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朱氏与《渚头朱氏谱》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2/10/04|浏览量:1932

湘潭市概况

湘潭,湖南省辖地级市,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下辖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湘潭市总面积500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68.2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9.2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湘潭市常住人口为2726181人。 

湘潭朱氏概况

湘潭市城区朱氏  湘潭市境人口多数从外地,特别是从江西迁来。据湘潭县志载:惟朱姓乃“潭邑之故族”,并且是从南宋时就迁来湘潭城西唐兴湾。这就是南宋世袭礼大将军、理学家朱通。南宋绍熙元年(1190),朱通与湘潭进士胡颖相交甚厚,游学湘潭,喜其湘潭城西山水秀丽,民风淳厚,于是从江西吉安泰和县千秋乡迁来湘潭城西唐兴湾(今唐兴社区)居“金盆托鲤”处,落籍湘潭城,授徒讲学。湘中名士多出于其门下。通公生有七子,七子派生七大巨房,人口今已达30余万人,分布极广。其中大广、大清、大福、大禄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之后,陆续迁入湘乡(今双峰)等地开基发脉。五子朱大文,后裔十分兴旺发达,分布湘潭城区和湘潭县境内,相当多一部分散居全国各地。现纵观今湘潭城区,有若干支朱氏族人,人口过万人之数。

已査明的有:

    一支是以朱大一(原叫朱大文)为始祖的“渚头朱氏”后裔。在湘潭县石鼓镇、青山桥等聚族而居,在湘潭城内和城郊散居的也有大约4000余人,多数是近百年间,从石鼓、青山陆续陆续迁入城区和市郊。《渚头朱氏谱》载:朱大一,原名朱大文,字默轩,号象先从唐兴湾迁石鼓桥畔而居,自号“渚头朱氏”,初抚大山之子朱乾为嗣,后生子:朱坤、朱艮。独以朱坤一支后裔散居广,据言有十万之数。此支后裔英才辈出,影响很大,详见《湘潭县朱氏》。

    二支是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朱家汑(今白云村)始迁祖朱大文,这支后裔也很兴旺发达。据清光绪丙申(1896)编修的谱载:朱通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来湘潭城,生子五,其五子朱大文,字斐然,号竹安,世居湘潭城西唐兴湾,生四子:仁溥、仁和、仁山、仁敦。朱大文的十一世孙是太一、太儒、太山,后裔繁茂。以朱大文为一世,今已传到34世。其后裔多居长城乡朱家汑附近昭潭乡、护潭乡、霞城乡、湘潭市与湘潭县交界的九华乡等处,其人数几近万人,还有2万多后裔居外省外县。公元1896年八修谱记:有一支去了暹罗(今泰国);有一支去了安南(今越南),有一支去了高丽(今朝鲜),其情待査。这一支人才众多,有省军级干部2人,地师级3人,县团级1人,科局级2人,教授2人。

    此外,还有砀山朱氏后裔汝城支、紫阳朱氏后裔醴陵支、凤阳朱氏后裔长沙、湘潭、宁乡支在湘潭市城区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数。

   湘乡市朱氏  湘乡是南方开发较早的县。自古以来发生战事颇多,你争我夺,民难择主,民不安宁。县志载“千村血洗,万灶烟寒,四乡无一片干净土。因此以后湘乡的人口大部分是由外省、外县迁入的,又苦于湘乡“堕粮”(增加田赋两倍),迁入后又迁出。朱姓人口在湘乡居住的不多,目前不足万人且大部分是明洪武年间,圣令移民而来。县内军山朱姓,是从江西迁入的。现今朱姓人氏多居花坪乡军山、仁厚乡上扶等地。县内有一支朱姓族人是从湘潭市城西唐兴湾迁来的。

    始祖与湘潭县相同。即南宋礼大将军、著名理学家朱通的后裔。朱通先居江西太和县千秋乡,绍定元年(1228)游学湖南湘潭。生七子,其中二子朱大清,三子朱大福,四子朱大禄,六子朱大广(大塘朱氏谱称朱通之长子),徙湘乡县发脉,成为湘乡朱氏多支始祖,形成有名的“大塘朱氏”和“大石朱氏”、“大坪朱氏、“船坝朱氏”等。其后裔又迁新化、涟源、怀化、邵阳等市县和湘西一带。

见于湘乡史册的朱氏名人很少,无传记。但略记中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有湘乡人朱杞等11人到日本留学;有1949年湘乡解放前夕,湖南省主席程潜派朱费隐为湘乡县县长,8月朱通电响应程潜和平起义。在抗日战争中,湘乡朱姓人与其他姓氏人一道英勇抗日,阵亡将士达五十多人。

韶山市朱氏   韶山市朱氏族人多由湘潭县迁入,有的由湘乡县迁入,大部分是朱通的后裔。在韶山市202个姓氏中人口排32位,多散居于如意乡厚新村朱家塘,银田乡鳌石村及北托村朱家祠堂村、永义乡狮山村等地。始迁祖与湘潭县、湘乡市相同。据近代史载:清朝有潭邑之故族——朱通二十世孙建威将军朱后友,振威将军朱后发,知府朱后益,兄弟几个均是韶山永义乡狮山村人。

湘潭县朱氏  现今湘潭、株洲两个地级市均是原湘潭县范围之内,湘潭县的朱氏概况也即包括有湘潭市和株洲市的情况在内。湘潭县因紧靠长沙市,曾是不少朝代王侯的封地。据史载,湘潭县境内有3.4万亩土地,曾经是明朝吉王朱见浚的庄田。他是明英宗与万宸妃生的庶七子,于天顺元年(1457)封为吉王,国在长沙。

    湘潭县境内相当一部分人口是在清朝从江西迁来的。据历史记载,惟有朱姓族人是“潭邑之故族”,据《渚头朱氏族谱》记,湘潭县石鼓镇聚居着南宋礼大将军,著名理学家朱通的后裔。朱通因游学到湘潭,生七子,五子朱大一,留居湘潭渚头桥,自号“渚头居士”,其子孙繁衍,形成“渚头朱氏”。现人口达8780人(1998年统计)。此支族异常繁盛,出了不少名人志士。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县、团、师、厅级干部、教授、专家学者等知名人士达64人。

    世居湘潭青山桥镇、石鼓、九华乡、分水乡的朱姓族人,现人口近三万。青山桥是湘潭县海拔较高的山区,朱氏族大都聚居于此。据有关族谱记,湘潭有一朱氏支族是朱熹次子朱埜的后裔,朱埜曾孙朱柱于南宋末、元初时逃难到平江岑川,为岑川开山祖。岑川五世孙朱显京是湘潭朱姓始祖。其曾孙德明、德辅徙居山后为湘潭初迁祖,这一支还向韶山市、湘乡市发展。此外还有南宋时朱大文的后裔也在湘潭发脉,他们多住在湘潭县九华乡一带,祠堂建在湘潭市郊长城乡朱家汪,今已无存。现湘潭县朱氏族人较多,在全县304个姓中排19位。

    据县志记载,这支朱氏民国以来,有县、团、师级干部、科学家以及各种名人41人。

湘潭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很闻名的地方,县城有朱家大屋,1927年6月是中共湘潭县委机关所在地。

湘潭《渚头朱氏族谱》介绍

朱氏家谱库收录了《渚头朱氏族谱》,编号为:04618。

清道光绪20[1894]重修.共45册: 有插图和世系表等,内容详实,真实可靠。记载了渚头始祖(一世) : 朱大一,初讳大文. 通公第五子,由唐与湾徒居九十二都,即今十四都渚头。大一公下三子(二世) : 朱干,行用九 ; 朱坤,行用六 ; 朱艮(止)。坤公下房祖(五世) : 朱友诚,字希至 ; 朱友贵,字非挟 ; 朱友海,字难水。友诚公下五子 : 朱瑄,字宣玉 ; 朱瑚,字夏玉(下二子: 朱永纲 ; 朱永纪,字肇修) ; 朱连,字商玉 ; 朱琬,字联炎 ; 朱琥(出继友贵公)。友贵公下二子 : 朱玺,字秦玉 ; 朱琥,字联珀(友诚子入嗣)。瑄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益,字东溪 ; 朱绍蕃,字西溪 ; 朱绍箕,字槐溪。永纲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修,字中溪 ; 朱绍俗,字檀溪。永纪公下五子 : 朱泰钧(止) ; 朱泰钺,字井泉 ; 朱泰锐 ; 朱泰钦,字仰之 ; 朱泰钥,字北门.

泰钺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俨,字杉溪(泰钥公次子入嗣) ; 朱绍化,字柏溪 ; 朱绍依,字桂溪 ; 朱绍僎,字龙溪.

泰锐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贤,字莲溪.

泰钦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伦,字桑溪 ; 朱绍俊,字松溪 ; 朱绍杰,字柘溪 ; 朱绍佳,字近溪.

泰钥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仪,字平溪 ; 朱绍偁,字石溪.

琬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劲,字柳溪 ; 朱绍(冀力),字竹溪 ; 朱绍勋,字青溪 ; 朱绍助,字藉溪. 皆为泰伯公之子.

友贵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绍模,字双溪 ; 朱绍明,字蜡池 ; 朱绍忠,字文溪 ; 朱绍应,字湾溪 ; 朱绍志,字春溪 ; 朱绍惠,字荷溪. 前二房为玺公之后. 后四房为琥公之后.

友海公下分房祖(九世) : 朱希颜,字乐安 ; 朱希孟,字继庵 ; 朱希周,字前川 ; 朱希贤,字隐安 ; 朱希禹,字少梅 ; 朱希武,字少槐。等等。

0062.jpg

0006.jpg

0007.jpg知情者请补充,有需要者请联系朱氏家谱库。微信:19819884266。0010.jpg0004.jpg

(信息来源:网络和朱氏家谱库)

中华朱氏网

2022年10月4日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