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朋友、同志们:
在赤日炎炎、万物繁茂的季节,在中国历史文化煤城——山东省枣庄市,召开《山东朱氏通志》编纂会议,请让我以个人的名义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积极筹办这次会议的山东朱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编朱广平先生表达崇高敬意!同时对来自枣庄片区的各位朱氏宗亲,在百忙中能够挤出时间,参加会议表示感谢!今天是庚子年端午节,对中国历史做出突出贡献的古代先贤表示深深悼念!
我是从事史志年鉴工作多年,正高级职称,一直关注、关心、支持和从事朱氏文化研究、传播和保护工作,多次参加由朱广平先生组织的会议,担任副主编,协助朱广平先生组稿编辑出版《山东朱氏通志》等工作,建立《山东朱氏通志》等数个微信群。先后参加或组织了2017年在济宁成立的山东朱氏宗亲联谊会、2018年在山东日照召开的通志编纂工作会议、2019年在临沂召开的《山东朱氏通志》临沂分会等工作。2019年8月在众多朱氏宗亲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下,创办了《中华朱氏网》,截至目前,共发布文章1600余篇,点击量超过7万人次,成为中华朱氏最有影响的网站之一,尽量为朱氏宗亲联谊、弘扬朱氏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年1月被选为山东朱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19年11月,在邹城召开的山东朱氏文化研究会年会上,主编朱广平先生提出了要加快《山东朱氏通志》组稿编纂和出版工作的建议。由于今年受到百年未有之新冠病疫的影响,封闭在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东朱氏通志》工作进度。为不负韶华,实现预定的进度,主编朱广平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千方百计推动通志工作。在各位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这次《山东朱氏通志》枣庄片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弘扬朱氏文化为宗旨,统一思想,动员力量,强化措施,脚踏实地,千方百计,按时间、节点完成《山东朱氏通志》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着重讲三点意见,供各位宗亲参考。
一、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编纂《山东朱氏通志》的重要意义
各位宗亲,《山东朱氏通志》是真实记载山东区域内朱氏宗亲诞生、流传、迁播和发展情况的一部地方性宗族志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价值。通志工作启动多年来,在编委会、编辑部全体成员及各位宗亲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山东朱氏通志》组稿、编纂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完成了80%的工作量,为按时出版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谨代表《山东朱氏通志》编委会对各位宗亲的不辞辛苦的努力,表示诚挚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全省尚有部分地区的朱氏资料不完善,其中包括枣庄市。枣庄市是《山东朱氏通志》的编辑部所在地,也是《山东朱氏通志》的“革命”根据地。这次会议之所以在枣庄召开,主要是想通过这次会议,总结《山东朱氏通志》工作经验,打好攻坚战,继续推动全省面上工作。希望编委会、编辑部特别是枣庄市的朱氏宗亲,再接再厉,补漏查缺,加把劲,争取年底把朱氏资料集中起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集中做好攻坚收尾工作,现就编纂《山东朱氏通志》的重大意义,再简单啰嗦几句。
一是编纂《山东朱氏通志》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中华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门类繁多,其中,姓氏家族文化就重要的传统文化。姓氏乃文明之曙光、血缘之标志、婚姻之纽带、部族之始端、国家之根基,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东西。“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昌明,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从黄帝尧舜禹到现在,大约就有五千年的历史。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宗族史,就是一部家族史。故此,孙中山先生说:“《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加强对朱氏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实际上就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历史的热爱,实际上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与时代发展潮流一脉相承的。习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和号召,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话语权,做好中国文化工程。加强宗族文化研究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推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编纂《山东朱氏通志》是落实朱氏命运共同体和实现朱氏天下大同的基本路径。家族是国家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家国同构,家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稳定,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在中国古代,一个家族和睦了,基本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的和睦。刘邦家族和睦了,整个汉朝就会兴盛;整个朱元璋家族和睦了,整个明朝就会充满生机活力。当今社会,世界之所以战乱纷纷,矛盾丛生,本质上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特别是新冠病毒暴发以来,不同的文化对抗击病毒有不同的反应,但实践证明,人类要战胜病毒、就要面对现实,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人类医疗卫生共同体,实现习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编辑出版《山东朱氏通志》本质就要着眼于山东朱氏联系、团结与合作。通过开展家族文化研究有利于家,有利于国,也有利于山东朱氏的团结与和睦。
三是编纂《山东朱氏通志》是保护、挖掘和传承朱氏文化的重要尝试。山东是全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是“齐鲁文明礼仪之邦”,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闻名于世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和众多杰出人物,是原始儒家、墨家和道教的创始地,历史上可以说齐鲁文化辉煌无比。但就目前来看,山东在历史大转换中、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处于落后的状态。前几年,由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中国家谱大全》中,介绍和列举了几千种全国各地保存的朱氏家谱,山东仅有几家家谱在列,实在可怜兮兮。河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朱氏祠堂大多保留完好,家谱编纂、宗族纪念和文化活动都很活跃。他们有机构、有组织、有人员、有资金,反观山东,我们自愧不如。天下朱氏出山东,然而朱氏文化却繁盛在南方,百年来,特别是“文革”期间,山东人或许太讲究政治,或许太过于革命,山东的宗族文化深受其害,祠堂家庙砸的砸、家乘谱牒烧的烧,直到现在山东的宗族文化还没有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这次广平先生发起和担纲的《山东朱氏通志》,就是山东广大朱氏宗亲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山东朱氏宗亲重大的民间文化活动,这是对《中国家谱大全》的有力补充,也是山东朱氏文化崛起的重要标志。
二、提高质量、强化措施,努力做好《山东朱氏通志》收尾工作
“千条路万条路,天明还得卖豆腐”。《山东朱氏通志》开展10余年来,目前完成了80%的工作量。其实,编纂一部朱氏通志类的书籍不是很困难的事,据了解,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与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编纂《福建姓氏志》,从开展、组稿到出版发行,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与其他兄弟省份的朱氏文化研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要坚决把《山东朱氏通志》编纂质量放在首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家谱是一族之全史,家谱的资料要经过认真鉴别、考证,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才能成为“信史”,垂信于世。一定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不为隐者讳,不慕虚荣,一是一,二是二,丝毫不能含糊。二是广征博采的原则。搜集资料要占有足够的资料数量,搜集资料既要广泛,又要多,做到凡家族有关资料都要收全,不缺、不漏。
二是《山东朱氏通志》内容要做到横到边,全覆盖。按照不留空白县(市、区)、尽量不留遗憾的原则,抓紧补充完善《山东朱氏通志》。山东有16个市、130多个县(市、区)、110万朱氏宗亲,几乎每个县市区都有朱氏宗亲。由于是山东朱氏通志,每个市县不能有缺项,要消灭空白县,凡是目前还有没的县(市、区)请抓紧查漏补缺,对于已经来稿的县市区,要及时整理、归纳和补充。这次枣庄会议就是根据编纂需要实际召开的,是积极推进工作的一次尝试。
三是要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山东朱氏通志》是一项公益性志书工程,但没有列入山东省志书编纂系列,没有经费,没有财政拨款,没有公职人员和办公场所等,需要靠民间力量去完成。目前,编纂工作基本进入尾声,资金筹集就要提上议事日程。这次会议将集思广益,商讨资金捐助办法,同时,号召各位宗亲力所能及,进行捐助。编辑部也要管理好资金使用,主要用于通志出版工作,目前,编委会已经募集了一些资金,但还很不够。各位宗亲要广泛动员朱氏家族企业参与进来,壮大力量。
四是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做好收尾工作。为促进组稿工作,原计划在全省召开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编辑会议,后来考虑到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来稿情况,决定按照各市召开。这次枣庄会议之后,山东各市将陆续召开编纂会议,希望与会宗亲多宣传、多践行,多走动、多筹划和动员其他市陆续召开推进会议。下一步济南、聊城等地准备召开编辑会议,把工作部署下去,把工作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
三、明确重点、脚踏实地,做好通志资料搜集工作
根据会议安排,让我重点讲讲资料搜集工作。资料是志书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做好《山东朱氏通志》资料的搜集工作,对能否高质量编纂《山东朱氏通志》有重要意义。资料是家谱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部好的家谱应该是一部朴实的资料的科学汇编,成为能用于当今、传于后世的精神财富。编修新家谱必须占有丰富的资料,做到内容完备,资料翔实。以历史事实说话,用历史的实际经历来反映家谱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一是从朱氏宗亲的角度来讲,要扩大《山东朱氏通志》编写的影响。《山东朱氏通志》需要有家乘谱牒的宗亲主动联系,甘愿献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省各市可能还有很多拥有家谱的宗亲不知道有此事,或者不主动参与此事。以后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山东朱氏通志》出版后,就有朱氏宗亲带着家谱要求入志,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为避免大规模类似的情况出现,现在需要继续扩大《山东朱氏通志》宣传工作。在朱氏宗亲加强口头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网络新闻媒体的宣传和会议式宣传。继续在《中华朱氏网》、“抖音”、“微信”等专业网站和平台推广宣传的同时,能否开辟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形式,加大宣传。本次会议的召开尽量在《枣庄晚报》等媒体发布出来,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我将在《山东史志》杂志刊登出来。同时,发往《中华朱氏》杂志。
二是从编写的角度看,要加强查访工作。在做好有关宗亲的基础上,要注重家乘谱牒的查访工作。一旦有空白地区的家谱信息时,宗亲要主动去实地采集、收集,组织座谈,让有家谱的宗亲把家谱内容信息贡献出来,帮助整理,同时扩大寻亲工作;可以通过支持朱氏家族续修家谱的形式,广泛搜集家谱工作;也可以和一些家谱印刷厂联系,弥补《山东朱氏通志》的不足。通过走访朱氏祖坟、瞻仰家族祠堂、清明节家族聚会等方式,去做好寻查工作。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在全省开展一次朱氏宗亲家谱联展工作。
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查询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的史志年鉴资料、家乘谱牒,有的可以通过网上查阅到。可以通过各地的省情、地情、市情网查阅资料,《山东省情网》可以查到一些资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 “中国家谱族谱数据库”(http://gd.ccnu.edu.cn)和“中国地方志数据库”(http://lcd.ccnu.edu.cn)正式向公众开放使用。目前,库中存储的地方志数量达到84514卷,家谱族谱数量达到127067卷,其中收录了古今山东朱氏家(族)谱2019部,是《山东朱氏通志》的重要参考,需要安排专人查询。关于人名地名,可以通过《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词典》等查阅。关于县(市、区)的朱氏人口情况,可以到县级公安户政部门查阅,这可能需要一些必要的协助或者人脉资源关系。要充分利用现在技术,加快文字录入工作,现在的是新版的手机都有了语音输入、照片文字转换等功能,能会大大提供工作效率。收集家谱资料是一项相当繁琐枯燥的工作,没有对家族事业的真挚热爱,没有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没有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吃苦耐劳的毅力,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这也正是做家谱工作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最好不要从事这项工作。
各位宗长、各位宗亲,同志们,编纂《山东朱氏通志》是山东朱氏前所未有的一项事业,也是我们朱氏宗亲义不容辞的职责,《山东朱氏通志》的编辑出版将在山东朱氏文化史上留下一笔辉煌的遗产。十余年来,广平宗长矢志不渝、玉汝于成,沐风栉雨,踏遍齐鲁大地,用心查访,为《山东朱氏通志》编纂、出版,奔走呼号,呕心沥血,让我们接过“接力棒”,团结起来,责任在肩,扛起山东朱氏大旗,让这项宏伟朱氏文化事业划上圆满的句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