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数据库”建成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2/04/08|浏览量:706

汇聚甲骨研究成果,“殷墟甲骨文数据库”重磅上线

图书馆报 2022-04-08 16:11

甲骨文是中国迄今所见最古老、成体系的文字,因契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亦被称为“契文”。甲骨系殷人用以占卜的遗物,所记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的气象、农业、政治、军事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考古价值,堪称中华文明瑰宝。晚清以来,甲骨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日渐展开,至今已经蔚为壮观。


在纸媒时代,甲骨文研究成果存在著录分散、名称不一、重复收录等问题,给甲骨文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为更好地呈现甲骨文研究成果,助力学术研究,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最新发布了“殷墟甲骨文数据库”。该库汇聚多年甲骨研究成果,集原文、释文和甲骨字典于一体,很好地解决了甲骨成果分散的难题。


微信图片_20220408171254.png

“殷墟甲骨文数据库”首页


“殷墟甲骨文数据库”是中华书局古联公司与浙江师范大学陈年福教授合作开发的甲骨文专题数据库该库以陈年福教授的甲骨文文本整理成果为基础增补、修订而形成。全库收录甲骨59591片卜辞143856条,参考国内外数十种甲骨文著录文献,每条卜辞均包含摹写与释文两部分,并标注卜辞主题分类、具体来源出处和所属字体组类。在此基础上整理多年来学界有关甲骨缀合的成果,使得该库展现的内容更为完整、全面。


数据库专门研发的甲骨文字库,也让甲骨文摹写成果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制作甲骨文字库首先面临的难题便是,字形纷繁复杂,异体纷出。陈年福教授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悉心整理,将一万三千余个甲骨文原形,归并为四千余个字样(包括合文)。借助内置的甲骨文辅助输入法,即可实现摹写字形的输入,弥补了既有市场中这一检索领域的空白。


微信图片_20220408171309.png

甲骨字库


为了使甲骨文研究更加便捷,陈年福教授参考了多位学者的缀合意见,悉心整理编制了一套体现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缀合关系表。“殷墟甲骨文数据库”依照此表将全部出土甲骨进行关联,并支持检索、比对等功能,以数字化方式更好地呈现相关研究成果,解决了纸书时代,甲骨缀合混乱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408171314.png

甲骨缀合关联


据悉,该数据库还附陈年福教授重要的研究成果——甲骨联机字典。该字典全面展示了甲骨文的字头、读音、字形、解形和释义,包含约3900个字头,6700个词头。既可实现单字的查阅,也可阅览含有该字的甲骨文词汇的释词内容。一方面为甲骨文辞的释读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文史领域相关从业者使用甲骨文资源提供便捷的服务工具。

微信图片_20220408171322.png甲骨字典


甲骨文作为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系统性文字,是殷商时代珍贵的历史文物,为我们了解商代社会历史及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史料。“殷墟甲骨文数据库”以数字化的形式清晰完整地将过往甲骨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汇编出版,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服务,既是学者治学之津梁,也是普通爱好者窥豹之钤键。古联公司将持续建设“殷墟甲骨文数据库”,将更多的甲骨研究成果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希望能让更多人读懂甲骨文,助力中华文明传承。

(信息来源:网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