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君山许市朱家花园朱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5/11|浏览量:471

16.jpg

“一代圣人、两朝天子”是朱氏家族的荣耀,也是激励无数后人为之奋斗,繁衍生息的驱动力。自2018年仲夏开始,我正式开始对自己家族历史进行收集与整理。

从小到大我听得最多的就是我们仰山铺这支人是来自许市临江朱家花园,而朱家花园这支人来自湖北朱河。随着我对家谱了解的深入,听到以下几种声音:第一,我们这支人的家谱已经在文革期间烧掉了,我们88年系谱时,是朱思湘请求湖北朱河人拼上去的;第二,我们这支人是来自华容大旺场:第三,我们这支人是万春公的后人。第四,我们这支人是从湖北石首过来的,在佛子凹、上文厂八都有我们的祖先。我们现在看到的谱有两套即88年修的竖版合页线装谱和2011年修的白皮书谱。从这两套家谱上确实找不到我们是何年何月从什么地方迁徙到现在的仰山七队。也查不到是何年何月从什么地方迁徙到朱家花园的。

88年修谱时,许市派出的代表是朱开基,鉴于当时的历史特殊时期以及开基个人的文化程度及社会阅历,他对这次有关仰山铺这支人及朱家花园这支人的来源与定位是没有话语权的。从88年的谱中发现大量的是生殁不详,还有很多明显的错误。比如对我母亲的表述为“生卒不详”。我妈妈是2001年才离开我们呀,怎么就不详了呢?很多奶奶的年龄比孙子小,父亲离世7年后唯一的儿子才出生等等。给我的感觉是“修谱的人太不负责任了!”这个也是促使我继续深入研究的动力。

我开始与许市支以外的族人广泛的联系,最早认识的华容朱启明。启明对湖南湖北朱氏渊源很有研究,而且他正是1988年湖南湖北朱氏修谱之人,与之交流,我才觉得自己对家族的历史与文化了解之浅薄,觉醒之迟钝深感愧疚。也正是他的推荐我才认识了思标,也是88年修谱之人,到这个时候,我才知晓以下四方面的知识:1、我是理学创始人朱熹的第26代后人,朱熹出生在福建,其祖先在江西婺源;2、万舞公是朱熹的七代孙,出生在浏阳淳口,做官在湖北,牺牲在广西。是我湖北监利朱河的始祖;3、万舞公在家排行老五,兄弟还有万钟、万鼎、万象、万春。至今舞公共有男丁5万多人,4、为了有效管理,期初将万舞公子孙分为十五房,后经不断的考察万舞公有六个儿子,共分19房。我们是湾房,万舞公孙子得珍公为湾房始祖。思标与我交流之后,觉得很难得我对家族之事如此上心,遂将《中华朱氏通志》上下册及《朱氏族谱》总谱赠送于我。通过学习,我发现这两本谱只收录了万五公后十代的相关家族繁衍变迁情况,涉及湾房的情况,他给我推荐了缘友与思亮。通过思亮我又认识了小山。他现在是湾房的族长。他送我一本2012年修订的湾房总谱,非常遗憾的是,有关朱家花园的记载是照抄88年的族谱。我们仰山铺这支人到底是不是从花园来的呢?花园这支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2020年至2023年我多次往返于朱家花园和湖北朱河,了解朱开乾的爷爷朱联先曾是朱家花园的族长。而从88年的谱上可以确定开乾与我只有七代人。正是这一点让我觉得自己与朱家花园是分不开的。同时还得知朱家花园是修过祠堂的。祠堂是1955年因公社修合作社没有青砖做墙基与木材被迫拆除。8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祠堂的遗址与规模。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湖北朱河的祭祀与换届及访亲活动。看到了朱河五岭朱氏祠堂的雄伟气派,也看到了祠堂的周围的荒芜与残破,换届大会上我被邀座主席台,我被聘为副理事长。2022年我有被邀请参加去陕西访亲,见到了万舞公的另一支外迁的族人。见到的人都很优秀,素质很高,有政府官员,有大学教授,也有各级的企业家。他们的族谱及碑文保存的很完整。也是2020年才与湖北朱河联系上的。2023年五一长假,我带着启明与志华去重庆奉节走访朱定云和定华。

也走访了湾房的同汇,思忠等族人,时刻不忘家谱的有关历史的咨询。思忠和同汇都是知晓湾房历史的重要人物。记得在思忠家拿了几麻袋的族谱,但没有找到我要的谱,后来在同汇老兄家,终于找到了民国时期的谱,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我记得当时那本谱是有封面的,感觉那时的谱比我们现在的A4纸大一点,也是薄薄的,是线装的谱,应该是刻印的。上面清晰的记着一宪公是葬在湖南巴陵明水寺朱家花园。2024年4月4日我带海带着继华,海成,海池,开展,朱越一起去拜访思忠和88年为写家谱而在花园住了半个多月的执笔人朱源辉。再次让大家都看到了1935年的老谱,尽管感觉与之前看到的谱受损程度不一样,但两本谱的内容一样,大家都拍了照。证实了“一宪公是葬在湖南巴陵明水寺朱家花园”这一事实。4月28日我带上朱宇龙前往浏阳淳口万舞公的出生地,在江西万春公后人朱国华的主荐下,我认识了淳口的理事长朱拥军等一班人,我们祭拜了浏阳朱氏的一始祖炀公字千一公,还有秀公及舞公几兄弟。学习了他们的古谱,也拍了一些照,这套谱是民国32年修订的,保存得很好,有总谱,也有分房谱。而且从新修谱的朱国新主编得知,万舞公(1301-1373)迁去湖北后就没有回浏阳修过谱,直到2008年腊月25日淳口祠堂竣工典礼才正式恢复联系,也就是中断了600多年。

为了搞清楚朱家花园祠堂的修建与拆除时间、搞清楚家谱上一些祖先安葬的地名、进一步理清楚关于朱海成父亲遗留的墨谱中关于到底一始祖是万春公和万舞公的事,5月4日我与海池冒雨驱车前往朱家花园。听83岁的继华哥哥给我们讲关于祠堂的故事,他告诉我祠堂修建时间不清楚,应该是清朝中期修建,拆除的时间是1955年,为了修合作社,公社决定先拆祠堂后拆庙宇,同时被拆的还有金家祠堂。祠堂当时占地大约200多个平方,上下两层。祠堂另外还有土地,给长期守祠堂的人种。每年都要在祠堂祭拜祖先,祠堂的大堂上供奉着我们的万舞公及花园的一始祖等人的挂像,还有一块大匾,上面写着“祭祀不忘”四个大字,如果祠堂要举行大的活动还要牵马去接开乾的爷爷联先族长来主事。后来我们就海成的墨谱进行阅读,他的墨谱上记载万春公为寿一公,这个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与花园一直流传的福一寿一公有些牵连,但他的上面讲万春公万舞公的祖先是从伏子凹再到楚云埔再到月台再到朱家花园,万春公和万舞公是朱家花园的始祖,待将朱家花园建设很好后再搬迁至湖北,这显然与历史是不相吻合的。万春公一直在浏阳,没有历史记载他来过朱家花园,最后,我将一路来的历史讲清楚之后,大家一起帮他理清线索,他就开始怪他父亲记了这样一个没有依据的故事。同时,我询问了开乾,他父亲埋在石头门,祖父埋在周家嘴,曾祖父埋在盆山。这些地方都是否知晓?他告诉我“石头门应该是石牌头,周家嘴就在石牌头的前面一点,盆山就是朱家坛子的大盆山!”他的高祖自范是葬在花园地,而且,这个花园地也就是现朱家花园的附近。我的高祖父道斌与他的天祖道广都是葬在崇林山,也就是如今开展弟弟的住房前后,我们的天祖父他的烈祖成燕也是葬崇林山。只有我的曾祖父自成生殁葬不详,不过从这里可以推断,也许是他老人家最早离开花园到了仰山铺,有可能就葬在我们六队李菊开家后山。这个地方离我的出生地直线距离也就不到1000米,我祖父安息的地方与我出生地也差不多。一个是正南方,一个是东方。开乾通过这次交流,对自己祖先的迁徙也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我们是共一个天祖父成燕(开乾的烈祖),成燕是文槐公的长子,过继给文才公。而文才公葬康王山,我记得我父亲曾给我讲过一次“有个祖先葬在康王山医院后山”我的烈祖与开展的太祖是文槐公,我的太祖是昌治,远祖应科,鼻祖是世富。

几年的努力收获很多,关于朱家花园的历史考究告一段落。大致基本确定我从花园来,一宪公归告花园明水寺。一宪公与饶氏生三子琰,瑾,王闰。花园家谱记载与一宪,一宠公同时代的是德孝与德西公,4月初我们去湖北访亲时得知这样一个消息:当年合谱时有一两代人合不上来,至于他们是否是同一个人的两种称呼就只能留给后人再去考证了。花园的派名为“德裕世应昌,文成道自彰,先儒开理学,万代振家常”从花园的谱上,没有德的具体记载,只有裕的记载,是两兄弟。如果这两兄弟就是湖北的一宪一宠公的话,那德公就应该是胡北的鹑公。从时间的角度考证是可以的。我查了湖北总谱与湾房分谱都对鹑公的记载不详。纵观人类历史也有很多断壁残垣的历史,甚至无法寻找历史证据,但为何一直能绵延至今,都是四方研讨科学推论而成。我历经七年寻访,查古谱,访耄耋知情族人,基本拷实我是熹公第26代孙,万舞公第20代孙。我的鼻祖世福的父亲一宪公就葬在巴陵明水寺朱家花园,鹑公的二个儿子一宪一宠这几年都认为是我们的一世祖,其实从我们花园的派名上看,我们的一世祖就是鹑公。是他带着我们祖辈从烟波浩渺的洞庭北岸来到美丽富饶的云梦南临江驿开疆拓土,开枝散叶建立闻达遐迩的朱家花园。是我的曾祖父自成公在道光年间带着家人从朱家花园迁徙到仰山铺陈家堰男耕女织、繁衍生息。江上代有人才出,我们这支祖孙虽无鸿鹄之志,也无靖海之极。但数百年来,一直辛勤劳作,家风淳朴,没有出现宥饽夫子祖训之人。现在博士与教授、政府官员及经商过亿的都有。但与邻县华容朱家出现过朱绍清将军及朱兴明的汇川集团还有距离。

(请作者联系,19819884266)

 世界朱氏网

2024年5月11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