灾害。
2. 和乐堂后裔流向怀宁概况
(1) 凉亭乡源潭铺村和乐堂朱氏简况
① 迁祖永来公世系:天寄公生洪、浇、岳、鼎、现、禄;现公生良臣、良卿、良辅、良弼、良相;良辅公生起、栋;栋公生必煇;必煇公生光廷、德亮、德禹、德英、德琼、根德;根德公生元、新、敏;敏公生建堂;建堂公生昌言、昌忠;昌言公生永礼、永养、永来。
②永来公事略:永来公,字鸿宾,业儒,天寄公十世孙,嘉庆十一年(1806年)出生,娶程氏,生世义、世惠。因功名未遂,以私塾执教糊口养家,道光年间举家搬迁至怀宁大豊乡源潭铺保,从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公之后裔,现有人口88人,其中硕士2人,学士12人,大专学历9人,中专学历7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为祖国添砖加瓦而辛勤劳作。
(2) 凉亭乡双湖村和乐堂朱氏简况
① 迁祖世起公世系:天寄公→岳公,讳正高,迁居怀邑钦化乡黄马河保朱家岭大湾嘴,生贤良、俊良;俊良公生廷富、廷贵、廷荣、廷华、廷兆、廷院;廷兆公生遐生;遐生公生仕韎、仕韫;仕韎公生强生、大奤;强生公生启登、启玉;启登公一子曰正邦,启玉次子祧;正邦公生永行、永荣、永名、永赖;永行公子世起,永荣次子祧。
②世起公事略:世起公字起家,天寄公十一世孙,生道光二年壬午三月十二日辰时,光绪年间自朱家嶺白果园迁居懐邑青口保三湖岭马踏石一带,繁衍生息。现居住双湖村的人口29人。
(3) 马庙镇汪洋村和乐堂朱氏简况
① 迁祖建印公世系:天寄公→现公→良卿公→衣公→科公→斌。斌公生应彩、应元,迁居怀邑钦化乡三鸦寺保。应彩公生建印、建佩;应元公生建恩、建成、建有,三公又俱迁舒邑三里湾社坛冲。
②建印公事略:建印公字德蔭,天寄公八世孙,雍正八年庚戌八月初一日戌時出生,生昌万、昌明,乾隆年间迁居怀邑汪洋庙保,自此枝繁叶茂,人丁兴旺。现有后裔156人,其中硕士4人,学士16人,大专学历12人,中专学历9人。
3. 和乐堂字派
① 始修字派:德应建昌,永振宗邦,家道兴起,四海名扬。
②二修时,自“永”派始改为五世一句:
永世惟谋道,承家在继贤,名扬思祖泽,代盛保先传。
③五修接“传”派,后续二十字:
积善宜恒修,秉志益俊彦,尚富存信义,显贵弘伦源。
【注:讳“德”的世派,系迁桐始祖天寄公六世孙。】
4. 嘉庆庚申科举人刘存芬之序并亲书:
(资料提供:朱伯尧 朱腊佩)
三、金拱镇黄马河白鹿堂
1. 白鹿堂直系远祖世系简述
介公生禹一;禹一公生师古;师古公乾符戊戌自金陵迁黄墩,生古训、古僚、古祝、古祐;古僚公,官制置茶院,称茶院府君,生廷傑、廷儁、廷滔;廷儁公字支智,生昭元;昭元公字致尧,生惟则、惟甫;惟甫公字文秀,称㶑溪府君,生迪、郢、振;振公生中孚、絢;絢公字美大,号王桥君府,生虬、蟾、耆、森、檉、槔;森公字良材,赠承事郎,迁闽建阳,生松;松公字乔年,号韦斋,生熹;熹公字仲晦,号晦庵,寿七十一,葬建阳县嘉禾里龙归后塘九顿峯下,理宗宝庆丁亥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改封徽国文公,淳祐元年祀夫子庙庭,咸淳五年诏赐婺源闕里。
熹公生塾、埜、在。埜公字受之,廸功郎差监潮州户部酒库,卒赠朝奉郎,生鉅、銓、鐸、銍;鉅公字子大,任顺昌令,生渊、洽、灊、濟;洽公,又名治,字时中,生文宽、文泰、文贵、文广;文贵公,又名林,生宗烈、宗寿、宗顕;宗烈公生英;英公生龙、鵬、仁甫;龙公生禹卿(迁南康)、祐卿;祐卿生松;松公字有枝,将仕郎,由婺长田徙怀,生三子:文世(复迁桐邑朱家圩)、文长(自瓦屑壩以来迁居桐邑东乡会公居住)、文礼(自瓦屑壩以来迁居怀邑石牌镇居住)。
2. 始祖文世公事略
文世公,字世仙,号獻塵,其父名有枝,将仕郎,由婺源长田徙怀为官,他陪父亲同行。之后,他游走桐城西乡,见一处:河水湾环,林木翳苍,鹭飞鱼翔,生机勃勃。觉得此地环境非常宜人居住,便自己搬迁而来,面阳而筑居,溪缘而设径,娶妻生子,取地以名,朱家大圩。文世公生於元延祐元年甲寅(1314年)九月初九日卯时,洪武二十五年壬申(1392年)八月二十日寅时卒,生六子:永璽、永立、永昌、永林、永政、永甫。
永璽公复迁怀邑枞阳门外缺口保鸿渐坊,其后裔又陆续回迁到离宗祠很近的怀邑黄马河保,即现在金拱镇黄马村、西湖村、王山村一带,繁衍子嗣,继继绳绳,现有五百余人。
永立、永甫二公宅桐城西乡朱家大圩生活。永林公无传。永昌、永政二公迁居怀邑枞阳门外朱家坡朱家巷子(现在安庆市区),如今其后裔失联。
3. 白鹿堂字派
①始修字派:文永远嘉兴,创勉学尚应,国正天心顺,克鑪裕泰昌,万世传经古,光禄大名扬。
② 续修新派:蝉联辉甲第,玉振重宗邦。
4. 白鹿堂源流序
(资料提供:朱旺礼,安徽朱氏)
热烈欢迎参加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