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图文热点

中华朱氏网姓氏查询研究报告书(重庆丰都县朱成龙) (编号2025001)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5/05/06 10:12:19 浏览量:108

第一部分  委托缘由与事情经过

2025年4月22日,重庆市丰都县朱成龙宗亲(手机:13881944313),在微信联系中华朱氏网主编(微信:19819884266),表明了想要查找、搜集、整理丰都县朱氏及其本人历史上的姓氏情况,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料;“宗亲:这个我们丰都这一派口传字辈,能查阅到它的原谱吗?谢谢你!太和义德仕、恩新守锦成、福广益远宝。

根据以上提供的简要信息,中华朱氏网通过全国各地宗亲和网络,搜寻“朱氏家谱库”“世界朱氏网”等网站,翻阅了有关家谱和书籍,与丰都县及其周围的朱氏宗亲进行联系,并把朱成龙宗亲推荐到中华朱氏网重庆群等,初步编制了《重庆市丰都县朱氏查询研究报告》。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和家谱的不断发现,得到有关信息后,继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第二部分  重庆市丰都县朱氏查询研究报告

一、丰都县现状及移民情况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的核心地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点城市。全县幅员面积 2901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23个镇和5个乡 ,常住人口55.30 万人。县政府驻三合街道。 

丰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旧石器时代便有古人类在此定居,周代属巴国,曾建有“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 年),从枳县分置平都县,治所位于平度山(今名山)下,这是丰都县的起始。此后历经多次隶属变动,明洪武十年(1377 年),豊都县并入涪州,三年后又单独设县。1958 年,经国务院批准,改 “酆都县” 为 “丰都县” 并沿用至今。

丰都县是全国重点移民县。因三峡工程建设,丰都县城是重庆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淹没范围涉及1座县城、5座集镇、356 家企事业单位。从1992年到2009 年,历经多阶段移民工作,累计搬迁安置超10万人。10年时间里,丰都人民团结协作,完成了县城、集镇的迁建,工矿企业的搬迁及结构调整,以及专业设施复建等任务。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三峡工程的顺利推进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如今,新的丰都县城在老县城对岸拔地而起,一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移民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丰都县朱氏源流与迁徙

丰都县朱氏主要分布于汇南乡白庙子及周边地区,其家族历史可追溯至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石坎。明洪武八年(1375年),先祖朱绣二因避土司战乱入川,最初定居于丰都县红星乡陶家坪曾家冲。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第十二世孙朱尚先迁居至丰都南岸汇南乡白庙子,成为该支朱氏的始迁祖。这一迁徙路线反映了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的典型特征。

(一)丰都县朱氏家族溯源与迁徙历程

丰都县朱氏家族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石坎朱氏入川分支的典型代表,其家族史与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 移民潮紧密关联,具体脉络如下:

(二 )入川情况

祖籍地: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石坎(注:麻城县孝感乡为明清时期湖广地区重要的移民迁出地,今属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高石坎”或为当地具体村落名,因历史变迁,具体位置需结合地方志进一步考证)。

迁徙动因:明洪武八年(1375年),先祖朱绣二为避 “土司战乱”(可能指元末明初湖广地区的地方部族冲突或政权更迭引发的动荡),加入“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从湖北麻城迁入四川。

入川后的定居与繁衍:朱绣二入川后,最初定居于丰都县红星乡陶家坪曾家冲(今丰都县行政区划已调整,红星乡可能并入其他乡镇,需结合现代地图确认)。

二次迁徙与始迁祖确立: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 年),第十二世孙朱尚先迁居至丰都南岸汇南乡白庙子(今丰都县汇南乡一带),成为该支朱氏在汇南乡及周边地区的始迁祖。此后家族在此落地生根,逐渐发展为当地主要族群之一。

三、迁徙路线与 “湖广填四川” 移民潮的关联

1.移民潮的历史背景

“湖广填四川”是明清时期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元末明初至清初,四川因战乱、瘟疫等导致人口锐减,朝廷鼓励湖广(今湖北、湖南)等地民众迁入四川垦荒定居,形成持续数百年的移民浪潮。

麻城县孝感乡因地处移民集散地,成为湖广移民入川的重要来源地之一,现存大量川渝家族族谱均记载祖籍为“麻城孝感乡”。

2.丰都朱氏迁徙

时间跨度:从明洪武至清康熙,历时约300年,体现了移民潮从明初到清初的持续性。

迁徙模式:先定居川东地区(丰都红星乡),后因人口繁衍或生计需求向周边拓展(迁汇南乡),符合移民“先开荒定居,后分支扩散”的特点。

社会影响:该家族的迁徙不仅是个体家族的发展史,也反映了移民对四川地区开发的贡献——通过垦殖、经商等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四、湖北麻城朱氏与丰都朱氏的关联考证

(一)麻城朱氏历史概况

麻城朱氏在明清时期属当地望族,分支众多,部分家族因科举、仕宦或移民活动迁居各地。高石坎村朱氏可能为麻城朱氏的一个分支,以农耕或手工业为业,其族谱可能记载与四川朱氏的关联。

麻城现存族谱及地方志(如《麻城县志》)中,或有关于“朱氏迁川”的记录,可作为考证依据。(中华朱氏网拥有大量麻城朱氏情况)

(二)家族分布与人口

目前没有公开的详细统计资料显示丰都朱氏的准确人口数量。但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三合街道双庙社区回龙湾等地,以及仙女湖镇金竹林村过去曾有朱姓聚居。此外,在丰都其他地方可能也有朱氏族人零散分布。

1.核心聚居地  

   汇南乡白庙子:朱尚先后裔的主要聚居地,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形成稳定的村落。

红星乡陶家坪曾家冲:朱氏早期入川的落脚点,虽后来部分族人迁出,但仍可能有少量朱氏后裔留存。

三合街道双庙社区:以前的汇南人民公社白庙大队,现双庙社区2组回龙湾,此地绝大多数为朱姓,是“湖广填川”来此的朱姓人家聚居地,鼎盛时期有朱姓人家30余户150多人。 

仙女湖镇金竹林村:有朱家园村落,不过如今朱姓逐渐消失,过去朱姓在此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2.周边扩散  根据家谱记载,丰都朱氏可能向重庆其他区县扩散,但具体分布缺乏详细记录。邻近的川东地区如忠县、垫江等地历史上亦有朱氏迁入,但需进一步考证关联性。

3.人口规模   现存家谱仅记载为“一册”,未明确人口数量,推测该支系规模较小,集中于白庙子一带。结合清代移民史及家谱修纂频率,当前人口或在数百至千人间。

(三)家谱编纂与内容

经查,中华朱氏家谱库收录了《重庆云阳朱氏族谱》、《重庆沛郡南阳朱氏族谱》、重庆《合川朱氏宗谱》、重庆《永川朱氏族谱》,具体内容需要细细研究。

1.家谱版本  目前可知的《汇南乡白庙子朱氏族谱》为清代版本,由湛超然纂修,共一册。该族谱记录了朱氏家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其族原籍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石坎,明洪武八年朱绣二避土司乱兵入川,落籍丰都红星乡陶家坪曾家冲,清康熙十九年,朱绣二的十二世孙朱尚先迁居丰都南岸汇南乡白庙子,朱尚先为汇南乡白庙子朱氏始迁祖。

《汇南乡白庙子朱氏族谱》为现存主要文献,由湛超然纂修,成书于清代,属二修本。书名据书衣题,内容涵盖迁徙史、世系及定居过程。家谱未记载字辈信息,可能与修谱时代较早或分支未形成统一字派有关。

2.内容特色  家谱详细记录了从湖北麻城到四川丰都的迁徙路径,并强调朱尚先作为始迁祖的地位。此外,提及明初朱绣二入川的背景,反映了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重建的历史背景。

   3.重庆部分地区朱氏班辈 丰都县周围的朱氏字辈可做参考。

重庆江北朱氏字辈:学永登国政长佐显德昌洪文开景运音才启辉光。

重庆朱氏一支字辈:传家有定矩继续永山河。

重庆铜梁安居朱氏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溪贤生瑞草子孝父心宽。

重庆垫江朱氏字辈:碧世宗应文(文)昌汝大显朝庭宗维隆孝友传家远。

(四)周边朱氏关联情况

1.重庆其他区域

    江津、綦江:清代朱氏移民常见迁入地,但与丰都朱氏是否同源暂无记载。

    朱德家族支系:仪陇县朱德元帅家族源自广东乳源,虽同属川渝朱氏,但迁徙路线和世系独立,与丰都朱氏无直接关联。

2.湖北原籍地联系

   麻城孝感乡作为明清移民的象征性祖籍地,丰都朱氏可能与其他自称源自该地的川渝朱氏存在文化认同,但具体血缘关系需家谱比对验证。

(五)文化遗存与研究价值

1.宗祠与遗迹 

   丰都朱氏暂无明确宗祠记载,但家谱中提到的“白庙子”可能曾存在祭祀场所。对比云南通海朱氏宗祠(清代建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推测丰都朱氏可能保留类似土木结构宗祠遗存,需实地考察。

2.学术价值

   该家谱为研究川东移民史、家族迁徙模式及湖北麻城移民网络提供了珍贵个案,尤其对“湖广填四川”中次级迁徙路径(如从川东向川南扩散)的探讨具有补充意义。

(六)寻根建议

若需进一步确认丰都朱氏与麻城高石坎朱氏的血缘关系,可参考以下途径:

1.查阅族谱:若能发现丰都县有完整的朱氏族谱,可重点关注“祖籍”“迁徙时间”“先祖名讳” 等记载,与麻城朱氏族谱比对。

2.地方志研究:检索麻城市地方志中关于“高石坎村”“朱氏”的条目,或能发现移民记录;同时查阅《丰都县志》对本地朱氏家族的记载。

3.实地考察:前往麻城市调研高石坎村(或历史上的同名村落),探访当地朱氏后裔,获取口述史或族谱资料。

(七)现存问题与研究建议

1.家谱信息缺失:字辈、堂号等关键信息的缺失限制了世系梳理,建议结合口述史与周边朱氏家谱进行交叉考证。

2.人口统计空白:需通过地方志或户籍资料补充当代人口数据,并考察城镇化对聚居地的影响。

3.文化保护建议:推动家谱数字化及宗祠遗迹保护,与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化对川东朱氏家族网络的研究。

中华朱氏网推荐该宗亲进入中华朱氏网重庆群,重庆市菩提缘朱氏拓展群等。联系丰都、江津、綦江、麻城等地宗亲。重庆必胜厨具(朱陈记酒业)朱先生,微信a1516220423(丰都人),朱德勇(中华朱氏网重庆綦江站站长)、朱材明(重庆江津区,中华朱氏网特约研究员)等人。   

第三部分  结 论 

重庆市丰都县朱氏主要分布于本县汇南乡白庙子及周边地区,其家族历史可追溯至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石坎。明洪武八年(1375年),先祖朱绣二因避土司战乱入川,最初定居于丰都县红星乡陶家坪曾家冲。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第十二世孙朱尚先迁居至丰都南岸汇南乡白庙子,成为该支朱氏的始迁祖。丰都县朱氏以汇南乡白庙子为核心,其历史与明清移民潮紧密相关,家谱记载虽简略,但为区域移民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研究需结合多学科方法,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与社会价值。                     

中华朱氏网家谱研究中心                

 2025年4月29日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