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探寻朱元璋祖籍地:句容朱家巷
元、明、清时,句容县通德乡(后来的石狮乡,现划归华阳镇)朱家巷,是句容市华阳镇王家边行政村戴家边村附近的小自然村,这里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所在地。 为什么说“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 《二十五史》和吴晗的《朱元璋传》上都承认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笔者在南京阅江楼看到的明代帝王介绍,也是说朱元璋的祖籍是句容。祖籍,一般说的是祖父的出生地,所以说,正史和专家学者的判断是有历史根据的。 句容盛传一首民谣:“句容蛮,句容蛮,提到句容就胆寒,小小的神仙张邋遢,大大的状元李春芳,阴间皇帝朱洪武,阳间皇帝张祠山。”据长期民间调查,句容数百年来众口一词地的说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并留下了很多关于朱元璋在句容的传说。不仅如此,地方史志也有很确切的记载。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帅师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尝言世为朱巷人,家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 于是调兵取句容。1356年元璋攻克应天府(南京),句容朱家巷举族父兄昆弟40余人奔至应天,朱元璋才第一次与故乡朱氏族人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在其自撰的碑文中,朱元璋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根据碑文记载,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3代,生卒俱在句容,历世墓在朱巷。元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列为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方”,由于赔纳不起,索性丢弃了房屋田产,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带着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岁的小儿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迁到了泗州盱眙垦荒,置田置产。
博山“昃姓”探秘——源自明朝皇族的后人
博山昃姓氏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是稀有姓氏之一,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昃姓者,祖籍都是同一地方——博山区昃家庄。故有“天下昃姓一家人”之说。
桂姓全国分布及渊源
桂莲是名医。从河北挑挑到黑龙江,过来三股人,走失一股(可能在巴彦县),已生活了几代。(2)依兰县。2、齐齐哈尔市。3、佳木斯市。家谱:“文景治兴玉,勇庆纪泽祥”。汤源县。4、绥化市。安达市。1967年迁自山东省,先祖名桂天西,哥仨,文革时家谱被毁,字辈有:“协芳宗献建”。5、鸡西市。
明朝移民大事年表(详)
1357年至正十七年 泉州(今属福建)的回回移民及后裔以武力割据,并一度攻占 邻近的兴化路。 徐寿辉农民军将领明玉珍率兵1万余入四川。此后,又将约 20万名军人调入四川。与家属合计,明氏移民的数量大约为40 万。移民主要迁自湖广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市)和德安府(治今 湖北安陆市)。 1358年[宋]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 十二月,朱元璋迁宁越七县(今浙江地)富民子弟往应天府(治 今南京市)。 1365年[宋]龙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五年 五月,朱元璋允许原籍濠泗(今安徽凤阳一带)、安丰(治今安 徽寿县)、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两淮等地的老兵,退伍后于应天府 附近居住。 十月,朱元璋迁泰州张士诚部降民5 129 A于湖广潭州(治今 湖南长沙市)和辰州(治今湖南沅陵县)卫所。 1366年[宋]龙凤十二年 元至正二十六年 三月,朱元璋迁高邮张士诚部降民2 212人于湖广沔阳州(治 今湖北仙桃市)和辰州卫所。 1367年 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
江西省崇义县知道公后裔横寨背朱氏迁徙路径
据《紫阳堂朱氏族谱》:横寨背朱氏的开基始祖为朱为国,其天祖父朱知道“于宋代迁徙至唐江马其坝”。繁衍到朱知道玄孙(四世孙)朱彦时,家族开始外迁。公元1280年,朱彦(字三郎)之长子朱为章(字华延)携父彦“从马其坝徙居西华乡之麻田”。朱为章由此成为西华麻田朱氏一系的开基始祖,其后代子孙一直居住于西华麻田。 又,朱彦次子“为国,子满一,生殁失考,葬于至坪墇屋场里月形辛乙,先宋朝湖头、后元朝徙居崇邑章坊蜡树下。妣钟氏,生殁失考,葬于至坪章坊井边园里龟形,子有朋、有能”。朱彦三子“为亮,字满七,生殁失考,葬于至坪章坊井边园里龟形庚甲”。
2021-10-18
天津宁河西西双村家谱朱氏宗谱
滦州朱子明提供
砀山与历史上的砀山朱氏
位于今安徽省最北端,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的砀山(今属安徽管辖),对于朱姓来说,确是个魂牵梦萦、人杰地灵的地方。那里是朱姓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一世的一代枭雄——朱温的故里。 史载,周武王灭商后,封殷(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以奉商祀,继承商汤的香火。微子启有个儿子叫公子朱(姓子,名朱),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后,宋国王族逃居砀山,遂以先祖名朱为姓,成为朱姓一个的重要源头。
2021-10-16
江西高安朱氏通志
2021-10-14
湖南邵阳泥湾朱氏起源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塑源,我们邵阳泥湾朱氏家族,应该从唐朝开始有先祖发展的记录记载。 始祖朱衡公,字持平,河南开封人,于唐朝贞元癸未(803年)考取进士,后入闽(福建)做官,初受延平(福建南平市)通判,后升任汀洲刺史(今福建长汀龙岩地区)。唐长庆辛丑时,致仕回家,道经庐陵吉水白水(江西吉安),见地广肥沃,溪水环合,遂留居白水,为白水朱氏始祖。此后子孙繁衍,枝繁叶茂。 衡生哲,哲生乐。
2021-10-11
浙江富阳朱氏
根据富春朱氏宗谱和余姚朱氏宗谱20本,发现富春双溪朱氏是宋兵部尚书朱廷碧的后代,是余姚龙泉山一本堂老三房文达公一支的后代,富阳双溪始祖孔方是余姚朱舜水爷爷孔孟的亲兄弟。在明末清初时期因受朱舜水反清复明的牵连逃来双溪山里的,当时是孔方的三个儿子应姣、应宿、应选先来到富阳双溪,奉父亲孔方为双溪朱氏始祖。应姣、应宿、应选也就是朱舜水的伯伯,老三房文达公一支(朱舜水一支)的后代基本上分散在全国各地,清代二百多年时间富阳双溪朱氏也不敢同余姚方面有太多的联系。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