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图文热点

河北滦州朱氏祖籍滕县考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3/01/10 18:12:33 浏览量:1944

4.jpg

 河北滦州朱氏,即榛子镇通达二公后裔,吾族在迁徙过程中因屡遭兵变谱牒遗失,致使后代不知道祖籍地是何处,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然而,族人始终不断寻根问祖,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对祖籍地进行了探索,其中朱志超的“滕县说”鲜为人知。

 笔者多年来一直研究家谱资料,寻找先祖通达二公祖籍地,近几年和山东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朱广平会长多次交流,和枣庄市邾国文化研究会朱茂枝副会长交流,寻访本族家人,发现新的证据。结合枣庄市相关信息,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滦州朱氏通达二公祖籍地在滕县(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朱庄村)!

  一、祖籍地的名称与方位,两地记载、传说一致 

  滦州朱氏祖籍地在滕县枣林居峄阳朱庄。明永乐二年通、达二公及家人随成祖北迁。

  族人志超公在民国二十二年《重修朱氏家谱•序》中第一次提到了“吾族为山东兖州府滕县旧派,系出峄阳文公嫡派,邹国裔也”,家谱序中也写道:“子孙避难去邑为朱,迁居滕国即今滕县枣林居枣也…”为此事笔者多次和朱广平会长交流,他曾云:“滕州旧派就是朱氏最古老的堂号折槛堂,而冯庄朱氏很早就居住在此,他们的堂号是折槛堂,目前该村人口一万多。据统计,居住在枣庄市境内的冯庄朱氏占枣庄市朱氏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朱广平会长在《朱通朱达二公的故乡在滕县略考》写道:“滕州市南面的冯庄村,因朱氏居住时间长,族大人众,故坟墓也多,坟地都长满树,分别为枣林,槲木林,杨树林。枣林是最早的林地......听冯庄的族人讲,旧时冯庄村也曾称过枣林庄或枣林地。”故冯庄有枣林居之称。

    二零二一年十月笔者在天津宁河朱砚田家乡西双庄,发现一部达公支民国二十七年《重修朱氏家谱》,朱砚田在序中写道“我朱氏祖世居山东兖州府滕县东南六十里枣林居…”,这是关于通达二公祖籍

地新的发现,并在第一时间推荐给朱广平会长。在此之前,朱广平会长在《枣庄市朱氏通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峄阳朱庄(折槛堂)朱氏概况》。笔者看见这篇文章后,联想到文中的“峄阳朱庄”是否和朱砚田《序》提到的“滕县东南六十里…”是同一个地方?将这个想法,和朱广平会长进行了交流。朱广平会长带着这个疑问,并受笔者委托,联系朱茂枝副会长,两位不辞辛苦,复临峄阳朱庄(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朱庄村)考察,古稀族人朱茂枝云:“祖传,明永乐初,通达二公父母随冯庄老三支族人由晋洪洞县返回峄阳朱庄,仙逝后葬在村西约二百米处。位于朱庄朱氏老林西北,距三、四百米。因无主,文革时期被毁。又闻明永乐二年,通达二公北上,不知去何处。”朱广平会长在《峄阳朱庄(折槛堂)朱氏概况》一文中叙述:“峄阳朱庄,今薛城区周营镇朱庄村......朱庄朱氏族人是滕州冯庄朱氏的分支。”为此事笔者也和朱茂枝副会长请教过,他曾口述:“这个滕县东南六十里就是指他们朱庄村,也称峄阳朱庄(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朱庄村),过去的里大,有大十八之说,一里相当于现在的一里多。他们村过去也归滕县,距滕州市不足九十里,是冯庄分支,也有枣林居之称。”

    二零二一年冬,受笔者邀请朱广平和朱茂枝两位宗亲首次跨省来唐访问,朱茂枝宗亲和在场的族人代表介绍:通达二公之父葬在峄阳朱庄,及通达二公明永乐二年又迁离此邑。这些事情和朱广平会长叙述的一致。由此推断,民国二十七达公支谱序与峄阳朱庄至滕县方向,距离,村名皆一致。

5.jpg

二、通达二公与其父母的名字,两地记载与传说一致

族内也证实通达二公之父为滕阳公配鲁氏葬在滕县峄阳朱庄,先祖通达二公明永乐二年随成祖北迁滦州。

    关于吾族祖籍地之事,笔者和朱志超侄子朱述信也多次交流过,朱述信曾说过他三大伯志超公在编写好民国二十二年家族合谱后,又回到山东济南工作单位,和朱砚田去峄阳朱庄,曾见到通达二公之父的坟瑩及墓碑,碑上刻着“滕阳公配鲁氏”的字。

   至今在天津宝坻区朱述信侄子处,还保留着朱志超亲手绘制的达公支八门城派家堂一轴,先祖是滕阳公配鲁氏。本人在天津宁河西双庄也发现朱砚田绘制的民国二十四年家堂一轴,和八门城派家堂相同。这是当年朱志超和朱砚田亲自在滕县峄阳朱庄考证的事实,朱述信族亲年近八十,是人民教师,在家族中很有威望,他的话是可信的,况且有家堂为证。

    关于明永乐二年北迁滦州榛子镇,吾族很多谱牒有明确记载,民国二年谱载:“永乐二年安置北平入滦州榛子镇康庄屯四甲为民。”民国二十二年谱载:“永乐初我先祖胞通达二公由南北迁初至榛子镇东五里小寨庄…”民国二十七年谱载:“先祖通达二公随成祖北迁永乐二年遵徙富民实北京之例安入滦州籍康庄屯四甲为民。”

    关于族人志超公怎样发现滦州朱氏祖籍地的,朱广平会长曾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朱志超和朱砚田二公当年是怎样找到峄阳朱庄这个地方的、这地方是否有族人和朱志超可以联系、还是族内留下传说,在滕县峄阳朱庄留下一支族人居住在此?据朱茂枝宗亲口述,当年通达二公只在此邑停留一年,这样短的时间,是不好留下足迹的,可能朱滕阳曾有兄弟留在滕县,朱志超通过这支族人找到祖籍地的。

朱广平会长在《古沛折槛堂朱氏四房考究》一文曾写道:“大明王朝在移民时制订的条令中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还有同姓同宗不能迁到一地,全家人有走的,也有留下的,亲兄弟更不能迁到一块,否则会受到严厉制裁。”笔者通过朱广平会长提供的这些资料分析,明永乐二年通达二公随成祖北迁,按大明王朝移民条令,不可能全家都走,可能是滕阳公的兄长或弟弟留下,居住在滕县峄阳朱庄附近,不然朱志超不会容易找到先祖通达二公祖籍地的。

由此可见,族内关于滕阳公葬峄阳朱庄,明永乐二年通达二公自峄阳朱庄北迁滦州的传说;历代谱载通达二公迁滦时间,以及家堂这些事情,朱广平、朱茂枝两位宗亲提供的资料,进一步在族内得到证实。

微信图片_20220503075649.jpg

    三、滦州朱氏的方言等,与滕县大多一致 

    从方言的角度可以证明,滦州朱氏后裔和滕州市有很多相同之处

朱广平会长在《朱通,朱达二公的故乡在滕县略考》一文,列举了很多方言类。诸如:谓人、味觉、颜色、物品、用具、植物、其它,诸如物谜、民间俚语、民间谚语、农事节气类、气象观天类、卫生保健类、家庭伦理类、勤俭节约类、搿(ge)亲处邻类、为人处事类、经商理财类、工匠艺人类、语言交流类等。

    以上部分方言经过笔者考证:滕县(今滕州)和滦州朱氏的方言一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考证结论:朱志超在民国二年家谱序提到的滕县旧派枣林居在滕县冯庄,朱砚田在民国二十七年家谱序提到的枣林居在老滕县峄阳朱庄,二者朱氏是一脉!进一步可以判断:滦州朱氏通达二公祖籍地在滕县峄阳朱庄(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朱庄村),其父滕阳公配鲁氏,明永乐二年通达二公随成祖北迁滦州榛子镇!

    族人苦苦寻亲问祖数百载,终有所成。

微信图片_20211216143613.jpg

    在此感谢朱广平和朱茂枝两位宗亲,感谢朱述信族亲提供资料。

    笔者学识才浅,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枣庄市朱氏通志》:朱广平主编。

    《重修朱氏家谱》:民国二十二年滦州朱氏通达二公后裔阖谱,朱志超主编。

    《重修朱氏家谱》:民国二十七年达公后裔阖谱,朱砚田主编。

    《民国二十四年达公后裔家堂》:朱砚田绘制。

    《序言》:朱广平为滦州朱氏族谱所作序。

     二零二三年元月

 滦州朱氏通达二公后裔十九世:朱子明

(作者系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滦州朱氏重修族谱发起人)

(信息来源:朱子明)

中华朱氏网

2023年1月10日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