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福建永安朱子后裔世系
朱古僚为朱熹的九世祖。朱昭元是朱廷俊的长子,字致尧,又字致鲁。出生于后周显德元年甲寅,即公元954年。曾担任侍卫指挥使,后来卸甲归田,自称自己为抽闲翁,与世无争。 朱昭元娶妻冯氏,又续娶金氏。共生了四个儿子,老大朱惟则,老二朱惟甫,老三朱惟赞,老四朱惟节。 朱昭元去世后,葬于婺源二十四都来苏乡安丰里汤村父亲的墓旁。 朱熹六世祖朱惟甫。 朱惟甫是朱昭元的第二个儿子,字全美,又字专美。出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乙卯,即公元979年。也许受父亲的影响,与世无争,更不喜欢出去做官,却情愿守在家里尊德乐道。朱惟甫娶妻程氏,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朱迪,次子朱郢,幼子朱振。
2021-01-05
太湖柘林堂世系
朱世栋:湖南平江岑川朱氏与赣榆沙河瑞鹊堂
(本谱来自湖南平江岑川朱氏)从公元后开始:朱氏先人在秦汉时住沛国,从江苏砀山保安镇一支人迁往河南南阳宛县居住。 东汉时出了一位杰出的将领朱祐(?一47年)字仲先,朱祐少年丧父,寄住外公复阳刘氏家(今河南桐柏县东)与春陵刘氐(湖北枣阳县东)为同族,所以有来往,从而朱祐结识了刘秀、刘演兄弟,并成为好友。后来朱祐与刘秀同学于长安,关系更加笃诚。刘秀兄弟起兵反王莽篡汉,朱祐是刘秀帐下一员虎将,为刘秀光复汉室功勋卓著,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先拜偏将军,建议大将军,封安阳侯,堵阳侯。
2020-12-27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瓌新考(一)
朱熹的先代世系,目前真正可信的可以上溯到茶院公朱瓌。朱瓌被立为婺源朱氏的始祖,朱熹是朱瓌的九世孙。但关于朱瓌的资料主要保存在朱氏宗谱、族谱中,语焉不详。
2020-12-19
江西抚州朱氏
抚州朱氏多系唐黄墩始祖师古公次子婺源茶院府君古僚公和幼子古祐公之裔,其中古僚公4世孙惟则公,宋任抚州太守,居盱江,生子五,后嗣枝繁叶茂,居抚州黎川、广昌、南丰等地后裔近万人。惟则公之弟惟甫公之裔居临川、崇仁、宜黄、东乡有1万人。古祐公次子满公之嗣居金溪鸣阳朱氏,近3000人。据现代有谱牒显示,徙居抚州朱姓较早者为乐安朱源朱氏绘公,时约唐乾符年间(874-888),其次为宜黄演源朱氏仁公,讳敏,生唐光化三年(900),落居仙桂乡。临川区朱氏主要有宋文公朱熹之后裔,约3000人,惟甫公之嗣大尹公后裔约900人。黎川朱氏为惟则之裔万一公后嗣,祥发8000人。南丰主要为莱溪朱氏,惟则公之后,祥发400余人。崇仁县朱氏为惟甫公系下学温公之嗣,祥发2000人。广昌为惟则公系下的白眉朱氏聚居地之一,祥发700余人。东乡朱氏为惟甫公之裔熹公系下云一、云二公后嗣,祥发3000人。金溪朱氏为古祐公次子廷满公之嗣,居金溪鸣阳,为“鸣阳朱氏”始祖,现留金溪之裔,已祥发2800人,分迁月湖区、贵溪等县区区者繁衍昌盛。 宜黄荣川“火源朱氏”为余改朱姓,以十一公为1世祖,后嗣已祥发700余人。演源左塘仁公之嗣已祥发400人。罕溪朱氏大尹公之嗣,已祥发400余人。
2020-12-15
河北朱家洛里坨迁至后辛村家谱图
朱家是由山东省滕县枣林庄随燕王(朱元璋四子)扫北一起过来,来到河北榛子镇落户,大约在榛子镇住约180年左右,后又迁到河北省的于桥镇(现河北沧州的东光县),又住约160年左右,后来又迁到朱嘴(先宁河区苗庄乡南朱庄村),大约住了50年后,先祖为朱长盛、朱长印,由朱嘴迁到现在宁河区洛里坨,当时两位祖先均已80左右,他们的孙子当时十几岁,朱氏在洛里坨居住约60来年时朱文会过继朱国发,迁到宁河区俵口镇后辛村。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