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朱氏

图文热点

湖南省朱氏家族派语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者: zhzhus001| 2019/12/22 19:55:49 浏览量:6246

(一)湖南省朱氏家族派语

1、武陵朱氏公派派语

一、祖源 武陵朱氏是居住在武陵山脉地区湘西北和鄂西南边境26个朱氏家族的总称。上世纪30年代,由三里朱氏朱际凯、辰宗朱氏朱奎仲二人牵头,组织慈利、桃源二县12个朱氏家族联合续谱,并制订公派派语60字。70年后,2001年,由三甲朱氏朱桂林牵头,发动湘鄂边境10县市26个家族联合续谱,并决定编修联宗族谱,在公议为联宗族谱定名时,一致决议定为《武陵朱氏联宗族谱》,此地区朱氏总称为武陵朱氏。同时根据族众的建议,对原订派语进行了修订,又新增派语60字,共120字。凡我武陵朱氏的后辈,都可以取用,但也可以按各自的本族派语取名。

二、人口 20万人

三、族谱:武陵朱氏联宗族谱 主编 朱桂林

四、派语:前60

先祖常有言 德行士之基 伦敦可及远 安定乃其宜 心忠才愈良 法立民用持

本治克永保 功业启还时 族大宗必强 子贤家以维 文明礼志诚 万代自仁慈

60字:

继承孝悌信 守义振堂兴 敬爱利庶学 宽宏身正清 翰墨创盛世 尚武造群英

春光照林茂 昆玉序显登 惠君秉连动 科技经上升 沛国裔繁广 神州秀满庭

一甲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添福、朱添富,是慈利开基始祖朱瑾公的六世孙,延寿公之孙,子芳公之子。祖居慈利县金岩乡金盆村(古茅岗一甲属地),后称一甲朱氏。

二、人口:上届老谱上谱人数10241人,本届上谱人数18000人,健在约8000人。

三、派语:初良孟延子 添仕均万永 显吉真(迋)廷(良)国(朝)

文(登)宗(文)开(学)希(光)奇(先)

自(业)有(思)昌(维)明(训)治(言)

慈(诗)和(书)高(传)大(家)成(久)

道学启圣化 定存超世英 克振芳辉德

长召万载荣 周商衣冠美 皇朝宪守清

四、族谱:慈利朱氏一甲族谱 主编:朱法桂

——————

注:文(登)括号内的派字与括号前面的派字同辈,下同。

三甲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添锡,是慈利开基祖朱瑾公之六世孙,延寿公之孙,子文公四子。世居湖南省慈利县金岩乡北坪(今金盆村)。

二、人口:上谱人数16849,已故人数10431,在世人数6388

三、派语:

大房:初良孟延子 添仕均万永 显仁世文宗 登嗣必赤德

发(临)祥(南)启(福)慈方 休声际会昌 本支蕃盛代 朝廷沛泽长

家训咸敬守 荣华定辉煌 有道族元贵 举观上之光

二房:初良孟延子 添仕必存永 伏祖单大正 启登运文赤

德绍(临)有(南)福(启)慈方 休声际会昌 本支蕃盛代

朝廷沛泽长 家训咸敬守 荣华定辉煌 有道族元贵 举观上之光

三房:初良孟延子 添仕均万永 显仁世文宗 登嗣必赤德

发(临)祥(南)启慈方 休声际会昌 本支蕃盛代 朝廷沛泽长

家训咸敬守 荣华定辉煌 有道族元贵 举观上之光

四房:初良孟延子 添仕均万永 显仁世(伯)文(万)宗(崇)

登(印)嗣必赤(宏)道(熙) 临(绍)有(正)福(启)慈(先)方休声际会昌 本支蕃盛代 朝廷沛泽长 家训咸敬守

荣华定辉煌有道族元贵举观上之光

四、族谱:《三甲朱氏族谱》上、下册 编:朱桂林

注:三甲原为地名,是南宋到民国时期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如现在的乡村居民小组一样,后演变为家族派别名称。

五甲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添钦是慈利朱氏开基祖朱瑾公的六世孙延寿公之孙,子文公次子。

二、派语:初良孟延子 添仕单永高 大朝(空)冠(兴)再(邦)可

文明国希以 学(金)安(发)祥启慈 方绪承先哲业

绍紫阳诗书 后兰桂腾芳

三、族谱:《五甲朱氏族谱》(一卷本) 编:朱方晰

注:凡逢字,就没有派字,只取一字的单名,如朱德

六甲朱氏派语

一、 祖源:始祖朱添济是慈利县开基祖瑾公六世孙,延寿公之孙,子贵公之子。原为七甲,后由闻通公改为六甲。

二、人口分布:慈桃二县现有人口5100余人。

三、派语:初良孟延子 添必闻景以 仲文单淮世 应之熙永正

国太德明光 自大仁广安 宅长学师绍 先智体然惠

万邦贤能宗 道义礼让迪 祯祥彩凤金 山跃衣冠步

五、族谱:《四修六甲族谱》 编:朱立训

八甲朱氏派语

一、 祖源:始祖朱添铭是慈利开基祖朱瑾公六世孙,延寿公之孙,子文公之子。

二、人口:84人,现居慈利县金岩乡落凤村。

三、派语:初良孟延子 添仕善官源 仁德彦文天 春恩一喜昌

盛绍裔远选 熙学傅衍先 本支蕃盛代 朝廷沛泽长

家训咸敬守 荣华定辉煌 有道族元贵 举观上之光

四、族谱:谱名:《八甲朱氏族谱》主 编:朱桂林

与三甲朱氏联合修谱,另立门户,独立成谱,丁名载于下册。

九甲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添秉是慈利开基祖朱瑾公六世孙,延福公之孙,子玉公次子。

二、人口:上谱人数:6430,在世人数:3750

三、派语:初良孟延子 添仕希祖悦 景绍庭可守 长邦有道世

上洪熙永正 家学傅衍先 师厚德广福 敬修立基明

昭文治万年 于斯宽宏大 量湘秀满堂 栋梁保太平

四、族谱:《慈利九甲朱氏族谱》(两卷本)主 编:朱春化

十甲朱氏派语

一、 祖源:始祖朱添从、朱添祥是慈利开基始祖有朱瑾公六世孙,延福之孙子清之子。世居茅岗十甲地,人称十甲朱氏。

二、派语 初良孟延子 添仕单祖永 书真单廷世 高宗秉单以

学承先序登 朝应选继起 休昌家敦孝 弟国庆瑞祥

义礼廉贞道 德文章和声 明盛恩泽孔 长天钟俊彦

三、族谱:《十甲朱氏族谱》主 编:朱应月

三里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珪,行初八,是江西婺源始祖俨环公第十三世孙,梦云公三子,瑾公胞弟。南宋理宗绍定年间与兄同举进士;淳佑三年任湖南省慈姑州牧,后升任常德知府等职。任职届满后,因金兵南侵不能归里,遂留居慈利,创家立业,单传五代,生思济公。思济公于元末参加朱元璋的义军,初封知寨,为杨璟部下副将。明洪武三年,慈利宣抚使覃垕举兵反叛。思济公因平叛有功,被太祖朱元璋封为谷用大元帅,赐以枋第,并奉命留镇湘西,控制峒蛮。思济公奉皇命立牌枋,修帅府,屯兵九渡溪,划定三里方圆之地以内,为思济公兵马活动范围。乡民得知,相互传闻,家喻户晓,三里朱氏由此得名。思济公生四子:添麒、添麟、添纪、添寿,长子添麒替父镇守边关云南,至今情况不明。

二、人口:18578人。

三、派语:初世孟应正 思添单伯(单)吉(伯)

文(本)大希(贞)朝(良)之(邦)

国(有)永(先)声邵迪 咸际纯熙允 敷常宪克敦 典彝若斯愈

蕃惟是恒孳 昌盛继述福 介以时志事 绵禄寿禧增 子孙万代传

四、族谱:《三里朱氏族谱》 编:首 卷:朱宜之 房:朱熙正

寿 房:朱德金 房:朱法牧

慈利凤阳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万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之长子。崇祯皇帝与皇后周氏、贵妃田氏共生七子六女,有四子夭折,只剩三子:长子朱慈烺,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生,三月立为太子,大顺军攻破北京时被俘,封为宋王,时年十六岁;三子朱慈炯,生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封为定王,北京沦陷时14岁;四子朱慈炤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生,封为永王。

公元16443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三位皇子被俘。之后,李自成便挟持三位皇子和吴三桂的父亲吴穰,率军去山海关招抚明朝总兵吴三桂。当吴三桂得知总兵府被大顺军查封,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海霸占后,便一气之下,引清军入关,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军败,逃回北京,匆忙登基称帝,次日,又挟持三位皇子仓皇南逃。当逃到湘北慈利时,三位皇子便在慈利朱氏族人的帮助下,乘机脱险,在县城东郊(今零阳镇双安村)隐居下来。为免遭杀身之祸,三人改换名字,慈烺改万纪、慈炯改万顺,慈炤改万伦。康熙初年,朱万伦举家迁徙湖北省宣恩县沙道镇栏杆坪村,万顺去向不明,万纪留居原地至今,自称凤阳朱氏。

二、 人口分布:1500人,主要分布于湖北宣恩沙道镇和慈利零阳镇。

三、派语:初世元棣高 瞻祁见佑厚 载翊常由慈(万)

万国胜文宏 大廷佐显名 德茂家必达 勤修功业成

忠厚传先序 孝友育贤英 克迪宗泽源 永远恕复荣

四、族谱:《朱氏族谱》 编:朱佳林


邵阳邵陵朱氏派语(见谱图)

慈利辰宗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迁祖朱世禄与肖氏婆婆,原居辰州府沅陵县六都江堰铺市毛家滩罗坪,共生八子。早年,夫妻共商兴业大计,谋划远离旧地出山之策;可是世禄公壮志未酬身先去;但肖氏婆婆宏志不改,决意东迁;遂于康熙十九年(1680)、二十年,除留下长子、六子外,率其余六子迁来慈利县郊区(今零阳镇万福村),因由辰州迁来,人称辰宗朱氏。

二、人口:3000余人

三、派语:龙虎风云会,富贵光裕宽,原存祖德远,洪福自天永,廷朝太世启,文元必宗之,经纶锦学业,家远际昌亨,开国贤良盛,安邦显大明,承先思继序, 传述有书声。

四、族谱:《辰宗朱氏族谱》(上、下卷)主 编:朱学文

慈利安福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义,原名郭信,江西省饶州(今波阳县)人,公元13557月,投诚朱元璋的义军,协助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在攻克安庆、九江等战役中战功显赫。1364年,朱元璋禾称吴王,1367年,吴王授郭信大河卫信校尉管军百户。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国号明,改元洪武。洪武元年,太祖特恩赐郭信姓朱名义,从此,朱义之后以朱为姓,代代相传。

义公第十二代孙朱朝瑜,生四子:长子文昌、次子文武,均居安福,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由安福迁慈利六都覃垕寨(今慈利县零阳镇天星村),同时,八世祖朱世庆后裔朱嘉华亦于清末迁居慈利。

二、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于湖南桑植、和临澧,在慈利人口约2300人。

三、派语:琎纪圃吁世 廷维国朝昌 嘉延宗自应 金玉远传芳

德修恢祖泽 学道焕文光 丕振声名大 继承定发祥

仁恩先兆瑞 书理永生香 孝友敦伦广 荣华福寿康

典则贻谋久 兴隆守业长 绍绪征吉象 本立庆元良

四、族谱:《安福祖慈利朱氏支系家谱》 编:朱玉振

慈利龙潭湾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维凤,祖籍安福(今湖南省临澧县),为谋生计,三百多年前,三兄弟(维龙、维凤、维虎)吃过年夜饭后,各挑一担笆篓,出门谋生。朱维凤来到慈利县龙潭湾安家,至今已繁衍13代。2000年因修建江垭水库,大部分人户都移民外乡镇,只有少数人户留居原地。该支族人本是安福朱氏,只因外迁时间太久,一时无法查证,没有加入清谱,当查明后,安福谱书已经完成,只好另起炉灶。

二、人口:1000多人,

三派语:维世有哲玉 君泽茂昭远 知止永清香

家定安国邦 勤俭洪作福 辑瑞锡迪光

一、 族谱:《龙潭湾朱氏族谱》 编:朱桂林

慈利湘乡朱氏派语

一、祖源:湘乡朱氏祖籍长沙府湘乡县三十三都,由朱郗政迁居慈利县。朱政郗由干塘冲迁居慈邑会子峪,后迁居宜冲桥。

二、派语:大成中有庆 万子得其芳 福寿广文定 延昌正兴基,太原珪彦仕 梦应世郗公 必为天仲志 汉国圣朝隆,先祖增光德 贤达代嗣新 家邦杨显业 宇宙乐升平,所信承前辉 湘溪务归籍 人道永钦宗 鉴观昭上纪

四、族谱:与三甲朱氏联宗,独立成篇,

五、谱名《湘乡朱氏族谱》主编:朱桂林

丁名在《三甲朱氏》下册。

桃源花源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文安公是江西婺源茶院俨环公第十二代孙梦仙公的后裔,由明代初期因钟爱桃源风光之胜,由江西穆湖迁来湖南桃源县沙坪镇落户。

二、人口分布:人口3000,分布于桃源沙坪镇、寺坪乡、芦花潭乡、郑乙乡、杨溪桥乡,常德市鼎城区,云南省等地。

三、派语:文必水世草嘉祚玉序系 之木永联庆 际会克昌嗣,孝友正一家 学修敦高志 德成名以隆 道立才可式,鼎兴明礼义 遵守先人业 丕振耀照穆 蔚起强祖国,诒谋贤声远 忠良裕后长 宝贵亿万代 毓秀发祥光

四、 族普:《朱氏家谱》主 编:朱兆民

 

慈利龙潭河树茏朱氏派语

一祖源:树茏朱氏始祖朱景二,是慈利奠基始祖朱瑾的九世孙,朱添济之重孙,世居大庒界老屋场(今龙潭河镇铁树潭村),因此地树高林密,族人自称树茏朱氏。树茏朱氏,原为七甲,后经闻通公改为六甲,因六甲朱氏续谱时,这一支人祖源不清,而未将人丁载入六甲族谱;后与三甲朱氏联宗修谱,人丁载入三甲谱中。

二、人口: 324

三、派语: 初良孟延子 添必闻景泰 邦荣可时登 先仕志步大

宗功祖德永 远传芳铭化 仁于忠贞纯 孝昭义烈礼,学硕禹申仰 止金玉锦秀 明书香懿万 思年光家史

四、族谱:与三甲朱氏联宗修谱,在《三甲朱氏族谱》中分支,独立成篇。

谱名:《龙潭河树茏朱氏族谱》 编:朱桂林

慈利插旗山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良正,祖籍不详,明末清初逃难到湖南省慈利县三都(今朝阳乡)孟家桥葛藤湾居住;二世祖朱应成后迁到二都林家岗居住;三世祖朱先魁再迁二都岗插旗山团堡,定居至今。

二、派语:良应士先芝 光大启盛世 忠孝绍祖武 文章尚得志

桃源县双溪口朱氏派语

一、祖源:双溪口朱氏是江西婺源始祖茶院公之后裔:俨环之十世孙惠善,妻陶氏生四子:祥温、学温、最温、全温。祥温妻林氏生三子:梦仙、梦龙、梦炎。双溪口朱氏是梦仙之后,于明朝时期迁往桃源的共有两支:一支是辅贤公、期鼎公叔侄子二人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秋,奉命由江西丰城参加湘西平叛,将家属安置到桃源雅儒峪,战后因功期鼎公荣升御前侍卫大总戎,辅贤公任慈利县令。二人直到告老荣归,安度晚年。第二支是辅圣之孙,期臣公之子:广公、坎公为避流寇之难,携家眷迁徙湖南,定居桃源芳草坪(今双溪口)。

二、人口:4800人,

三、派语:唐汉允仕新 太(和)文仲叔可 天孔辅期广 大自世之士

单述光志耀(文) 宗(丕)广(朝)扬(廷)克(善)绍(行)

书(必)香(先)大(正)兴(名)仁

让(义)永(率)安(祖)家(安)邦(富)

修(尊)德(荣)崇(国)善(强)定(民)

兆(康)荣(万)昌(代)英(昌)贤(盛) 继起万代洪芳

四、族谱:《朱氏族谱》 编:朱丕尧

石门、龙山三才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学文、朱学武,乾隆年间生人,乾隆晚期由湖南石门县迁往龙山县细沙坪(今甘溪乡)扶朝溪村落户。三才,即天地人。三才朱氏是三里朱氏的分支。

二、人口:180人。

三、派语:天星尚朝启 崇单学就昌 祖传德泽成 一本大有章 时亨玉生秀

家声远振香 翠柏高超久 荣兰发达长 公廷隆选举 志士表忠良

四、族谱:谱 名:《朱氏汇源族谱》 编:朱德兴

张家界永定区后坪朱氏派语

一、祖源 张家界市永定区后坪朱氏,祖籍江西抚州府监川县第四都永丰渡,后迁到湖南省永顺县塔卧乡八甲下塘坊土地居住。1840年由朱明泉迁来大庸县后坪十三都核沐溶,居住至今。

二。人口:2388

三、派语:千载宗斯远 紫阳德泽长 文章相继取 翰墨世流芳四、

保靖县大妥乡甘溪村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朱万龙以生小手工业产剪刀、剃刀为业,由安徽省先迁慈利县,再迁保靖县大妥乡甘溪村定居。其后人朱长金后调龙山任教师。

二、派语:国应万必定,正大光明长。家传载祖德,永远兆盛昌。

永顺县泾川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嫩太于清嘉庆初由辰溪县迁居永顺县城东正街。该族残存有清乾隆三十年所修《泾川朱氏族谱》一部,有婺源28世庠生朱炳作序云:冠之以泾川朱氏者,以六世祖中立公迁泾、阙里之派尚在徽婺也。”“中立公徽谱载名中孚,又名纬公。”“因官于淮,任途见泾之登丰乡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山明水秀,谓子曰:居此,后其昌乎。遂迁居之。

二、派语:天子本贤明 文武庆安平 益宗成大谱 永世能光荣

人才应会昌 有德发其祥 保定征元吉 传家愈引长

三族谱:《朱氏汇源族谱》主 朱德兴

永顺县城东正街朱氏派语

一、始祖嫩太公字绍云号诚声,乾隆三十四年(已亥)生,约于嘉庆初由辰溪迁至永顺县城东正街落户世居,繁衍生息。

二、派语:天子本贤明,文武庆安平,益宗成大谱,永世能光荣,

人才应会昌,有德发其祥,保定征元吉,传家愈引长。

永顺对山乡朱氏派语

一、1.始祖朱世麒生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十九日了时,何时迁来永顺不详,

2.大宰公于乾隆十八年由永顺塔卧二甲迁永顺梓棚,再迁对山。

二、派语:洪功朝上海,金正大明显,世允贤良盛,

定作邦之尊,继启光先绪,荣华万代兴。

永顺万民乡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朱之俊,从慈利县琵琶洲迁入万民乡,时间不详。

二、派语:之世尚万(文)光,明化大辉耀,门庭华国荣,祖卫首忠诚

永顺万民乡万民岗墟场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英灵由江西省虎州府临川县永丰渡与三兄弟一同迁出,一去湖北江口,去四川,英灵公落籍于永顺县万民乡万民岗墟场,袭紫阳堂,传衍世系。

二、派语:祖宗常思远,紫阳德泽长,人文从地起,遍第是流芳。

永顺麻岔乡麻岔村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占元祖籍江西省新开府火烧桥,康熙末年,三兄弟三分一大碗,各执其一,为尔后认证。传说一居老家,一去老司城,一去鲁纳坡。朱占元又由老司城迁居麻岔。

二、派语: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永顺石堤溪镇梓桐村、岩榨村朱氏派语

一、始祖:1.梓桐村始祖朱应焕,妻金氏、李氏 ,约于清初康熙年间由本县老司城迁入,小地名九官坪(今梓桐村)2.岩榨坪始祖朱之锋与朱之锦、朱之铣约于清乾隆年间迁入岩榨坪。

二、派语:应宗之士元,景星振国作,引常具芳焕儒文斯。

永顺勺哈乡墟场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宏泰祖籍江西瑞州府高晏县土桥,约于清乾隆中叶,迁入永顺府郡城经商并定居。

二、派语:万邦宏泰运,世德永维新,承宣扬国祚,继起振家声。

永顺龙家寨镇白岩村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文高,祖婆向氏,由江西迁入,年代失考。

二、派语:文元亨利贞。(以下接武陵朱氏公派派语,从字辈开始)。

永顺松柏乡马拉及溪河朱氏派语

一、始祖来源不详,人口:一九九八年时已80多人。

二、派语:祖良本光美。美字以下接武陵朱氏公派派语24

永顺药材公司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成德,原籍湖南省邵东县板桥区李家山朱家冲,兄弟四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抓壮丁入伍当兵,后在永顺离伍,即落户永顺。永顺解放后,他们参加永顺县药材公司工作。

二、派语:学成登大庭。

永顺鲁纳坡、漆河、卡柯、溶里朱氏派语

一、祖源 1.始祖朱干喜因战乱、水患而家道清贫,为生计,从事小炉业,偕妻携三子文道、文秀、文远,于清康熙中叶迁永顺县连桐乡鲁纳坡定居。2.始祖朱仁仕于清乾隆后期,从永顺鲁纳坡迁至抚志乡漆河村定居。3.始祖朱正光在清嘉庆年间随母丁氏由鲁纳坡迁至大坝乡溶里村定居。

二、派语:干文国仕,启应正元,承继先德,良善后昆,

功业广进,福寿多名,子嗣万代,永保忠贞。

永顺车坪马洞、对山、茶湖、巴烈坡、高坪乡朱氏派语:

一、祖源远祖正作公,祖婆宋氏,原居辰州沅陵县四都二十一里六甲板栗园,生三子:大宾、大宰、大官,于康熙五十五年率三子迁大庸县(今张家界永定区)。乾隆初三兄弟再迁永顺与桑植接壤的三岔湾。乾隆十八年,因与李姓争辩失和,三兄弟各寻住所,大宾公迁永顺县塔卧保二甲马洞;大官公迁湖北省利川,大宰公先迁永顺梓棚,不久再迁对山寨巴烈坡开基立业。

二、派语:朝念金存,元洪子思,太必通君,正大明显,

世永贤良,盛定作邦,之尊继启,光先绪荣,

发万代兴。

永顺王村镇白胜村朱家湾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祖朱万兴,由宝庆府武岗州亭桥梅子井迁入永顺县王村镇白胜村。

二、派语:承尊万世良盛定

郴州市桂阳县、临武县鼎兴堂朱氏三族修订辈分排行:鼎列金山峻咸和沛泽长;渊源崇宝训 , 集注肇前芳;诗书考亭耀 , 卓识存超凡;英豪淮右起 , 器宇表轩昂;建业知为首 , 吉事喜弘扬。此排行于一九九六年丙子年修订。(桂阳朱荣付提供资料)


衡阳篱泉朱氏(沛国堂,见谱图)

1.方康公房派语:

方科莲子正,永武世尚基。必廷言庆广,应天锡鸿禧。

续立班次:

昌期新运启,学序毓名贤。邦家盛权位,爵禄远绵延。

2.始祖(方康公)胞弟方泞公,字平泰,行四。由衡城迁徙外处未详。配颜氏。

3.乾元公房派语:

乾坤立承继,汉与楚光明。荣华思宗祖,德世代兴隆。

续立班次:

国正添奇才,文章锦绣开。

续立班次:昌期新运启,学序毓名贤。邦家盛权位,爵禄远绵延。

迁衡始祖乾元公,邑庠生,世家新安,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游学衡州钟鼓楼,赘于陈家城鼓楼下,遂为楼底朱氏(泉地朱氏)。

4.乾元公房,传至十六代德钦公、德铨公、德轩公兄弟迁居现金溪镇上峰泉地湾、改称泉地朱氏。德铨公成年后迁居耒阳雅江立业,遂称雅江朱氏,始祖朱德铨,字天锡,由衡西永福乡狮子桥迁入耒阳雅江上码头,人口已有1712人。(属于篱泉朱氏之泉地房,一九九五年篱泉朱氏合谱时未联系上,2012年已经合谱)

派语:

德贵佑本思,惟廷文向士,国家贞祥瑞,恩泽起俊英,忠信仁义立。

5.民国二十年,篱边、泉地三修族谱时,已从字辈起统一班行字辈。一九九五年篱边和泉地四修族谱,经议定统称为篱泉朱氏。

篱泉四修新编班次:

恩泽荫后嗣,功勋垂千秋。雄威惊宇宙,翰墨灿全球。

【朱昌盛供稿】


龙山慈口朱氏(见谱图)

一、祖源:朱美伯,湖北省通山县砂龙镇慈口人,抗日战争时期被抓壮丁入伍国民革命军,后于江西南昌离队,在南昌从事理发业。1949年随龙山一位教授到龙山,在民安镇北街落户,后娶妻成家定居。据《慈口沛国堂朱氏族谱》记载,朱美伯乃婺源朱氏之后。谱云:振公系古僚(瑰)公大世孙,我祖中孚公、望公由婺源迁来楚北兴国之慈口。慈口谱中详细载有从爱振公到美伯公的世系表。

二、派语:美璧钟澄,槐耀封锡,泮桂炳增,锦江彩焕,菱镜润精,煌堂镇汉,模烈载铭,治相燮理,镐洛彬烝。

龙山县老司城朱氏派语

一、祖源:始迁祖朱昭华,约在康熙年间由江西吉水县太平村,迁居湖南省龙山县老司城。据紫阳谱云:朱熹次子朱埜,朱埜次子朱铨,南宋时官居庐陵参佐,其子孙大多数世居吉安府、吉水等地,故老司城朱氏乃婺源之后,朱熹嫡传。

二、派语:昭朝廷子,光世泽长,远明星景,德佑启家。

龙山石羔乡、华塘乡朱氏派语:

一、1.始迁祖朱朝体于1950年入赘郭姓,由湖北金陵寨迁来龙山石羔乡郭家垅落户。2.始迁祖朱秀提为谋求更好的住所,于民国初迁入龙山县华塘乡华塘坝世居。

二、派语:华宏正大定,开秀安朝廷;首先流芳远,显达启贤能。

续派:耕读家之本,信义可立身;雄才济世运,厚泽重人伦;百业唯主敬,长庆秦和春。

龙山石牌乡桃园村罗家坡、猛西乡高峰村朱氏派语

一、始祖不详,由辰州迁入,

二、派语:辉尚荣大有,振世肇庭芳,易理承家学,功名世际昌

后续:派从澄水起,系日斜玉旁,金文传言字,之国佑升煌。

又续:玉年荣大光,振世肇庭芳,易理承家学,忠心顶汉梁。

龙山华塘乡螺丝滩及新城乡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明万于乾隆中叶领二子由湖北武昌府咸宁县八都十甲西北巷高寨子堡赵塘村迁来龙山,长子启红落业螺丝滩,次子启禹落户新城。

二、派语:老派:(单)文大福之应,腾启学光先继世昌。

后续:宗祖宏基永定,贤良作 述相传,本诗书为法守,立功德以安全,富贵克膺天眷,同庆意万斯年。

龙山华塘乡官渡口朱氏派语

一、始祖士宏、士林二公,约于清康熙年间由江西宁江府新喻县大石磴先迁贵州府安化县落户,繁衍至富熹、明熹时,约在乾隆初,又由贵州安化迁出,富熹公于湖北省来凤县大车坪落户;明熹公在湖南省龙山县华塘乡官渡口落户,后来人口兴旺,人才颇多。

二、派语:士守熹大正,朝廷永宏兴,德元定开启,迪吉昌绍明。

龙山石碑乡白岩保管司、塘坊坪、火岩乡朱氏派语

一、祖源:1始祖朱增墉祖籍湖南省湘乡县新安里33都杨林堡,于清乾隆中期偕同祖婆王氏迁入龙山白岩里保管司落户,后因缺嗣,回老家接其胞弟之子朱光汉来承嗣。2相传,邻寨子同宗叔辈朱祖玉,由乾隆初迁入龙山白岩里塘坊坪定居。3.始祖朱祖贵为避难在乾隆年间从湘乡县迁入龙山为岩乡天井村落户。

二、派语:大成中有庆 万字得其芳 福寿广文平 延昌定兴基,先祖增光德 贤达代嗣新 家邦杨显业 宇宙乐升平,所信承前辉 汀溪务归籍 人道久长远 鉴观昭上纪

龙山贾田溪、新寨子坝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朱兹英约于乾隆中期从江西桐城城府乐南县偕妻张氏,领四子宗文、宗武、宗韬、宗略迁入龙山明溪乡安家于河南沟。不久兄弟分居,宗文、宗武迁四川老寨子落业;宗文迁二梭乡贾田溪鲁木车落户;宗韬移居王道溪新寨坝。

二、派语:兹宗光大,国正民安,朝廷万代,世达永昌。

龙山里耶镇朱家坡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之尧,号登甲,偕祖婆刘氏为躲避水患,于清乾隆48年从桃源县漆家河迁出,到龙山里耶镇朱家坡落户。

二、派语:之世国耀,祖宗广杨,能绍书香,大兴仁让,永安家邦,修德崇善,定怀荣昌,英贤继后,万世有方。

龙山凉风堡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金山朱银山由湖南桃源县先迁四川省和尚坪,住过几代,后招命案家败。后由朱庭达、庭显、庭朝、庭表兄弟四人,迁入龙山岩冲的把子坪。其后人有武,具有文才,曾任衙门师爷,遂安家凉风堡。

二、派语:庭有天元,开启盛定。

龙山苗滩镇朱家寨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庚山,约在清乾隆初迁入龙山县苗滩镇六合村朱家寨。

二、派语:庚圣国启文,朝庭宗世明,元德应绍祖,

良善复承先,继志家克振,荣华永寿昌。

龙山苗儿滩尚家寨村中寨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方秋,为先父朱继鹤之子,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或修水县,约于清代同治年间以商贾之业获利,与当时龙山县隆头乡刘子梁同到龙山经营,家资巨富,于苗儿滩尚家寨买田置地建房定居,娶女能人王章茂为妻,生子寿先,寿先生贵元。贵元是落第秀才,学识丰富,以私塾为业,闻名乡里。为朱家承前启后,制订本家十六字派语。

二、派语:原派:继方寿元。

后续:永正邦国,百世荣昌,光前裕后,万世流芳。

龙山塔泥乡朱家沟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明礼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左右,由辰州沅陵甫市,迁入龙山塔泥乡铅厂村朱家沟落业。

二、派语:明星永远绍万载,益代宗祖谢猛云。

龙山桶车乡利比村、三元川洞朱氏派语

一、先祖名字失考,祖籍江西吉安府太源县人,初时移居高京大罗县,次迁辰溪县同山坪,再迁龙山马罗里三元保堡居住。后由朱大棋迁来桶车乡利比车。

、派语:金来泰石,国家永远,光明正大,仁孝呈敬,文行忠信,基启先列,代昌绍兴。

龙山县城民安镇朱氏派语(一)

一、始迁祖朱万龙为避难,由安徽省一迁湖南省慈利,再迁保靖县大妥乡甘溪村定居,朱长金由原籍保靖大妥乡甘溪村,一九六一年调龙山一中教书,退休后,留居民安镇北门外环城路下建房世居。

二、派语:国应万必定,正大光明长。

继增:家传载祖德,永远兆盛昌。

龙山县城民安镇朱氏派语(二)

  一、始祖朱家裕原籍安徽省桐城县金神区赵村人,一九四七年随舅父胡秀昌学医到龙山民安镇,新中国建立后,参加卫生部门工作,在民安镇第一小学任校医,妻胡超群,同在卫生部门工作,退休后,仍住一小校宿舍。

  二、派语:夸骨言三雅,家传顺益金。

龙山乌鸦乡墟场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文凤乾隆年间由慈利县迁入龙山县乌鸦河(今乌鸦乡越场)。

二、派语:原存祖德远,洪福自天永,朝庭太世启,

文化必宗之,经伦锦学业,家运际昌亨。

龙山县城(民安镇)朱氏派语

一、始祖 朱远枝原籍湖南省安乡县安玉乡七家院人,一九六三年由广州军区转业支商,调至龙山药材公司任经理,由于子女者在龙山安置就业,退休后定居龙山。朱远枝属安福朱氏,得姓始祖朱义,原姓郭名信,是明太祖的得力将领,明朝建国后赐朱姓名义。朱义生朱谅,朱谅生二子:朱贵、朱宝。(详见慈利安福朱氏派语)

二、人口:主要集聚于桑叶植、临澧,其次是慈利。

三、派语:玉纪辅颖世,廷维国朝昌,嘉延宗自应,金玉远传芳。

一续:德修恢祖泽,学道焕文光,丕振声名大,继承定发祥

(会昌公支派)。

二续:仁恩先兆瑞,书理永生香,孝友敦伦广,荣华福寿康

(宗旭公支派)。

三续:典则贻谋久,兴隆守业长,绍绪徴吉象,本立庆元良

(自纪公支派)。

龙山三元乡鸾塘坪朱氏派语

一、始祖名字失考,据说由辰诈府辰州县(今沅陵县)迁入龙山县三元乡鸾塘坪落户。

二、派语: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龙山火岩乡天井村朱氏派语

一先祖朱祖贵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人于清乾隆年间为避难迁入龙山县火岩乡天井村落户定居。

二派语:龙先祖增有,永久光明安(远)

龙山桂塘镇新寨坝、老兴乡贾田溪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朱兹英约于清代乾隆中期由江西桐城城府乐南县,偕妻张氏领四子:宗文、宗武、宗韬、宗略,迁入永顺府龙山县明溪乡先安家于河南沟,不久兄弟分居,宗武再迁四川老寨落业;宗文迁二梭乡贾田溪鲁木车落户宗韬则移居王道貌岸然溪新寨子坝落户。

二派语:慈宗光大,国正民安,朝廷万代,世达永昌。

龙山县城民安镇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长金原籍湖南保靖县大妥乡甘溪村人,1961年调整至龙山一中任教,因子女都就业安置在龙山,退休后便在龙山县城北门外环城路建房安家世居。

二、派语:国应万必定,正大光明长。家传载祖德,永远兆盛昌。

桑植县八大山乡朱家湾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世邦号盛开,于清光绪年间由桃源县迁入,生息繁衍。

二、派语:昭朝廷子光,世泽长远明,星景德佑启家传。

保靖清水朱氏派语:

一、始祖失考

二、派语:国正天兴顺 嘉风德泽长 益统山河秀 万世保安康。

长沙棠坡多福堂朱氏泊语

一、祖源 明洪武24年(1391)夏,太祖立皇十八子楩为岷王(今甘肃岷县),景泰元年,岷王薨于位,谥庄,是为岷庄王。其后岷王二世孙简王膺丕历经变乱,先到云南,再迁璋州,明洪熙元年(1425)迁湖南武岗县无泰镇定居。膺丕生三子:长工子靖王朱彦法又从武岗迁长沙棠坡定居。十四世叔曾祖雨田、岳舲创业长沙。岳舲子荷生,讳访绪,其孙朱镕基,字长庚,曾任国务院总理。

二、家谱始修于1924年,1995年续修。

三、派语:徽音膺彦誉,定斡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继派:祈京犹愈叔,珮守则微墉,亮秦贞年宅,亨含契化秾。

长沙县东乡马头嘴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必达系朱熹八世孙,其曾祖朱柱于南宋灭亡后弃官逃到江西豫章,后又遁迹湖南平江岑川嘴头落籍。朱柱次子朱烈生仕岗,仕岗妻陈氏生子二:必胜、必达。后来,朱必达又迁长沙东乡马头嘴朱家湖。

二、派语:应天有德,惟昭克昌,永思祖敬,伯庆能良。

后增:基宏开达,世业维新,象贤承烈,丕振家声。

望城县朱氏派语:守国景有,紫丹青玉庭,正应之天,永庆良隆。

后增:光宗逢泰运,继祖启昌明。

望城县朱氏派语:守国景有,紫丹玉庭,正应之天,永庆良隆。

后增:光宗逢泰运,继祖启昌明。

望城县乌山朱氏派语:

一、始祖名字失考,康熙年间自广东梅州(嘉应州)迁湖南望城。

二、派语:簪缨世系 先祖是皇 蒸党勿替 百代荣光 诗书垂训 俎豆馨香,箕裘永振 华国文章 敬宗收族 厥后克昌敦伦饬纪 源远流长

(自华国文章的华开始,改为如下新派语):

成伯文章 永远启良 经纶邦国 正直平康,绍谟法典 仁积德阳 克复敬恕 明健行芳

醴陵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朱正柏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与妻谢氏携五子由江西赣县共秋垅迁来湖南醴陵浦口市店后垅落业拓基。

二、派语:景礼旻召曰,贤隆庆名正,爵禄荣廷钦,儒学万发兴,世美成昌友,时昌立达能,家光传善信,仁德益安恒。

湘潭城区渚头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大一,原名朱大文,字默轩,号象先,从唐兴湾迁石鼓桥畔卜居,自号渚头居士

二、派语:大坤焕景友(玉),百世(民朝希拱宗,宗正)显声名,

作述后行启。修建次序成,才与昌山秀,品同义泽清。

怀仁嗣必感,立志道能行。九重锡凤诏,万代颂治平。

湘潭雨湖区载城乡朱家汑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大文,其父朱通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迁来湘潭城,朱大文,字斐然,号竹安,迁居湘潭城西唐兴湾,子孙繁茂。

二、派语:大仁全守中,海内崇胜功,太盛去礽继,为义道应隆。国营名世光,亨德永传芳,和善有庆余,家声振楚湘。

衡阳县九市客堂吉诃德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逊是元代吏部尚书朱奕名的六世孙,后从广东乐昌迁来衡阳,始居市内朱亭巷,以教书为业,后迁衡阳县台源九市客堂观。改堂吉诃德号为敦睦堂

二、派语:文章正国光,诗礼绵书香,硕德祖为茂,家声继益芳;承启存忠孝,经纶裕纯良;世代传盛隆,宗支永吉祥。英才昭市阳,富贵克荣昌;立名联庆美,毓秀定纪康。

衡阳敦本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贤是唐代宋州朱五经的后裔,于明朝时由郴州迁桂阳榔木外沙,后迁衡 阳城西,石礅头。命堂号为敦本堂。(据考证是朱虎的后裔)

二、派语:道远启广如,公祚上云梯;文名登宦位,联达志相齐;诗书隆学校,忠孝重朝廷;良辅光景远,俊才钟秀灵;富豪千载盛,荣耀成年兴;祖德山同厚,昌炽世代兴。

衡阳三合桥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松林,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人,官为长沙府尹,年老卜居衡西石町洞阳宫三合桥。

二、派语:立光继承名思永,浇孔绍尧世代兴,仁信忠良邦守俊,

荣华富贵定朝廷;敦宗孝友振家声,志尚修齐大学成,

耀祖辉宗昭令德,文章黼黻庆治平。

衡阳伊山朱氏派语

一、开派始祖朱月贵号必成,是朱熹公之后,与衡南东渡朱氏同宗。

二、派语:元亨利贞祖,德彰月尚应,良仕久昌成,家荣富常胜;

正避文明选,舒代永相传;才能逢世运,孝友效前贤。

衡阳塘湾名宗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均玉,元初在蓝田做县官,其后衣朱鼎文,字元吉,于1362年升将军,从蓝田徙衡南铁官铺骑冲岭,继迁衡北湾塘。

  二、派语:玉鼎定成,仁厚祖宗,守徳永远,世代兴隆;(明万24年创立)

(乾隆3年续)时盛日光明,鸿章华国庭,英才启泰运,继学振先声;

(嘉庆5 年续)礼义传家本,忠良锡祚荣。

(咸丰9年续)丰盈登大有,黼钹佐升平;

(光绪26年续)前烈继述善 阜基程式增。

衡阳杨铺渡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明裔,字俊德,号建元,官任衡州失官,定居衡州杨铺渡。

二、派语:文明传美大,家运兆隆昌,世济读书泽,

咸成祖德芳。盛朝仁孝治,常庆沐恩洋。

衡阳敦睦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万一郎、朱文二郎,兄弟二人自苏州迁楚,定居衡州之西,并择衡州易赖街建祠堂,取名敦睦堂。

二、派语:诗礼家传广,继承善守之,修齐敦孝友,

光耀启贤嗣,功德垂春秋,昌盛显达士。

  衡阳紫阳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时丁,号达,字习德,生952317日,宋太宗时封宣威大将军,继任都督。淳化五年(994年)与时通兄弟二人,由南京徽州婺源县紫阳之麓宦游来到衡阳,并于城中创业。

二、派语: 时闺兴仕彦,文子任念应,如大景宗国,仁德世界永;俊杰真奇秀,忠良绍嗣荣,孔信振尧天,清高定福元,庭裕门望显,继志启英贤。孝友光先绪,书礼达乾坤,道义传家邦,品修茂华东;立本克勤俭,和顺尊彝伦;学能昌富贵,耀祖庆洪远。

衡阳朱氏派语: 慎均 义礼良显表 文万国应廷 一世永昌兴,忠孝传先泽 诗书裕后昆 祖宗恩惠长 盛德振朝纲

肃雍昭信达 道学远垂芳

衡阳朱氏派语:时闺兴仕彦 文子任念应 如大景宗国 仁德世界永,俊杰真奇秀 忠良绍嗣荣 孔信振尧天 清高定福元

庭裕门望显 继志启英贤

衡山婺源朱氏派语

一、始祖仲文公系朱熹公之后,明永乐年间,携二子:朱崇邱、崇熙,由江西永兴游学湘南,卜居大圫(今穞东踏庒)。第十一代祖朱思泉在衡山城建总祠。

二、派语:家学传经义,象贤振雅林,文光境善庆,祥发式南京。

衡山双峰江边朱氏

一、始祖朱明仲,先祖朱通是南宋理学家,于宋开禧三年(1207)由江西吉安太和乡迁湘潭唐兴湾讲学。其长子朱大广由唐兴湾迁湘乡湖山边(今双峰县境)开基,并发展多支,朱大广五世孙朱明仲再迁双峰江边。

二、派语:太平全盛中,海内崇道貌岸然风。福寿元昌继,文明代应鸿。

续增:宽松恩照南公正,大朝国定兴隆庆。

世德祚承启庭光,天其锡福争优胜。

再续:计节绍祖训,忠孝辅皇酞。和善开长祚,疑仁翼远谋。

衡山渚头朱氏派语

一、渚头朱氏第三代祖朱德昭之孙迁居塅里,称塅里房;其胞弟朱基迁居欧冲,称欧里房。两废话中有派语,后来合谱,另订新派。

二、派语:塅里房:永泰昭元庆,百世显声名。

冲里房:世朝希拱宗,荣正显声名。

合派:作述后先起,建修次序成,才与昌山秀,品同义泽清。

怀仁嗣必盛,立志道能行。九重锡凤浩,万代颂治平。

衡山朱氏派语

一、该族以汉大司农邑公为一代,三十三代至宋时宏道公,派衍长、衡二郡十三房,子孙散居长、株、潭、攸、醴、衡、常、祁诸县。清初建总祠于衡山城南。清乾隆28年(1763)十三房合修族谱,1940年六修。其中六房始祖懋循公,字昭玉,原籍江西永新,任武昌府,爱黄州黄陂山水之胜,遂家于此。八代瑞书公,字伯祥,任重庆府通判,升淮安驿盐道,解组始迁衡山县朝字十区横山,今分白果、大泉、马带、灯山、黄仑坝等支。

二、派语:礼法先型懋,仁心德泽长,诗书昭简策,宗绪永垂芳,

家学传经义,象贤振雅林,文光培善庆,祥发式南金。

衡东县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宏道是朱邑33代孙,世居婺源,元末明初避难湘衡。后于清乾隆初建祠于衡山县。于清乾隆28年首修家乘,分为十三大房,今衡东县共有其朱氏八支,共计人口9000余人。

二、派语:礼法先型懋,仁心德泽长,诗书昭简策,亲绪永垂芳

续增:家学传经义,象贤振雅林,文光培善庆,祥发式南金。

祁东县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德誉是朱熹公的后裔,元末明初迁入祁阳,散居四隅繁衍生息,乾隆五十年首修族谱,1995年五修,派分四支,人口发展到3000多人。

二、派语:盛世名克建,敦本在其先,

承启家声远,恩荣锡自天。

耒阳马水乡朱派语

一、始迁祖朱大籍,朱熹后裔,祖籍江西莲花厅,元至正年间 迁安仁设帐授錧定居。生三子:士良、士能、士奇。后来,士良迁耒阳关王塘(今亮源乡)士能行白马江(今亮源乡)。现人口4000余众。

二、派语:大士一诚宣美,应福玉存庭淳,

祖宗宏开文德,贤能瑞集维新。

清和克守家训,俊秀永昭人伦,

立场安邦定宇,登朝佐政方伸。

常宁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垫,字慎徽,是江西茶院公后裔,元末以武职守桂阳,落户蓝田,其弟慎远随之。徽公生六子,远公生一子。明永乐年间,除徽公长子外,其余六人后裔先后迁徙常宁开基发脉脉。派语统一。现有人口13810

二、派语:昆仲相约聚,业绩韵潇湘,渊源崇宝训,

集注赞前芳。鸿才宜高选,家政贻传长。

道县新车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政,唐中和元年(881)时任都知兵马使的朱政,率三万大军攻打黄巢,从山东济南南下,过荆州、衡阳,直逼广西贺县;得胜后班师,途经今江永县日月相会,政公因身患难与共重病,自知难以北归开封,山凶新车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遂上表朝廷,解甲归田,落 籍新车。现有人口1100余人。

二、派语:大有嘉添献,仕开永学可,建隆治恩显,承延万载光,纯修绍祖德,世代定荣昌。

浏阳东乡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恺明公,清顺治年间以父母不容自广州迁此。清光绪28年(1902)纂有族谱。

二、派行:沛国传源远,紫阳庆泽长,文章超碧汉,理学纪明堂,

维后家兴振,从先德泰昌,缙绅恒茂发,兰桂绍书香。

麻阳郭公坪牛牯坪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天毓公,原籍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圳坎上,后徙湖南辰溪麻田。子二:启宏、启福,明永乐2年(1404)因瑶民作乱,启宏迁麻阳牛牯坪,启福迁贵州铜仁柞桑坪定居。

二、派语:老派:天启惟秉本,成一朝文有,廷仕之仁光。

新派:光宗懋修德,显祖重贤哲,能绍先圣学,

齐家必正国,明道永隆师,荣秀昌万代。

麻阳郭公坪牛牯坪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天毓公,原籍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圳坎上,后徙湖南辰溪麻田。子二:启宏、启福,明永乐2年(1404)因瑶民作乱,启宏迁麻阳牛牯坪,启福迁贵州铜仁柞桑坪定居。

二、派语:老派:天启惟秉本,成一朝文有,廷仕之仁光。

新派:光宗懋修德,显祖重贤哲,能绍先圣学,

齐家必正国,明道永隆师,荣秀昌万代。

麻阳朱家垅朱氏派语

一、先世原籍江西圳坎上,明永乐年间徙麻阳王岔(今属兰村乡辖)。至十一世朝定兄弟三人逼徙怀化、辰溪及湖北省燕子溪(长、次二房);惟朝定因病难以远行,落业于现和平溪乡之朱家垅,民国初,十六世孙世清迁大桥溪。

二、派语:万宝锦仕才,国如用在启,朝庭忠正道,世代永升平。

续派:先子重俊英,存心理应昌,文章显宗纪,武祖开明江,

业建光前远,书海裕后长,万枝同一本,泽远永发扬。

麻阳大禾田朱氏派语:永升高继祖,朝贵儒运兴,宏世云志天,

大振玉皇宗,仕学元光会。

麻阳朱家垅朱氏派语

一、先世原籍江西圳坎上,明永乐年间徙麻阳王岔(今属兰村乡辖)。至十一世朝定兄弟三人逼徙怀化、辰溪及湖 北省燕子溪(长、次二房);惟朝定因病难以远行,落业于现和平溪乡之朱家垅,民国初,十六世孙世清迁大桥溪。

二、派语:万宝锦仕才,国如用在启,朝庭忠正道,世代永升平

续派:先子重俊英,存心理应昌,文章显宗纪,武祖开明江,

业建光前远,书海裕后长,万枝同一本,泽远永发扬。

浏阳东乡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恺明公,清顺治年间以父母不容自广州迁此。清光绪28年(1902)纂有族谱。

二、派行:沛国传源远,紫阳庆泽长,文章超碧汉,理学纪明堂,

维后家兴振,从先德泰昌,缙绅恒茂发,兰桂绍书香。

麻阳郭公坪牛牯坪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天毓公,原籍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圳坎上,后徙湖南辰溪麻田。子二:启宏、启福,明永乐2年(1404)因瑶民作乱,启宏迁麻阳牛牯坪,启福迁贵州铜仁柞桑坪定居。

二、派语:老派:天启惟秉本,成一朝文有,廷仕之仁光。

新派:光宗懋修德,显祖重贤哲,能绍先圣学,

齐家必正国,明道永隆师,荣秀昌万代。

麻阳朱家垅朱氏派语

一、先世原籍江西圳坎上,明永乐年间徙麻阳王岔(今属兰村乡辖)。至十一世朝定兄弟三人逼徙怀化、辰溪及湖北省燕子溪(长、次二房);惟朝定因病难以远行,落业于现和平溪乡之朱家垅,民国初,十六世孙世清迁大桥溪。

二、派语:万宝锦仕才,国如用在启,朝庭忠正道,世代永升平。

续派:先子重俊英,存心理应昌,文章显宗纪,武祖开明江,

业建光前远,书海裕后长,万枝同一本,泽远永发扬。

麻阳大禾田朱氏派语:永升高继祖,朝贵儒运兴,宏世云志天,

大振玉皇宗,仕学元光会。

麻阳朱家垅朱氏派语

一、先世原籍江西圳坎上,明永乐年间徙麻阳王岔(今属兰村乡辖)。至十一世朝定兄弟三人逼徙怀化、辰溪及湖北省燕子溪(长、次二房);惟朝定因病难以远行,落业于现和平溪乡之朱家垅,民国初,十六世孙世清迁大桥溪。

二、派语:万宝锦仕才,国如用在启,朝庭忠正道,世代永升平

续派:先子重俊英,存心理应昌,文章显宗纪,武祖开明江,业建光前远,书海裕后长,万枝同一本,泽远永发扬。

汝城外沙白沙朱氏:

一、始祖毗公,字玉田,江苏徐州府砀山县人。后唐明宗时随父埙公节度广州,父卒葬乐昌下马桥,公归汴过桂阳,因家得靖。三派祖日兴公居汝城长宁乡廊木坊,七派祖思本公自廊木徙居外沙,量义徙居白沙。

二、族人分布于长宁、文明、太白、首善、津泰、新民等乡镇。至1948年,已传40余代,人口20000余。宗祠在外沙村。族谱创修于明景泰3年(1452),清雍正10年(1732)续修,乾隆53年(1788)三修,道光7年(1827)四修,同治6年(1867)五修,1918年六修,2000年七修。

三、派语:惟守王日,继承先世,孔绍文明(克大其家),

存仁由义,性裕中和,事宏经济,德崇业广,

休全用备,永隆作述,光昭万亿。

汝城埠头、西城朱氏:

一、始祖毗公,字玉田,十一世至明时周熊公生有四子:必能、必文、必聪、必秀。必能公历三传而至朝瑞公,徙居桂阳埠头(今属汝城),必聪徙居桂阳西城(今属汝城),子孙散居山口等地。1913年能、聪二房合修族谱,2002年续修,新录丁口1431人。

二、派语:

埠头排行:朝廷元良,一永万世,嘉贤维邦,继承国治,光先忠义。

西城排行:文学明廷重,德行清国光,忠义祖宗美,孝友世永传。

合增排行:忠义传道尊,孝友思相会,泽裕咸垂训,书礼益昌荣。

汝城秀水朱氏派语

一、始祖毗公,七世祖量本公徙居汝城外沙,十九世祖攀龙、攀凤、攀麒、攀麟。攀麒生子五:思谦、思让嗣讫;思谏、思议仍居外沙;思谅于明洪武25年(1392)迁居秀水。

二、派语:惟守王日,继承先世,孔绍文明(克大其家)

存仁由义,性裕中和,事宏经济,德崇业广,

休全用备,永隆作述,光昭万亿。

汝城廊木朱氏派语:

一、始祖毗公,字玉田,居汝城得靖,生万珠、万传。万珠仍居汝城,万传北归砀山。万珠生七子,第五子日兴,由得靖迁居长宁乡廊木坊。七世量继、量本、量义、量蒋、量满,量本居外沙,量满迁资兴,量继居廊木上楼,量义仍居廊木,量蒋失传。2004年廊木朱氏量继公裔兰江房,量义公裔廊木房、洞头房、烟竹房等续修族谱。

二、派语:万如昌大有,宗显用家兴,礼乐传国宾,诗书启后贤,龙章能宠锡,凤诰膺福绵。

湘乡五里碑朱氏派语

一、始祖振公,宋天圣间人,五派祖文公,讳熹。十四派祖德闻公,字名扬,明洪武12年(1379)自江西庐陵县朱家村东乡圳上鹅颈大丘迁湖南湘乡县尧塘桥,继迁长桥五里牌。原属北京后堂卫军籍,后因子贵而脱籍。至三世大荣、大华、大富、大贵四公,惟华房有传。族谱始修于清乾隆33年(1788),光绪2年(1876)续修。宗祠在本县大军山下边过垅。

二、派语:明朝祖绍盛,建国乐清平,彝训昭垂久,

名儒万代荣,诗书承祖泽,孝友振家声。

继增:彝训昭垂久,名儒道义崇,诗书贻泽懋,甲第振家声。

(自二十世始)

湘乡上扶朱氏派语

一、始祖明太祖元璋,其六子桢封湖广,曰楚昭王。桢公之子善良徙居湘乡第一坊鸬鹚桥,后住水东门。至九派祖明宇、明宙卜居南小段上扶丰山。族谱创修于清康熙33年(1694),道光8年(1828)续修,光绪25年(1899)三修,1930年四修,1994年五修,时有丁口1163人。同治间创建家庙,1926年重建。

二、派语:明儒元应,金宝振声,承宗万代,裔远昌荣,(自九世始)

银潢流演,湖湘纵横,光华复旦,景星庆云。

湘乡朱氏派语:大衡庆忠明,良忠孝思杨,永世贤德昌。

盛势佐名光,定显耀庭志,承先启后芳。

湘乡朱氏派语:孔孟重尧舜,永广万年兴,国祯祥瑞,朝廷定太平。

续派语:忠孝郭先训,诗书启后昆,继承纲纪立,远大振乾坤。

湘乡朱氏派语:孔孟重尧舜 永广万年兴 国祯祥瑞云 朝廷定太平,忠孝郭先训 诗书启后昆 继承纲纪立 远大振乾坤

湘乡朱氏派语:德瓒大安珖 胜维兴鼎明 朝祖绍盛世 建国乐清平,彝训昭垂久 名儒万代荣 诗书承世泽 孝友振家声。 

湘乡朱氏派语:大衍庆宗明 良忠孝思杨 永世贤德昌 盛势佐名光,定显耀庭志 承先启厚芳 祖稷择深远 芝兰秀发祥。

湘乡五里牌朱: 德瓒大安珖,胜维兴鼎。

继增: 明朝世绍盛,建国乐清平,彝训昭垂久

名儒万代荣,诗书承世泽,孝友振家声。

 

娄底塞海朱氏派语:受秀福海玉,光明显祖日,唯奇生俊杰,世朝崇正学,训典尚人伦,孝友传家远,贻谋甲第新,高登应荣锦,能可立琼林,后代承先泽,富贵万年春。(依据朱训蒙资料)

 

双峰大塘朱氏派语

一、始祖通公长子太广,宋开庆元年(1259)偕弟福、禄、贵、清由湘潭迁湘乡江边。通公六世孙大郎公,明洪武15年(1382)偕伯父斗雷公迁居湘乡泥湾,旋迁二十二都亭子塘,递迁大塘,为大塘始迁祖,今属双峰。族谱始修于清嘉庆13年(1808),同治8年(1869)续修,1928年三修,1943年四修。

二、派语:潮漍兴世代,文武定升平,仁义承先泽,忠良启后英,传家倡正学,留槛表贤声,积德培根本,枝开叶茂荣。

双峰大石朱氏派语

一、始祖圣基公,讳通,南宋开禧元年(1205)携子太广、太福、太禄、太文、太贵、太清、太儒立业湘潭唐兴湾,后太文公世居湘潭;太广、太福、太禄、太贵四公转迁江边、科坳、唐冲,称江边朱氏;太清公于宋开庆年间由湘潭迁湘乡大石高塘,今属双峰,后人居于大石、小富、赛田、白杨一带,称大石朱氏。太清公传六世至希政、希文、希斌、希敏。希政公,字景忠,号嗣源,明朝人,生四子:瑺、珍、琼、瑗。族谱始修于明崇祯9年(1636),至1999年七修,人丁67764人。

二、派语:大诚宗有庆,万子得奇方,福寿广文庭,元昌正与继,太原珪彦士,梦应世希公,必惟天仲志,汉以胜朝隆,先祖增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宇宙乐昇平,所性炳前徽,相期务归极,人道允钦崇,鉴观昭上际。

双峰泉坝朱氏派语

一、始祖密公,字广章,原籍江南泰和县千秋乡,后徙永新县义禾乡新城里。明成化2年(1466)设教湖南湘乡宣丰二十都地名花家窑,今属双峰。长子国祥定居泉坝。清乾隆41年(1776)建宗祠于泉坝。清嘉庆间始修族谱,咸丰8年(1858)二修,1929年三修,1999年四修。

二、派语:原派:国朝喜尚德,添象文名景,远维新隆盛,启后振家声。

新增:创邦光扬显,南楚庆泽长,自昔渊源远,安湘世代昌。

双峰朱氏派语:

一、始祖名字失考,由四川迁入湖南双峰。

二、派语:大诚宗有庆,万子得奇方;福寿广文庭,元昌正舆继;太宗珪彦士,梦应世希公;必惟天仲志,汉以胜朝隆;先祖增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宇宙乐升平;所性炳前徽,相期务归极;人道允钦崇,鉴观昭上际;凌云展伟业,华夏溢馨香;忠义贯日月,砥柱溯赣江。

双峰大石朱氏派语:翔欣硕仕芳;天国文才永;正守祥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

 

湖南省双峰县洪山殿镇洲上朱氏族,紫阳堂。元末明初,传朱公庚一郎,斗雷君,朱万七郎偕我始祖万钟公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梅子圳鹅颈大丘迁原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我祖万钟公卜居泥湾洲上,万钟公是为洲上迁湘始祖,派衍四房,繁衍生息,历久不衰,到2001年四修族谱时,人口已达15000左右。现多居双峰县蛇形山,洪山殿两镇之大部地区,且遍布全国各省,更有远涉重洋,侨居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异域他乡。

紫阳堂洲上朱氏老班序:

万天大志受,广文廷伯秀。再生之惠永,承宗继世昌。必希贤俊德,用绍祖先传。玉海崇儒重,金山待诏宣。

四修族谱续增班序:

辅佐朝纲盛,恩泽施环宇。奇谋定国策,韬略安家邦。忠义昭日月,威名著青史。光前裕后代,瓜瓞衍长绵。

资料提供:朱钢铁13873827598

资料整理:朱文良18873812696

                         2017411

 

邵阳桐江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新楚公,官指挥,明永乐2年(1404)由安徽桐城就地乡圳上初迁邵阳小东路夜光塘,继迁中乡三都百丈山官冲坪。三世祖德旻公,再迁桐江上游朱家坝。清咸丰11年(1861)始修族谱,光绪31年(1905)、1937年、1995年续修。

二、派语: 新荣,德文兴思永,添凤定仁光,长守本有则,乾坤世代昌,希良原宗政,应国裔万春,绍述承先绪,立志笃亲贤,言行能方正,邦家庆安全。

邵阳银录朱氏派语

一、始祖铭公,世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水伯保梅子坡圳上,五代孙俊福、荣绍,明洪武初同迁邵阳,俊福居北乡西坪银录村,荣绍居东乡朱街坊竹头湾。清嘉庆11年(1806)始修族谱,咸丰10年(1860)、光绪16年(1890)、1921年、1952年续修。光绪间建宗祠于银录。

二、派语:俊福房旧派:俊南原世应,添志景文廷,学孟大吉昌,永正乾坤久。

荣绍房旧派:荣珑茂孝旻,才必景思文,志廷学宗有,载兴乾坤久。

后增新派:芳训开先德,渊徵发后贤,彝伦昭楚盛,继述灿徽传。

邵阳泥湾朱氏派语

始祖淇清公,江西庐陵人,子绍铨、绍锡。铨生复,锡生安,明正德中,复及安皆徙宝庆府小东乡泥湾,今属邵阳市郊区。派语:文章启荣名,学成登大廷。膺锡思祖德,世泽庆恒新。四修续增派语:智勇济贤良,科教导族强,博爱通广宇,紫阳亿代昌。【朱剑宇宗亲提供资料】

邵阳朱氏派语:俊南源世应 添志景文廷 学孟大吉昌,永正乾坤久 芳训开先德

邵东横田朱氏派语

一、宋代始祖钦公,五世孝庄公知吉州事,复籍庐陵。十世元藻公迁东界彭塘庄。十九世仲郇公析居枫林。二十二世安公由江西迁居楚南邵陵东乡泥湾。又传四世禄公,清初由郡城东关外高家巷卜籍于邵东万安乡横田。1913年横田朱氏贤公房纂有支谱。

二、派语:泰民安顺邦,学成登大廷,膺锡思祖德,世泽庆恒新。

湘阴监利朱河朱氏派语

一始祖失考,是朱振湘的曾祖父,为避水灾,于民国初年,一人一条扁担,两只箩筐,由湖北监利朱河镇迁入湘阴县横岭湖,落业开基,繁衍生息,现有人200余口。

二、派语:佳申期明光,童源师正本,集志郑成功,

日出寒梅久,今朝夕尚龙。

湘阴县朱氏派语

一、明洪武初,长沙校尉国才公偕弟国兴、国珍由 江西南昌府铁树观迁楚南。国兴落业平江岑川丰仓;国珍落业湘阴团林头。而国才公寓居湘阴龙凤桥,二派景祥家东门外望东桥大鸭头,四派子显明成化时徙樟树港朱家冲;子能仍居大鸭头;子泰由望东桥徙沅邑叶婆塘,其子复回朱公托古塘村;子高、子贤、子通、子颜分析漕溪港枫树园、佘家垸。又二派景瑞孙子昭迁居牛坎塅,子奇转徙星沙王衙口,子超则世守居地。清乾隆间始修族谱,同治11年(1872)三修。

二、派语:原旧派:守国景友,子单玉廷,正应之天,永庆能良,

增新派:光宗逢泰运,继祖启昌文,木培枝必茂,千亿大芳声。

华容县三封寺柿树港朱氏派语

一、始祖在公(十三世),至十八世浩良,住福建建阳县,任浙江台州府知府、谏议大夫。元至正初,弃职从台州避居湖南临湘南村熊家坡狮山,至正9年(1349)转徙华容东乡骊源桥(今三封寺柿树村)南二里许落居。子五,次子孟政居岳阳东乡,五子孟敦仍居狮山,三子孟敬、四子孟教同居华容,现集居白鼎山、许家沟、万庾,散居松木桥、宋家嘴、南山等地。

二、派语:旧派:孔孟美文明,大贤本添成,惟吾崇正学,克绍盛光荣。

新派:仁德怀先绪,儒宗道永钦,敦培观继述,佑启裕后昆。

续派:哲良繁章华,立志振昌兴,守训宏达礼,安国庆世平。

华容普圣堂朱氏泊派语

华一、始祖小友公(二十世),字昌后,号开轩,因兵乱,元至正末年携弟由江西徙湖北石首东乡落居。历经十八世训春,甚感生活维艰,清道光年间从石首迁华容城南普圣堂(今护城前进村)落居。

二、派语:在政蒙天元,民孙世希贤。(自二十四世起)

增派:启心承先训,家宅永传芳。

新派:怀仁宜盛发,从善自荣昌,忠孝定谋远,文章华国良。

华容集成垸朱氏派语

一、与华容普圣堂朱氏同出一源。始祖炀公(十七世),字千一,于南宋末年迁浏北淳口。炀之子秀第五子万舞,元江陵路总督,清浪卫指挥,官籍监利,其后裔清末民初迁华容集成垸。现集居集成、大港一带,分居砖桥、塔市驿、城关等地。

二、派语,老派:文教绍先哲,家声期明光,荣显传经济,敦宗必大彰。

才房老派:任世洪秉,懋修道学。

淳口原派:学正源延远,材良枝益芬,太平昭盛世,庆会步青云。

新增合派:同源思正本,继志振宗功,玉树涵培久,金章锡受隆。

华容东山乡神龙屋场朱氏派语

一、始祖荣武公,原籍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北阙下祠迹乡,元至正进士,明洪武6年(1373)授职长沙。明正统2年(1437)四世禧、斌二公徙居华容县东乡神龙屋场。十一世知桂、知政、知麟,为避明末兵乱,曾更姓曹,后复归祖姓。族谱始修于清道光17年(1837),同治12年(1873)续修,1915年三修,1995年四修。该族名人朱绍清,少将,福建省委书记。

二、派语,原派:绍文开世,学知木元,钟洪杞裕,志锦淮霖。

二修派:光其锡泽,贻谋远钦,淳秀焕重,镇湘东焜。

三修派:源达德修,荣华绪能,本立道用,继美先行。

四修派:传宗承明,延祚有清,柏出辉耀,桐芳永馨。

华容东山乡神龙屋场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树村公(''字派),祖居江西,由司衡迁居宁乡赤岗,因生计,清光绪20年(1894)迁华容津湖垸,后人分布华光、鼎山庙和石首章华港、南县集贤垸等处。

二、派语:万必志添良,正成勋绍芳,贤才际泰运,家国美鸿章。

华容大旺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荣武,是朱熹公后裔,世居安徽省桐城城县,北阙下祠迹乡,元至正十年进士,元末拥戴朱元璋反元,屡建奇功,明立国后,封护国将军,镇守长沙。继夫人曹氏,智勇双全,佐荣武有功,诰封一品都督夫人,赐田产于华容东山神龙屋场(今东山乡包家仓村),荣武生兴祖,兴祖生明礼。朱明礼任岳州守备。朱明礼生二子:禧、斌,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迁入华容东山神龙屋场,繁衍生息。

二、派语:绍文开世,学知木元,钟洪杞裕,志锦淮霖。

继派:光其锡泽,贻谋远钦,淳秀焕重,镇湘东焜。

华容城南普圣堂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训春,是熹公后裔,于清道光年间由湖北石首东乡吴王庙小石桥迁入湖南华容城南普圣堂(今护城前进村)落业开基至今。

二、派语:在政蒙天元,民孙世希贤。启心承先训,家宅永传芳。怀仁宜盛发,从善自荣昌。忠存定谋远,文章华国良。

华容监利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万舜,属紫阳朱氏,从湖北监利迁入华容集成、大港一带是华容人口较多的一支。

二、派语:文教绍先哲,家声朝明光,荣显传经济,敦宗必大彰

才房老派:任工洪秉,懋修道学。

淳口原派:朝惟广孟尚,绍汝载兴文,时逢宣立志,运际树奇勋。

平江岑川朱氏派语

一、始祖岑川五世祖朱显京,字济川,号仰北,以例监官至县承。

二、派 语:应天有德,惟绍克昌,永思祖敬,伯庆能良。

增:基宏开远绪,本厚发嘉祥,先训昭来世,光宗在炳扬。

续:时隆元运泰,业振和福康,品端恭俭让,学富治新邦。

汨罗关山朱氏派语

一、始祖朱必川,朱熹八代孙,由平江岑川迁入汨罗市黄市镇关山村,现有人口6700余人。迁徙时间不详。

二、派语:必天公志子,文胜兴政加,启之隆永庆,绍祖发光华。

理学宗传远,书香积德佳;湘南绵世第,乡锦灿云霞,

忠孝遗家宝,修齐治国才,继拓先贤业,勤和礼义开。

临湘四关朱氏派语

一、始祖1.东关始祖朱柏玉于明永乐二年(1404)奉祖父朱森二、父朱仁万及诸弟,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水沟迁今临湘市冶里朱家汊(今乘风乡涓湖村刘矶组),2.南关始祖朱显忠曾任岳州指挥都司、显思任扬州镇雄国将军、显观任岳州指挥使司。他们的后裔一部分分居临湘市、云溪区及岳阳楼区。3.石关始祖朱真,字天成,曾封侯爵、爬关始祖朱直,字添海曾官居学士,元末兵乱,二人由西源迁武昌,后又由武昌迁入湖南,朱真居万库里石桥,朱直居杨林里朱家畈,族众繁衍。清同治十三年四关朱氏同修族谱,制定派语。

二、派语:以士昌道,运会逢光,敬明祖德,孝友先扬,

修文登武,守国典章,同此敦睦,长发其祥。

后修改为:宗绪宣昭,人丁毓行,自诚崇德,均耀荣显。

修文登武,守国典章,同堂敬睦,永发其祥。

流泽孔长,源赣鄂湘,承先启后,教以义方。

临湘朱氏派语:峦万广承,添克家大,廷启兴朝,士世以道。

运会逢光,敬明祖德,孝友先扬 ,修文登武。

守国典章,同此敦本,永受其昌。

汉寿朱氏派语

一、始祖环公,二十一世尚德(庆二)、福升、福恒、小朱真公、祥远叔侄九人明永乐初自江西丰城、吉水等迁楚,分别落业汉寿西洋桥、新桥咀、堑板、常德官桥坪、汉寿朱家村、浏浃河等地。1994年六祠纂修联谱。

二、派语:泰运展经纶,诗书华阀阅,凤彩兆家祥,龙章崇绪正,

著述绍繁昌,功献昭英述,达道复扬名,韬略隆贤哲。

汉寿朱家铺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仪然、祥然、俊然、斐然四公,明永乐间由江西丰城县拖船镇泊濂村迁居湖南龙阳马头山,即今汉寿县朱家铺镇,1994年六修,2003年七修族谱。

二、派语: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

孟宏大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

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光彦达述前徽。

三宗派语:可行则思常,道源以善继,吾家敬守之,子孙必昌式,

志学宗圣贤,光裕崇仁义,国宝重儒珍,忠良待显遂。

旧派''字后改用三宗派语''字后。

汉寿朱氏派语:

一、始祖环公,二十一世尚德(庆二)、福升、福恒、小朱真公、祥远叔侄九人明永乐初自江西丰城、吉水等迁楚,分别落业汉寿西洋桥、新桥咀、堑板、常德官桥坪、汉寿朱家村、浏浃河等地。1994年六祠纂修联谱。

二、派语:泰运展经纶,诗书华阀阅,凤彩兆家祥,龙章崇绪正,

著述绍繁昌,功献昭英述,达道复扬名,韬略隆贤哲。

汉寿朱家铺朱氏

一、始迁祖仪然、祥然、俊然、斐然四公,明永乐间由江西丰城县拖船镇泊濂村迁居湖南龙阳马头山,即今汉寿县朱家铺镇,1994年六修,2003年七修族谱。

二、派语:旧派: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

孟宏大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

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光彦达述前徽。

三宗派语:可行则思常,道源以善继,吾家敬守之,子孙必昌式,

志学宗圣贤,光裕崇仁义,国宝重 儒珍,忠良待显遂。

旧派''字后改用三宗派语''字后。

汉寿朱氏派语: 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

孟宏大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

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光彦达述前徽。

新化朱氏派语

一、始迁祖娱本公,为避宋末之乱自江西永丰贸易来湘,卜居新化东门外井头街。生五子:魁伍、洪寿、庆丰、裔昌、恒久。后分迁永宁八都、渭溪、周家冲,后移居石鼓村、段心庙、下渡江、杨家桥、石板村、萧家坳、石槽等处。族谱始修不详,清乾隆28年(1763)二修,同治4年(1865)三修,1944年四修,1995年五修。

二、派语:

长房:魁侯经广芝,烈文长思国,永正万代光(明)。

二房:洪兴家和顺,永振逢光明,子一通显戴(成)。

三房:庆明仲永万,兴秀添大友,仁义礼智信(家)。

四房:裔添文应敏,永廷显思仲(华)。

五房:恒振家声绪,绍思显英国,良永应泰昌(富)。

合派:新安勤述作,裕后益流芳。

道县朱氏派语:

一、始祖,熹公九世孙朱应祥公是明太祖时代兵部侍郎。祖籍江南微州府婺源县,后迁至闽中建安府崇安县。祥公生二子:子富、子贵 。明成祖授封子富、子贵为湖南宁远府道州府(今道县)世袭绍勇将军、百户侯,世居至今。

二、派语:应子禜臣,人金系走,寳囻师凤,车光玉章。

兆启文绍,世有贤良,万年学士,显武继扬。

才髙德大,声振朝邦,隆恩永惠,忠孝连芳。

宝庆府朱氏派语

一、始祖大礼公是洪武年间他们兄弟6人从江西瑞州府来到湖南宝庆府的。

二、派 语: 大仕荣邦,一朝国文,开映盛期昌,

岑川朱氏派语: 应夫有德,惟绍克昌,永思祖敬,伯庆能良。

新字派: 基宏开远绪,本厚发嘉样,

先训昭来世,光宗在炳扬,

时隆元运泰,业振和福康,

品端恭俭让,学富治新邦。

湘中朱氏派语:

   本原派: 大诚宗有庆 万子得奇方 福寿广文庭 元昌正与继

太原圭彦士 梦应世希公 必惟天仲志 汉以胜朝隆  

道文支派: 先祖增光德 贤达代嗣兴 家邦扬显烈 宇宙乐升平

   琇裴支派: 所性炳前徽 相期务归极 人道允钦崇 鉴观昭上际

   合族增派: 凌云展伟业 华夏溢馨香 忠义贯日月 砥柱溯赣江

  桃川朱氏派语:翠处天光加国继 楚良达世启文明 

学笃维邦开景运 绍宗孔圣直真传

  怀化朱氏派语:仲应文秀远 用守廷得孟 宗元志大道

荣光世盛昌 宗道世代永。  

澧县朱氏派语:道德传万代

 郴州朱氏派语:锦秀文章 诗书继世

宁乡朱氏派语:道德传家永 金龙福世昌

临澧朱氏派语:衣大光显 家学景开天 贤士左昌隆

英才植俊杰 经书怡则远万代耀先业

继增:纪元向新展 腾云必超凡 喜逢观瑞彩 广爱达常年

新邵朱氏派 语:俊南源世应 添志景文廷 学孟大吉昌

永正乾坤久 芳训开先德

岳阳大旺厂朱氏:绍文开世 学知本元 钟洪杞裕

忘锦淮霖 光其锡泽 贻谋远钦

淳秀焕重 镇湘东焜 源达德修

荣华绪能 本立道用 继美先行

冷水江渣渡朱氏: 翔欣硕仕芳;天国文才永;正守祥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

株洲沛國堂朱氏: 國泰昌明瑞,源清世道龍,傳經紹家學,象賢顯朝廷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湖南家谱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