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这种观点是战国以后形成的,是用战国以后残酷斗争的现实去解释上古社会的一种说法,特别是法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误解。这种误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清末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 对尧舜禅让的美谈愈加怀疑。1936年顾颉刚先生作长文《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 用他疑古派的眼光, 考定“禅让传说是墨家为了宣传他们的主义而造出来的”,提出了“禅让伪造说” 。但唐后大多数学者依旧相信尧舜禅让为真,现当代学者更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 仍持“禅让实有说”。如郭沫若以唯物史观考察, 谓此反映的是部落联盟之民主选举制度;徐中舒等亦持是说;而王汉昌又进一步从对偶婚制之儿子从母族居加以解释。从社会学角度对“禅让制”进行了解说。蒙文通发挥《韩非子·说疑》“舜逼尧, 禹逼舜” 说, 谓尧之子曾与舜、舜之子曾与禹争过王位, 但诸侯不归其子而拥立舜、禹, 故传为禅让(《古史甄微》八《虞夏禅让》)。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