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图文热点

朱才德:宿松朱氏源流及发展(安徽安庆)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4/07/23 15:41:19 浏览量:1699

1.png

         缅怀祖先,慎终追远,今天浅谈宿松朱氏的渊源及发展。

         据《宿松朱氏源流志》记载,宿松朱氏分五大支系,分别为淳公支系(敦本堂);建二公支系(孝友堂);相山公支系(白鹿堂);敬二公支系(云谷堂);庆一公朱陈支系(敦伦堂)。五大支系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据各支统计,截止目前总人口共5万有余,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为宿松县大姓之一的名门望族。下面逐一叙述五大分支概况:

        一、始迁祖淳公(鉴一)。系师古公后裔,文公朱熹第八代孙也,明洪武初年由闽地建阳迁安徽宿松二郎河畔西边羊毛河遂地而居。迁松途中跋涉之艰难,鄰蒿岳延亘千余里至湖北黄梅鼓角山折回松邑西,此处有燕窝地,古畝山,黄山冲,南屏庙,卧龙窊,诸山纵横数十里,郁郁葱葱、竞奇吐秀,淳公慧眼择宝地,在此开支散叶,耕读传家。支谱记载:淳生势,势生景,景生远,远生炎,炎生三子盈泽、盈江、盈洲,此后丁繁族大,其后裔分为三股,即泽股、江股、洲股。子孙散处分别卜居于二郎河东西两畔、隘口、铜铃、程岭、孚玉、洲头,另迁外地有安庆、太湖、东至、九江、湖口、彭泽、湖北、陕西等地。现有人丁3047人,名人学儒代代不乏,清末同治年间朱绍文是典型的杰出才俊,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人称神童。七岁入学,九岁可吟诗作赋,22岁殿试三甲第一名,科举高中进士及第,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惟享年不永,34岁寿终。是可慨也。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该支考入博士、硕士、学士不胜枚举,真乃不愧为文公后裔之美名,耀我朱氏名门之望族也。

该支派字为:

淳势景远炎,盈兴廷大家,宗有思必得,世际升泰道

人才咸振起,经学愈宏通,忠厚绵先绪,勋名永久隆

始迁祖建二公。师古公第二十七代孙,老家系江西饶州之鄱阳,建二公父亲本三公(千一)配廖氏生三子:建二、寿二、良二。为避元季兵扰,公率三子渡江而北,长子建二公择宿松县陈汉乡白鹤冲而居,次子寿二公居太湖县,三子良二公居舒城县。三子分别安顿完毕后,本三公复回江西彭泽终老,葬彭泽县浩山乡兆吉沟村境内,有碑志。建二公始居白鹤冲,是时流寇未平,公建屏风寨,为西源保障全活甚众,宿松县志有记载。公负文武才,居地猛兽猖獗,数扰居民,公以气自豪,时出射猎,曾不为害。妣殷氏生二子:任福、任富,任福公生二子:仲海、仲江,次子仲江公迁南屏庙,续迁源湖、失考。任富公生仲浣,仲浣公生友瑱,其后裔世居破凉清湾河;仲海公生子八:友瑛、友琎、友㻞、友琏、友瑚、友理、友璋、友瑄。从五世祖友派,六世祖仕派,已丁繁族大,因生存发展之需要,从此分列七户,各择居地,下面逐一介绍:

         友瑛公支下为淑隆户,后裔择三岭而居(西源亭子岭、陈汉独山岭、河塌项塘岭)。

         友琎公、友㻞公支下均为建均户,友琎公后裔择三冲而居(陈汉白鹤冲、塘家冲、鸡鸣冲),友㻞公后裔择三河而居(陈院朱家河、宛家河、广福河),其后裔分流遍布全国各地。

         友琏公支下为训烈户,友琏公生子二:仕训,仕烈,仕训公始居梅墩畈、后迁长铺破铁山蟹子地,其后裔又分迁河塌毛咀、鲁元、复兴、大兴、洲头、小瓜等地。仕烈公择居白茅河,九姑朱家大屋,后又分迁竹峦窠、朱滴屋、堰角头、吴屋、廖屋、罗家珑、碎石凌家塘、张田铺、太湖牛镇天桥、陕西丹凤县、湖北十堰等地。

         友瑚公支下为同睾户,始居二郎河、仕俸公迁黎河酒坊铺,仕伟公迁石咀头,其后裔有散居凉亭保池朱屋。五里弓箭、梅墩畈、花凉亭等地。

         友理公支下为崇惠户,分居长铺金安村,五里雷公岭朱屋,马塘百文畈,宿松县城东门,汇口张月,梁公村等地。

        友璋公支下为雄盛户,后裔因外迁或仕途与宿松年久失联,2016年广东朱建乘等四人不远千里寻根溯源到松才联系上,(他广东祖妣墓志上四个派名与松相同“可、应、国、宗”时间也相似)。宿松朱氏友璋公支下信息有待进一步考证,其后裔现居广东陆丰等地。

         友瑄公支下为世兴户,后裔分居隘口花学。人称八友七户。

         友瑱公系仲琓公子,任富公孙也,世居韩文小湾朱屋,陕西等地。因该支人丁增长缓慢,其后裔与友瑚公支下同睾户合修谱谍,至2019年七修再各自分修。

九友支下均尊建二公为迁松始祖。

该支派字为:

本建任仲友,仕联槚滋可,应国宗孔孟,诗书礼义风

人才咸振起,经学愈宏通,忠厚绵先绪,勋名永久隆


 三、始迁祖相山公(庆十)。洪武二年奉诏迁松,首居杨辛畈,入赘曹氏,生子二:兴一、兴二,俱冒曹姓。兴一公替曹氏服兵役,随军往浙江绍兴与本宗失考。兴二公卜居杨辛畈,生子五:玉瑄,玉璟、玉玘、玉珉、玉琳。传至九世光汤祖(名仁字振兰),明进士,言于官,始复朱姓。

         清太史翰林院编修朱书,字字禄,号杜溪,是族中杰出的代表人物,系相山公第十代后裔,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与方苞、戴名世共同打造“桐城文派”。在今天改革开放包容的社会形态中,相山公后裔考入重点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不计其数,奋斗在各社会阶层的精英不胜枚举,实为相山公后裔继杜溪先生之文脉,为先祖争光焉!后裔子孙散处有徙居碎石岭、国峦、肖庄朱屋、红岭、望儿洲、城皇咀、程岭、太湖、陕西等地。

 该支派字为:

 相兴玉洪友,文伦朝希世,日效惟斯鸿,宪承家以之

 人才咸振起,经学愈宏通,忠厚绵先绪,勋名永久隆

四、始迁祖敬二公。敬二公老家居江西鄱阳,洪武二年奉诏迁安徽宿松,卜居於杜溪之朴树下。公生三子:荣二、荣三、荣五,荣二公迁河南,荣五公无传,荣三公恪守先志永奠松土,生子二:德清、德贤,德清公生永宏公,永宏公生二子:曰瑞曰琰;德贤公生永瑄公,亦有二子:曰瓒、曰璯。此三世而劈分两股,五世而布列四支也。五世瓒祖追踪荣二公亦迁河南,璯祖子孙居盤山后延十世又分迁桐城、太湖;宿松本土仅有瑞公、琰公二祖后裔。旵公支下部分后裔居朴树下,部分居卢塘角;晏公后裔居南畲咀、后牌楼,有部分后裔迁陕西商南县。国坤公支下居朴树下、隘口、义乡等地。

该支派字为:

敬荣德永、王日亻应、国士能立志、兴家定有光、庆,人才咸振起,经学愈宏通,忠厚绵先绪,勋名永久隆。

 五、始迁祖庆一公。庆一公为古祐公之孙文强公后裔,洪武二年迁松,首居河塌乡四利村栗树组。始祖庆一公迁松后入赘陈氏,故“冠以朱而不忘其本,系以陈不没其恩”朱陈氏也。庆一公传至妙道,再传至仕良、仕贤、仕芳。贤、芳俱无传,仕良公传至智玺而有福济、福淮、福渊。自此,后裔分为三房:福济公择两角山李虎铺而居,福淮公仍居祖地,福渊公入赘对桥蔡氏。此后庆一公支下三房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今己传至二十七世,祥发万余人。

老派字号为:

庆妙仕智,福永月文,善应其之昌大天开我族繁兴

续派字号为:

守典慕先哲,长世思有恒,辉光照祖德,忠厚振家声

新派字号为:

品高志远,锐意创新竞秀,行正步健,清风亮节增荣

        宿松朱氏五大支系虽卜居各地,追根溯源,实共一体,均出自于师古公一脉,可谓名门望族,地位显赫,亦是宿松几大姓氏行列中的佼佼者。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新安朱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南宋一代大儒朱熹,新中国元帅之首朱德,铁腕总理朱镕基等均为新安朱氏师古公后裔,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为明昭穆、别尊卑,淳公、建二公、相山公、敬二公四公支下在清朝光绪年间,已共建祠堂,共买田产,共拟新派,四家支谱各有记载,各种合约各支谱均有刊录,并规定自迁松始祖起,各支老派字号用止二十代,第二十一代起,统一启用新派,字号为:人才咸振起、经学愈宏通、忠厚绵先绪、勋名永久隆。回望前辈功德,我辈愧对先人,140多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贫积弱,广受外敌欺凌,吾辈祖先不畏艰难,披荆斩棘,联合宿松朱氏族众溯源连脉,合制祖产,共合派文,是乃功德无量,今天的我辈无任何理由不继承先人之遗志,乘此时代之机运,挟吾先人之风烈,让宿松朱氏世代相继,让朱氏文化撒播五湖四海,发扬光大。

         因朝代更迭,年久失修,文革动荡,祠堂现荡然无存,所以,今天我们作为朱氏子孙,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家族文化,秉承家国一体完成宗祠重建大业;全族当精诚团结,奋发图强,继往开来,谨遵家训,发扬和继承先祖忠孝仁义,艰苦奋斗,正直刚毅,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宿松朱氏源流志》的圆满告竣说明了我们大家族办事得心应手,不拘小节,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希望各位宗亲一如既往得积极参与到家族各项事务中去,献计献策,为我宿松朱氏家族文化建设继续添砖加瓦,再立新功,此乃祖宗在天之灵,可欣慰矣!  

                                               ——2024.7.21于深圳

                                 文中资料来源于《宿松朱氏源流志》

2.pn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