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信仰复兴工程:中国最早的宗教—大同教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1/08|浏览量:578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西方有人言,中国无宗教,其实不全也。中国有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丰富、最完善的宗教,那就是大同教。
宗教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地球。
大同教之早,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宗教,它比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早。
中国的大同教盛行于中国上古社会,至少是在夏代以前。夏代是公元前21世纪之前建立。在这之前的大同教是教义完备、形式完善、内容丰富、影响范围广,这一点,国内外学者很少言及,哪怕是汉代的司马迁先生,也很难理解。自司马迁之后的历史,都是世俗的历史,都是从按照世俗的眼光来写的,都是历史,不是教义,更不是信仰与精神。殊不知,通过近千年的周代,上古时期形成的大同教已经残缺不全,不为后人所知了。
世人不了解大同教,或可原谅。但凡知道“禅让制”的,还可以与之语。禅让制是大同教的政治内容,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在长达上万年的大同教时期,禅让制一直很盛行。从伏羲朝,有十五个部落民族轮流执政,一直奉伏羲朝号。
哪怕经历数千年的糟蹋,禅让制的精神还存留在人心。王莽虽然有野心,但是还是利用禅让的方式取得,包括宋代赵匡胤建立北宋,亦是如此。
大同教的形式更毋庸言及。战国时期成书的三礼《礼记》《仪礼》,其起源皆与大同教有关。后来形成中国礼学系统,
礼不是但是仪式之礼,也是社会之礼(是社会规范)也是政治之礼。成为中国以后的是世俗之礼的来源。
中国的大同教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西方宗教中的犹太教,要比其晚的很多
佛教起源的时间大约时代公元前6世纪,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但是到孔子时代,中国人已经从宗教时代进入了世俗时代,然而西方还是处于宗教时代、
人类的时代,从文明程度的角度来看,不仅仅从胜利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从心智开花的角度来说,人类社会分为宗教时代、世俗时代、文明时代。
《中国大同教研究及其实践》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宗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中国宗教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关于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第三节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衍变及其研究基础
第一节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文献资料
第二节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考古学资料
第三节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文化人类学资料
第四节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的其他资料
第三章、中国上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大同教
历代大同教研究情况
第一节 宗教是人类童年的童话
第二节 中国古籍记录,上古时期,中国存在一种宗教,即大同教
第三节 考古发掘的遗址体现了上古时期存在大量的宗教信仰
第四节 古文字记录了大量的大同宗教的记录。
第五节 碑刻画石记录上上古宗教情况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人的行为体现了大同信仰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大同教主要内容
第一节 信仰上的人神一体的
主张“十同”“十一”
万教同源、人类同行、万物同归、人类同教、有苦同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人心同一、万物同一、万物和谐、人类行同伦,车同轨、书同文、
第二节 浓厚的宗教仪式
第三节 政治上的“禅让制”
第四节 议事机构的民主集中制
第五节 巡守制度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大同教的演变与蜕变历史
第一节 大同教的演变与蜕变的历史原因
教义的演变演化
第二节大同教演变与蜕变的历史过程
(一)尧舜禹时期
(二)夏朝——大同教的余脉时期
(三)商朝——大同教的恢复时期
(四)周朝——大同教的颤变与退化时期
第三节 大同教演变与蜕变的后果
大同思想和行为也深深影响了国家和政治
(一)社会层面的演变:宗教社会变成了宗法社会
(二) 学术思想的演变:诸子百家对大同教的继承与发展
(三)宗教文化的演变:战国以后大同教瓦解
第四节 大同教的瓦解与回归
汉朝与大同教
董仲舒与大同教
王莽与大同教
道教——对大同教的扬弃
第五节 历代对大同精神的尝试与实践
儒学代替宗教
家庭伦理高于佛道神灵
皇权凌驾于神权
宗教信仰的不虔诚
第六章 大同教与当代社会
第一节 大同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第二节 人类需要大同精神
第三节
(一)在学术上,要深入挖角大同教、大同思想
(二)在政治上,继承和弘扬“禅让制”精神
(三)在国际关系上,要是大同精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在理论上,推动由共产主义向大同社会转变。
第七章 大同教与人类社会未来
(全世界实现人类大同的途径)
第一节 全世界倡导大同教精神
第二节 建立人类大同教的实验基地——
崇明国——人类大同宗教的实践基地
本论文的思路:研究、恢复、阐发、挖掘、传承、弘扬、改造世界
从1840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运动其本质是人类大同世界的重建和重构。
社会主义的历史也不仅仅是是500年的历史,而是5000年的历史。
从宗教的起源来看,都是基于人类共同的要求产生的。
“大同”这个概念,出自中国经典《礼记》
中国的大同教还是是其他宗亲的起源
“黄老之道”是对大同教的道的部分的继承
孔子是在大同教意识笼罩下的著名学者与实践家
在思想认识上了,通过大同教的恢复与实践,打通与世界主要宗教的之路,打开隔阂,在思想上统一全人类的意识,实现地球的和谐统一。实现全人类的治理,让地球摆脱灭亡的危机。
研究、恢复、重建大同教,实现人类的重新融合与一家亲,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宗教的统一性
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工程
是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
世界三大教都晚于大同教。与大同教不可同日而语,但目的都是一样的。
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奉为耶稣为救世主。分为许多教派,包括罗马公教(在中国亦称为天主教)、正教,亦成为东正教、新教(在中国通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小派系。起源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的,信奉者成为基督,汉义弥赛亚。
上帝的统一性
上帝不是自西方宗教的特权,中国古代的文献中也有上帝。
2023年12月19日10:11:56
人类大同世界的回归
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发展
夏代之前是大同世界,大同教引导,大禹之子启破坏了禅让制,传天下,开启了家天下的历史。从中国的辛亥革命以后,传天下的历史结束,回归到中国古代的大同时代。实行了“传贤制度”。中国的选举制度,本质是个是传贤制度。进入新中国时代,更是如此,总书记经历了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人类的幸福的开始。
加强上古时期大同教的研究是更好地落实和解决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问题根本措施。加大对大同教的研究和恢复,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而是中国就有大同教。大同教不仅是中国人的宗教,也是各大的源泉。中国就有统一的大同宗教的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回归大同精神,回归大同宗教。充分挖掘、研究、倡导大同教,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仅有助于解决制约新时代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也有利于我国宗教跟上当代中国前进步伐,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因此,加强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尤显意义重大。
上古时期的大同教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中国的众多事情、文化都起源于大同教。
大同教的内容丰富,包括:信仰、教义、仪式、行为、文化、科学等
核心就是信奉上帝
以研究混饭吃的人都是术士,为世俗而说话的人都是俗儒,以当官为目的而做学问的人都是官儒。真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才是当今的大儒。
一些陋儒、俗儒、章句之儒不足以谈大同,大同乃是人类之最高信仰。
从宗教模式到尊祖敬天、到家族家谱的形成,到各种姓氏的形成都是大同精神塑造下产生的宗族文化,是人类共同思想分崩离析后产生的碎片,需要从碎片中体味到大同的精神。
我的一生就是要重新恢复和重建人类未来的社会。
巴哈伊提出的巴哈伊教,其精神就是大同。是200年前提出来的,而中国上古的大同教已经存在了5000多年。要从大同教角度的去理解大同精神。
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久已,以致造成西方言中国无信仰,亦乎真哉?非也。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历史悠久浩瀚,湮灭时间长,后世之人都是肉眼,缺少法眼,看不到,看不透,看不准,以后世之所见,以否定前世之所有,非也。
中国文明有着不同于欧洲的文化进程。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上,古代中国可谓一枝独秀。在古代和中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这种创造性的内部,正如李约瑟所看到的,道教思想乃是核心。
要认识一个民族,要把握其民族性,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研究他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规定性。中华民族要复兴图强、要成为科学技术的原创国,先须以史为鉴,认识自我,发现中华文明史上某些导致整个民族积贫积弱、导致科技走衰的内在文化根源、关键拐点。这样才有希望让中华文化再度成为人类科学技术孕育发展的沃土,才能使中国科技摆脱近代以来的跟踪式发展怪象,回归自本自根之正途,形成发展为一整套中国式的文化—科学话语体系,为全人类提供新的希望。
纵观人类历史,对人类伤害最大的不是地震、海啸风暴和病毒等自然灾害,而是人祸:战争是人类最大的仇敌。(需要统计下数字),所以,人类最需要改善的关系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国家与民族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解决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整个世界就是动荡甚至是腥风血雨,解决人类的思想问题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要把人类从整个地球上的角度来看待,研究人类的统一性,建立大同社会,世界人类学的目的不是研究世界各地人群的差别,而是研究不同情况下人类的共性。真正的圣人不是仅仅使本民族强大的人,而是使整个世界变得朗朗乾坤,无战争、无冻馁、无仇恨、人人相亲、人人相爱的社会,这就是人类的大同社会。
地球,是全体人员的地球,不是哪几个国家的地球,是人类的地球,地球成为地球村的时候,不同国家还抱着“你的”“我的”狭隘的思想时,世界肯定不是和平的。
从人类诞生以来,还没有出现一个伟大的上帝、智者、圣人,能把人类的思想统一起来,世界各地各自为政,在世界还有空隙的时期,不相往来的时代还能保持相对独立,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人类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思想,统一人类的行为。然而,所谓的统一的思想家是很少的,至少在我看来,世界成为一体化后的圣人还没有出现,能称得上的以人类和平幸福的世界思想家或多或少都受到本国利益和思想思维的限制,很少能提出全球化下的人类思想统一的理想与方案,导致人类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
包藏祸心的二战后的处理问题
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主导的分而治之的做法,实质是各国利益的体现,是对世界的重新分赃,把一些地区不断拆分,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策略,为后来世界的动荡埋下了伏笔,后来不对挑逗,埋下仇恨的种子,印巴等分治,南北朝鲜对立都是埋下仇恨种子的行为,这种策略本质上就是杀人,实践证明,南北朝鲜朝鲜之间的冲突与战争,让半岛人民丧生上百万,中国也受连带,献出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当今世界的需要解决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任务很多,不外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这两个关系说到底、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世界就会变得清朗而和谐,在迈向人类一体化的进程中,如果不能解决这个的问题,人类将会迎来灾难。
中国将成为大同世界的设计者担当者和推行者
中国是未来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人类和谐发展智慧方案的提供者,也是未来社会,即大同方案的推行者,在这方面,中国有无比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世界上文化从未中断的地方,具有通古达今的条件,再加上近代以来具有大同精神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加一个中国领导人的国际眼光与行为,中国是人类未来的一样。
山东是未来人类社会大同信仰的渊薮
山东是人类未来大同世界信仰的原产地,成长地和发展壮大地。大同思想的最初渊源来东夷思想,以继承周思想为主要职志的孔子就出生在山东,历代先贤,山东独居一半。泰山为中华神山,是历代帝王封禅之地,是人神沟通之处,是中华道教的起源地,具有一定意义的大同思想经过儒家提倡自古到今长胜不衰,山东又是经济发达、人文熙洽之地,在迈向人类未来的征途中一定会迸发出灿烂的光辉。
大同教信仰实现的路径1:通过宗族信仰的形式追溯到黄帝时代,把人们带回上古时代。宣扬三皇五帝时代的好人好事,宣扬黄上帝。
世界上的有80亿人口,有70亿人信教,有十亿人不信教,这十亿人全在中国。这十亿人既不信教,也不信共产主义,以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就行在中国的各大宗教所争夺,再重建中国的大同教,中国的信仰发生重大变化,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
中国对宗教的信仰还有多远的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这种宗教信仰的缺失,来源于中国大同教过早的瓦解和分崩离析。中国人不是不需要宗教,而是频繁不断的王朝变幻以及宗教建设的迟后,导致中国人宗教意识很薄弱和淡化。加之,统一的国家宗教的缺位,导致一些歪门邪道的小的宗教不断出现,不断挑战王权,成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先导,以致历代王朝大都对宗教采取敌对态度。
由于中国统一的国家宗教的缺位,一些西方的宗教不断染指和占领中国,从西汉末年的传入中国的佛教,染指中国,不断变化,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攀附到中国肌体上,到唐宋时期,结出了混血的禅宗等八大宗派。从唐代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也分出一杯羹,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这期间,诞生于华夏大地的道教继承了中国魂——大同教的道的精神,创建了道教,但是,其歪曲了大同教的大道,成为一种养生、追求长生不老的民间宗教,导致其影响力不大,在外教的入侵下,缕缕丧失,蜷缩不少。到目前,道教的实力还是远远低于佛教。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的列强的入侵,西方宗教不断变本加厉,涌入中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清末民初,全国各地爆发的“反洋教运动”实际是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文化侵略的斗争,尽管可歌可泣,一定程度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入侵,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人的精神领地不断失守。佛教寺院遍布大江南北,占据好山好水,基督教走近乡村,成为老百姓的精神信仰。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却在历次的批斗和运动中被打倒、被削弱,加之道教的软弱,中华民族到了精神危亡的时刻。中华民族没有维系民族精神的信仰,早晚都要出事。中国到了需要找回历史宗教信仰的时候了。
中国人要找回宗教信仰,道路异常艰辛,阻力无比强大。
从学术的宗教研究到全社会的宗教认可,再到全社会的宗教重塑,任重而道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立学科意义上的、不是附属在其他学科中的宗教研究,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左右才出现。
如果说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精神的一种体现的话,那么学术意义的宗教研究就不仅观察人类学术知识增长与否的问题,而且更关涉人类的思想精神是否被理解的问题,因而分析中国宗教学科的兴起可以促进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提高,促进广大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的觉醒;对第二个阶段提升全中国人的对宗教的认可度将起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中国上古时代的大同思想,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重新恢复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建立大同教至关重要。
中国人对宗教的误解很深。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的动乱,人们都从现实的利益出发,把宗教信仰抛在了一边。对上帝的信仰变得不重要。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看得更重,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东汉时期的王冲把所谓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扩充。在中国历史上就形成了一批以现实需求为目标,从现实利益来出发的行为,以致后来很多的民众否认上帝的存在。中国进入了近代以来,宗教信仰为现实追求利益的无宗教时代,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又受到马克思主义等非信奉宗教的理论,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宗教的不理解。特别是清末民初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西方宗教起到侵略中国先锋的作用,中国人民在反洋教斗争中对宗教产生了极大的厌恶和反感。建国以后,我国普遍把宗教看成了封建的迷信。不提倡群众信教,但是广大的群众为寻找精神的信仰,有许多基督教的信仰者,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全国统一的宗教信仰,这也为外国宗教的介入提供了空间。中国确实到了需要重新建设塑造自己国家宗教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