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华夏文明五千年,
南阳美名天下传。
夏商周秦与两汉,
两晋隋唐宋和元。
英雄豪杰出多少,
王孙公子做家园。
名声古迹不多表,
单表表唐王府里“王府山”。
白:呦伙计,你要唱“王府山”?
对:是啊。你也知道“王府山”?
白:是个南阳人都知道“王府山”。不但知道,还有俗语哩。
对:啥俗语啊?
白:这个俗语叫:南阳有座王府山,扒扒叉叉挨着天。
对:咦,光想着你三弦弹哩好,不防你还有点历史知识哩呀。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再问问你,你可知道这王府山,何人所建?建于何时?有多粗?有多长儿?有几个山尖?有几个窟窿儿?
白:那我还真不知道哩。
对:你不知道哇,我知道。你就往下听吧!
唱:大明朝朱元璋驾坐南京,
他把膝下的儿子来分封。
封朱桱唐定王驾坐南阳,
修王府镇南阳统领百姓。
皆之因路途远亲人难见。
思爹娘想兄弟常挂心中。
生一计后花园修座假山,
站山顶望南京一解苦情。
南方运来太湖石,
牛拉人推赶路程。
三年才到南阳地,
粘合用的鸡蛋清。
假山不是实心货,
中有暗道与窟窿。
拐弯抹角路险要,
盘旋上升景不同。
周长就有六十六,
总高超过楼八层。
上有四峰相对立,
皆把中峰来朝拱。
站立峰顶四下看,
东南西北看的清。
往南看到南京地,
往北看到洛阳城。
往西看到西安府,
往东看到濠州陵。
据南阳把天下看了个遍,
坐王府他才能服务百姓。
白:咦,你哩鲜词还不少哩。别说服务老百姓了,我听说唐王爷经常站王府山山顶上,只要看见美女就抓入王府先睡三天再说。
对:哎呀,瞅着你这孩儿怪精明,谁着是个糊涂蛋。
白:我咋是个糊涂蛋哩?
对:你都没想想。当年的王爷,也算是副国级领导人哪。一不缺钱,二不缺权,那他还能缺女人?再说了,明朝对王爷们管理的严格的很呐,他会敢明目张胆的干那丢人事?
白:那好些人都是这样传的呀。
对:那是后世统治者对唐王爷的污蔑之词。诗书上可是另有记载呀。
白:那诗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对:诗书上说:唐王上山,天下平安呐。
唱:唐王爷把假山修建好,
接天亭也成了“瞭望亭”
不但能观赏到四周美景,
更能够观天气水火灾情。
春种夏耘按时土,
秋收冬藏民物丰。
白河若是发大水,
提醒百姓不被冲。
那里冒烟失了火,
及时派兵去救应。
还能监视城四周,
防范土匪与敌兵。
如不是唐王有恩众百姓,
又怎会传九代王十一名。
至如今更加是枝繁叶茂
全仰仗朱王爷当年阴功。
朝代更迭风云过,
日月穿梭世道清。
冷眼看李自成三打南阳府,
笑脸观大清朝孔庙众书生。
经历过军阀混战多摧残,
经历过小日本炮弹乱轰。
虽说是当年的王府已不见,
但如今王府山依旧坚挺在城中。
她笑看着六百年天翻地覆,
她守护着三十代朱氏尊容。
她是朱氏家族的骄傲,
她是朱氏精神的根恒。
她是南阳人心中的圣山,
她是仍然镇守着南阳城。
(信息来源:朱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