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群:山高人为峰——记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江边朱氏

山高人为峰 ——竹节堂朱家好家风沿着江边水库(现紫云湖)水库库尾的陡峭山路一路往上,峰回路转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步行到达竹节组——一个以朱姓为主的村民小组。竹节组应该是现在紫云湖村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组。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这个山脊上地形不好,交通极其不方便。没有通车之前,交通只能靠腿,运输全靠肩挑手提,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永远都忘不掉当年的生活的艰辛。那时家人们偶尔会说,为何先祖们不把家建在荷叶、大坪这样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塅里。当然住山上也不是没有优势,山清水秀自然不用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烧茶煮饭靠柴火的时候,山上木柴多得是,那个年代也有塅里的姑娘愿意嫁到山上去,但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人们都开始烧煤、烧燃气了,住在山上面的唯一优势也就基本不存在了。现代的人们还是更加向往繁华街井和都市,还在竹节堂居住的人家已寥寥无几了。但我们这代人的根永远都在竹节堂,还是会经常回家去看看,好在现在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交通已经不是大问题。从族谱上大概可以判断,清道光年间江边朱氏庆受公系德佳祖派下作傪房就开始在竹节堂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至今已经到了第二十五代。最早的竹节堂朱家大屋堂在1972年也修成了现在的竹节堂水库。在面临新中国建设需要的时候,朱家的先辈们先后两次把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美好家园让位于国家水利建设,也算是一种深明大义吧! 竹节堂朱家大屋堂今天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当年屋后山上的一座墓冢依然保存完好,墓碑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墓冢在一个三面都是石头的窝窝里面,地势宛如一把太师椅,墓穴居中,周围绵绵群山环抱。安葬于此的是笔者的天祖省吾公和高祖尔田公父子。墓碑上记载:公讳作傪,字省吾,行煌十,生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790年)九月初一日,殁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十二月初六,享年六十八岁;公讳承畋,蓝翎游击,名载舞,字尔田,行萧九,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殁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享年六十七岁。坟墓的墓碑也算是一个传奇:当年竹节堂修水库,不知何人竟然把墓碑盗走,十几年间不知墓碑所踪。后来也许是朱家先祖在天之灵感化了那个盗墓人,大概是1986年清明节的前几天,当时笔者家父他们兄弟几个正去扫墓,发现墓碑竟然又被人送回到了原地,失而复得,家人们欣喜若狂。家父他们兄弟赶紧找来石匠,重新竖起墓碑,修缮墓园,祭奠先祖。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