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制度
朱氏堂号
朱氏精神
家风习俗
北宋朱肱的《酒经》
《酒经》,又名《北山酒经》,宋朱肱撰。朱肱,字翼中,号大隐翁、无求子,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是中国古代较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作,曾在杭州开办酒坊 ,有丰富的酿酒经验。 《酒经》载有酒曲13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了风曲和曝曲,作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种草药,表明北宋时制曲工艺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要进步得多。
2021-05-20
在上海当农民的山东兰陵人朱善陈
兰陵人朱善陈在上海当农民,“红美人”柑橘入市供不应求 1月13日上午,上海善晨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朱善陈从大棚内的果树上采摘下新鲜的柑橘。这个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红美人”,一推出市场就供不应求。5斤柑橘礼盒卖到188元,平均一个20元左右。
2021-05-07
朱氏古代人物——朱善
朱善(1340年-1413年),字备万,号一斋。元末明初丰城(今江西丰城)人。 九岁时,即通经史大义,能写文章,尤邃于诗。 元朝末年,朱善为避兵乱,隐居山中,侍奉继母,以孝闻名。
2021-05-06
武林世家“新坪高老三”
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南坑镇新坪村有一处叫做一东轩。那里地处窝子形雩山脚下,四周群山环绕,风景十分优美。新坪村是一座有着百年沦桑历史文化的古村,朱氏家族便诞生如此。满清康熙时,泰和恩宠堂朱氏文益公携三子及堂弟文秀迁陡萍乡,相居东西南北。然而,新坪朱氏家族光远公子孙,历经三百多年谦滚家风,姿文仪武,屹然挺立。晚清时期更有“新坪高老三”大显男儿本色,堪称朱氏精神……
2021-04-28
悬壶济世 行走南北的朱氏宗亲——朱树璁
朱氏宗亲朱树璁,男,汉族,籍贯中国云南曲靖宣威人。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带一路健康专家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传统医药特色评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养生分会首席专家,健康卫生人才管理委员会全民康养文化传承基地主任。
2021-04-22
山东省高唐县朱楼村
朱楼村位于高唐北部,距高唐县城20公里,距镇驻地8公里,村聚落呈长方形,县境内主要河流唐公沟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河上一木桥连接村落南北。 明朝初年,朱氏先祖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定居,当时曾修建一土楼,村名遂为“朱楼”。居民以朱姓居多,后有张、董、黄等姓相继迁入。朱楼村闻名于当地,是由于朱氏家族出现了朱昌祚、朱宏祚等几位著名人物。 朱昌祚(1627-1667) 清代大臣、名宦。字云门。高唐州人(今山东省高唐县梁村朱楼人)。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攻下山东各州县,昌祚年12岁,被掳往北方。后隶属于汉军镶白旗,官至宗人府启心郎,顺治元年(1644),随清兵入关,十八年(1661)由工部侍郎任浙江巡抚。主要政绩有平盗贼、减赋税、免欠饷、抚难民、除兵役等12项,均载入史册,被称作名宦。在任期间,大旱不雨,灾情严重,他劝说富户献粮,请求朝廷赈济,自己也得捐出俸禄救济灾民。由于他的积极操劳,得以全活的民众达数10万人。3年后,迁江西总督,未到任。再迁兵部尚书,督燕、鲁、豫3省。此时辅政大臣鳌拜肆意圈地,令昌祚及尚书苏纳海、巡抚王登联理其事,昌祚毅然抗奏,力陈其不可。鳌拜以忤己意,大怒,将昌祚及其子与王登联立绞。康熙亲政,鳌拜伏罪,知昌祚冤,诏复原官,赐祭葬,子朱绂以荫入监,官大理寺卿。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