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建国后依次隶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先驻北海市后驻钦州镇)、广西省钦州专区(治所在钦州镇和廉州镇)、广东省合浦专区(治所在廉州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地区(治所在钦州镇),1994年,设置钦州市 ,位于中国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海之滨,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的中心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全市陆地总面积10897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钦州市常住人口为3302238人。
钦州市汉初(前206—前111年),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合浦县地,汉族与壮族是钦州的世居民族 。钦州市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节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拥有深水海港亦是国家保税港的钦州港。 南钦高速铁路作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构成了中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钦州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市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辖2县2区(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设有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有海外华侨同胞38万人,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钦州市旅游景区有30多处,4A级景区多处。是中国大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
钦州市区(钦北区、钦南区)朱氏 钦州市区朱姓有4大支系始迁祖(包括分迁祖共11 个),分别散居在9个乡镇和一个农场,现有人口共计14854人(男7500多人)。 其中:
一、钦北区新棠镇朱氏始迁祖德士公(以上祖考名字不详),原籍福建汀州珠玑街瓦子村。生三子:长珠熙(号佛响),次珀熙,三玑熙。明末清初时因清皇朝宣告诛灭我朱姓族人,公全家五口外逃避难,经广东潮汕、佛山至罗定思村停留,王氏途中病逝,顺治四年(1647)全家被清兵冲散,几经周折,奔至广西邕宁西江岸那默村寄宿,公因年老多病,卒于该村,后葬于良庆村那亚岭。斯治十八年(1661)社会动乱,兄弟二人为避难谋生各奔一方。珠熙由那默淡村迁灵山首龙村创业。珀熙之子连飞奔广东,再转回广西,后裔迁邕宁兴隆村(后改名福建村)定居。玑熙迁宾阳五塘、七塘。生二子:怀思后裔迁贵州;怀惠后裔坚持在玉垌村看守始祖墓。自德士公至今已传22代,三大房后裔大部分散居在钦州、南宁地区,现在人口约一万余人。历代人才辈出,人丁兴旺。
二、博白县始祖洪珍公支系:那彭镇周屋村始迁祖明贵公系洪珍公5代孙, 由博白东平迁入钦州龙眼坪生二子:显荣、显华。显荣公迁那律,再定居周屋, 生仕进,仕进生朱绅,绅公生三子:希玮公住那镇殿艮村,现有人口 819人(男 491人),希现公住那思镇顶塘村,现有人口 147人(男75人),希瓒公后裔住那彭镇周屋等21个自然村,至今已传21代,现有人口 1491人(男824人);洪珍公12代孙德公住康熙岭镇朱屋村,现有人口 147人(男75人);明贵公次子显华公迁沙埠镇平民渡小坪,现有人口 141人(男74人)。还有迁钦北区新棠镇那罗朱屋村的明贵公后裔,现有1062人,以种荔枝闻名。另外,钦南区明贵公(A) 裔现住台湾省有30多人。现有大学生8人,硕士 4人,校级军官3人,工程师1人。
三、博白始祖洪琛公支系;黄屋镇料头村始迁祖定彩公,系洪琛公11代孙, 合浦香山万源公9世孙,从香山迁入,现有人口 340人(男103人)。(历代文化、 政治统计入博白县洪琛公支系)。
四、明太祖朱元璋公支系:钦南区丽光华侨农场山儿冲始迁祖万昌公,妣黄氏,系元璋公后裔,泰昌王室谭氏所生之子。谭氏于明末清初,携儿女逃难到灵山县武利练山儿冲定居(今属钦州市丽光华侨农场山儿冲村),至今已传12代,后裔散居于钦州、龙州、崇左等市县。现住山儿冲村248人(男138人),住葛麻麓村有225人(男123人),迁那丽镇亚沟村有113人(男66人)。
五、大寺镇那前太平庄村始迁祖腾伟、腾璋二公,原籍广东梅县隆文镇苏田村。是苏田开基祖千四公的16代孙,考亭始祖文公26代孙。于清道光年间奉旨署太平、泗城、横州、宣化等县任职,后定居在钦州大寺镇。至今已传8代,现有人口 81人(男48人)。
本市朱氏历代文化、政治状况:清代有武状元1人,举人2人,贡监生8人,廩生3人,五品官职8人,八品5人,蓝翎千总2人,县丞署5人,统带人1人, 文武秀才11人。民国时期有团级11人、营级1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留学生1 人,硕士1人,高中、中专生68人,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 26人,团处级31人,科局级48人。
灵山县朱氏 灵山县朱姓有23个始迁祖,现共有人口 6074人(男3111人),分别散居在平山、丰罗、三海、烟敦、那隆、文利、武利、伯劳、三隆、陆层、旧州、沙坪等12个镇24 个行政村、屯。他们的始祖都是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各县。其中:
1.德仕公由福建省汀州府瓦子巷迁入广西,传至八代嘉升公迁入灵山沙坪 镇金科村定居,至今已传10代,现有人口 457人(男229人),现有高中、中专生 12人。
2.由广东迁入8个始迁祖:①奕祥公由广东平远县平山福田村迁入,远祖万十七郎,至今已传10代,现有268人(男136人);②万俊公由广东某地迁入,远祖珍公,至今已传10代,现有537人(男273人);③德贵公由广东顺德迁入,远祖不详,至今已传10代,现有8人(男4人);④万昌公、贵珍公、贵奇公、恒廉公、琰琨公从广东高州府迁入,现有2026人(男1003人)。其中,万昌公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入武利镇,是灵山朱姓最早迁入的一支,现已传19代,有1507人(男773人)。清代有监生1人,现有团处级3人。
3.朱子后裔:①洪珍公支系有振明公、朱宣公、翠照公、德怡公、万清公 五人;②洪琛公支系有日升公、文盛公、荣宗公、文明公、邦练公、邦栋公六人; ③洪芳公支系有肖山公等由博白县、合浦、浦北迁入,共有人口 3410人(男1744 人)。其中,洪珍公六世孙振明公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博白旺茂八郎迁入,至今已传15代,现有1130人(男565人)。现有大学生13人。
4.道通公(以上不详)由贵港市朴良村迁入,至今已传10代,现有153人 (男91人)当代有高中、中专生3人。
全县朱姓清代有监生2人;民国时期有科级1人;新中国成立至今有留学生 1人,研究生1人,大学生32人,高中、中专生12人,团处级5人,高级职称 2人。
浦北县朱氏 浦北县朱氏各支系源流世系材料均分别载入博白县始祖洪珍公、洪琛公、尊荣公、广东化州市珩公,陆川县惟宽公源流世系内。又寨圩镇平阳等8个村(屯)有靖江王守谦公第8代孙邦贤公后裔聚居在这里,现有人口 1610人。计全县有20个分迁祖,散居在8个乡镇内16个村屯,现共有人口 2799人,其中男1688人。
(信息来源:网络,2022年4月9日18:51:35)
请熟悉情况的朱氏宗亲补充完善,联系微信:19819884266.
朱菊清(1923~1945)系浦北县大成乡北村人。乡亲叫他阿八。自小先在东馆小学就读,后高小毕业于张黄中心小学。他聪颖好学,成绩优秀,喜爱文艺。
1937年暑假期间,他与哥哥朱澜清一起在东馆小学开办民众识字班,并宣传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张。1938年秋考上了廉州中学,但是,为了追求光明,毅然放弃学业,在家乡参加革命活动,先在甘子根小学为外出活动的老师(地下党员)代课。1939年秋,由张世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合灵地区地下党组织骨干。翌年6月,参加了白石水武装斗争,任白石水武装大队常备中队的文化教员。1941年底,转到合浦公馆盐田工作,组织当地青年自筹费用,编印课本,办起了夜校,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发动青少年成立禁, 会。1943年秋,又转到灵山双端塘小学教书,化名姚余盛,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45年2日, 受灵山领导人陈铭金派遣前往白石水联系工作,在返途中,被保安队在新圩平王村逮捕。后被杀害于燕子岭,时年22岁。
- THE END -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