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朱氏字辈浅谈
字辈,是姓氏文化形成后,以区分尊长和家族远近支系的姓氏文化的又一延伸。在我国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字辈,同一姓氏不同支系有不同字辈,但祭拜的先祖不变。
紫阳堂双沟朱氏系出宋理学宗师朱熹第三子在公后裔。现据家谱记载,双沟朱氏现已经传有23代,鼻祖剪公上接在公有五代断层,查阅大量史料和旧谱均没有收获实质。为什么我们有五代断层呢?我一贯认为这和明建文三年的靖难之变有一定的关系。閩浙粤赣多数朱氏族谱记载,朱熹一支多以五行相生为子嗣起名,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效仿。
双沟朱氏传至第七代最终有了完整传世的统一字辈。为什么要用最终呢?其实在双沟朱氏第二世祖时均用“文”字辈这是双沟朱氏族谱中记载最早的统一字辈,余后传四代至六世祖均单名另配别字没有用字辈。根据我按五行相推,文字辈在双沟朱氏家族中属木,那么就是说,始祖大公朱鑑属水,鼻祖大公朱剪属金。有人会问,单从“文”字推测的话如何让人信服呢。其实不然,我首先是对鼻祖的名讳所属年代等客观条件推测的。一、鼻祖大公朱剪,《说文解字》载,剪,齐断也。大家都知道,剪字是动词,剪刀是名词,剪刀由铁铸造,铁属金,古人用字起名是有寓意同时所用字也是有延伸的。二、家谱记载朱剪由徽迁汴,徽,徽州也。汴,汴河也。古时徽州属于安徽,朱熹祖籍也是在徽州境内的婺源(今江西婺源)。也就是说,我们的鼻祖是在徽州迁出的,由此可以推断,朱剪是朱熹的后代。三、现存支谱文字记载,“徽国文公来脉查阅总谱注”“紫阳堂”“紫阳绵世泽,白鹿振家声”“熹公三子在公苗裔”等文字佐证,我们是属于朱熹后裔的。四、家谱记载,鼻祖明洪武初年往金陵辅佐太祖恭赞军务。在公生於公元1169年卒於公元1239年,元朝入主中原是公元1271—1368年,得国97年。明朝建立是在公元1368年,谱载洪武初年,应该就是在明朝建国之前,鼻祖已经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灭元军队。那么就是说,在公出生时距明朝建立有199年。据五行推断,朱剪是在公的第七世孙,从时间理论上是站的住的。
双沟朱氏始祖朱鑑,鑑字的简体字是鉴。《说文解字》载,鉴,大盆也,可以取水于月。现代语就是说,可以装水的盆。按古人起名的延伸意,这个字和水有关系。二世祖均用文字辈,谱载嫡传支系中的文字辈名子有另一共同点,就是三兄弟都用辶字部首,文通 文逹 文逵。三世祖辈属火,这一辈没有字辈,但所用的字有两个特点,一、都是“曰”字部,二、字面意有向上的意思。四世祖辈属土,这一辈的特点是用“田”部首。五世祖辈属金,这一辈中的特点都用“氵”部,这一辈的名字按五行学说是不符合的,这也是多年来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最近细细研究了三房支谱,似乎找到了些许蛛丝。谱载,四世祖葬在双沟东山头,这是家谱中首次提到先祖葬在双沟的记载。之前走访的收获信息是,建文三年燕兵攻金陵,皇宫失火帝不知所踪,始祖辞官隐居退而奉祠,来到了明光紫阳山。我们一直都说是双沟朱氏,可当年始祖落脚是在紫阳山一带,直到记载四世祖时才出现了双沟的文字。那么是否可以推断,四世祖当年是由紫阳山渡淮迁双的,他在给子姪们起名时,应该有着跟淮河有关联的字意了呢。而且现在的双沟小朱庄就在淮河边,如果此推断成立,那么五世祖们名字用“氵”部就不足为奇了。六世祖辈属水,六世祖这一辈兄弟六人,是整个双沟朱氏发展最关键的一代。双沟朱氏至六世祖时开始在双沟分家修谱建祠,现称双沟六房朱氏由此发支。这一辈的名字特点是用“共”部。七世祖辈属木,这一辈是双沟朱氏用统一字辈的开始,七世祖,应字辈。《说文解字》载,应,当也。八世祖辈属火,延辈。《说文解字》载,延,长行也。有蜿蜒之意。九世祖辈属土,大辈。《说文解字》载,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也。……凡大人 大夫 太子 太君,皆尊词。十世祖辈属金,之辈。《说文解字》载,之,出。象草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十一世祖辈属水,敦辈。敦,厚道;敦厚之意。十二世祖辈属木,抱辈。抱,以手围护;志向远大之意。十三世祖辈属火,兆辈。《说文解字》载,兆,象;古文兆卜省。十四世祖辈属土,开辈。《说文解字》载,开,张也。十五世辈属金,家辈。家字用在谱辈中指家族或单个家庭之意。十六世辈属水,国辈。国字用在谱辈中指国家大族之意。第十七世辈属木,瑞辈。《说文解字》载,瑞,以玉为信。瑞字用在谱辈中指吉祥之寓意。第十八世辈属火,德辈。《说文解字》载,德,升也。按道学理解,德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德是道的载体。第十九世辈属土,泽辈。泽,是水聚集的地方,美好的理解可作被水流经过滋养孕育生灵之恩惠仁慈。第二十世辈属金,永辈。《说文解字》载,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美好的理解可作长远无垠之空间。第二十一世辈属水,其辈。其,代词。在谱辈中可作先祖之德载於其字。第二十二世辈属木,昌辈。《说文解字》载,昌,美言也。在谱辈中作繁荣之意。第二十三世辈属火,贤辈。《说文解字》载,贤,多才也。在谱辈中可作贤能可为之意。第二十四辈属土,才辈。在谱辈中可作才华之意。第二十五世辈属金,承辈。承,继承延续之意。第二十六世辈属水,泰辈。《说文解字》载,泰,奉也;受也。第二十七世辈属木,运辈。《说文解字》载,运,移徒也。第二十八世辈属火,法辈。法,效法之意。第二十九世辈属土,祖辈。《说文解字》载,祖,始庙也。第三十世辈属金,启辈。启,开启,展开之意。第三十一世辈属水,龙辈。第三十二世辈属木,章辈。在整个双沟朱氏家族谱辈中,“龙章”两字是隐喻始祖的生平事迹最含蓄的表达,没有研究双沟朱氏总谱,或不了解明朝历史的人是很难发现其中的意思的。
根据九兰先生续的三房支谱记载,双沟朱氏字辈后十个字是长房岁贡生朱雲 字 葭林 拟订的。双沟朱氏自七世祖开始至章字辈共计26个字,根据九兰谱的文字描述,我个人认为这二十六个字,应该有不同时期的三位或三位以上族人拟定的。
双沟朱氏先祖订立字辈后在各房各支中改辈的现象普遍存在,改动最多的属长房何圩支脉,据谱载,双沟长房传至八世祖时,嫡长子应旸公迁居外地做官,嫡次子应时公传至何圩村始迁祖时均是长子,所以周边村镇的朱氏同宗一提到何圩,异口同声的说何圩是长门之长。作为“长门之长”的何圩,在整个家族中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据说当初各支来往都很密切,遇到红白大事时,登礼薄时重名太多,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何圩朱氏族人根据原先的字辈字根的意思,改了六代字辈,
即:“开”易“曾”、“家”易“长”、“国”易“亭”、“瑞”易“川”、“德”易“祥”、“泽”易“雲”,字辈重新拟定后,何圩族长到双沟约各房族长,开了宗祠,焚香祝祷,最后将泽字保留不变,何圩后世均以新拟字辈为序。长房敦易公支下,第十八世也改德易祥辈,这里要提的是,在当时两支族人肯定走动密切,且家族事物保持相当的协调性。
改动字辈,各房都用的就是第十六世,以“国”辈易“克”辈,长房、二房、三房、四房、六房,都有支系改国用“克”辈的。从这一点上看,当时的双沟朱氏家族的族内事物是相当一致的。
紫阳堂《泗州双沟朱氏总谱》中,有很多支系都改动了一代至五代不等的字辈。长房延纲公支下,第十二世祖,改“抱”易“令”辈。二房中双沟瑞芝瑞兰二公将子辈“德”易“堂”辈。三房中敦连公支下有一分支将第十七世瑞辈易“元”辈,将第十八世德辈易“建”辈。四房延吉公支下将第十三世兆辈易“朝”辈。六房冕公支下将第十世祖之辈易“志”辈,将第十四世开辈易“启”辈,将第十五世家辈易“德”辈,将第十六世国辈易“克”辈,将第十八世德辈易“善”辈。四世祖二公畴公支系改动的字辈更多(可参考《总谱》)。从所改动的字辈上看,大多数字的改动是在原有字的字根上延伸出来的。通过研究双沟朱氏字辈和字根意义,对现今的我们再续订新字辈有着很大 的帮助。
现附双沟朱氏字辈如下:
九兰先生续的三房支谱建议将第三十世“启”字辈易为“展”字辈,原因是六房先祖已有用“启”辈。九兰先生提出的建议是完全站在家族整体价值观之上的,无论是哪房子孙,作为双沟朱氏后世子嗣的人都应该避祖先的辈讳。这不仅是尊重先祖,同时也是发扬家族团结的精神。就“启”和“展”在字面意义上是相同的,在双沟朱氏字辈的用意中也是相同。启,有打开,开启之意。展,亦是打开,展开之意。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上声。通过对家族历史和九兰先生修的三房支谱的研究,我个人完全支持九兰先生的建议,为了整体家族的团结精神和实现九兰先生的遗愿,我个人也将会为推动这一建设性的建议而努力。
每个家族都取祥瑞有寓意的字作为本族的字辈,双沟朱氏家族也不例外。纵观各地朱氏字辈,不仅取吉瑞的字为辈,还把先祖的光辉遗德融入到某个字面意思里,这不仅是家族文化,更是中华博大文化。双沟朱氏字辈字面意义转化成白话文大意可理解为:“应——抱”,应当延续先祖敦厚之遗风做有远大理想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兆——瑞”,吉兆已经开启家族和国家必将和瑞祥宁。“德——昌”,先祖的光辉文华美德像涓涓之水一样润泽后世子孙必会得到长久的繁盛。“贤——运”,有能力多才华的人将继承先祖厚德恒久长运。“法——章”,效法祖宗的精神去展开龙章大髦为国家民族争辉。(注:龙章,寓明锦衣卫龙章彩旗和始祖领兵伐敌的军前龙髦)
鄙人学识有限,对族辈的理解比较浅显,望族中宗亲海涵。
朱飞来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日
(信息来源: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