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湖州紫阳朱氏后裔
湖州紫阳朱氏后裔的分布情况
2022-10-17
浙江永康市姓氏志·朱氏
朱氏之先,系出姬姓。朱姓的始祖是颛顼帝的后代曹挟。周武王时,他被封于"邾"。邾国后来被楚宣王(实际楚考烈王——中华朱氏网)所灭,曹挟的子孙就"去邑以朱为氏"。汉有鲁人朱云。晋永兴初有其后裔朱汛历任东阳、临海两郡太守,偶至乌伤,遂由鲁择地于蒲墟,后称"赤岸"。
2022-10-12
河南郏县的朱家城堡
在河南郏县一个偏僻乡下,有一座神秘的村级城堡,城墙全部用红石造成。这座周长1.1公里的小城堡的建造耗费28年,建成后的100多年里,土匪、太平军、捻军,甚至连骄横的日军都在这里吃过败仗。这个神秘的城堡叫做叫做临沣寨,位于郏县堂街镇朱洼村,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2022-09-16
沛国朱氏的兴起
时势造英雄。公元前3世纪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峰火。接着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楚汉之争,问鼎天下。优秀的朱姓族人,把握时机,在秦汉鼎革的历史舞台上,迅速脱颖而出,开始了全面的复兴之路。 秦汉时的沛邑,亦称沛国,是朱氏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朱姓兴盛的主要郡旺。今天大多数朱姓族人,仍然自豪地称自己是——沛国朱氏,甚至海外华人,也要将自己居住之屋标榜为“沛国堂”。 秦汉时代的沛国朱氏有三大特点:一是英才辈出,文武并茂;二是百花齐放,各支并兴;三是以武为主,封侯赐爵,宗族显赫。据专家学者的统计,先秦时期的文献名录,记载的朱氏人物寥寥无几,战国200余年间,文献录名者仅仅4人。而《汉书》载朱氏人物便有40人,名列《后汉书》者有44人,除去两书重复的,亦有80人之多,为战国时期的20倍。散见于其他史籍和朱氏谱牒的秦汉朱氏人物,多得不可胜数。这是朱姓氏族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阶段。 秦汉朱氏兴盛,不是一支独秀,而是万派俱兴。从血缘大宗来说,有邾国后裔的曹姓朱氏,如大司农朱邑家族,有新息侯朱浮家族,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家族,有槐里令朱云家族等。以地域分派而言,有朱浮、朱翊为代表的沛国相县朱氏;有朱穆、朱晖、朱祐为代表的南阳宛县朱氏;有朱云为始祖的平陵朱氏;有朱轸、朱买臣为代表的吴郡朱氏。此外还有鲁地朱氏,杜陵朱氏,会稽朱氏和汝南朱氏等宗派。各宗各支朱氏并兴,是朱姓发展进入高潮时期的又一标志。
2022-05-20
新安朱氏源流与分布
朱氏出于轩辕,为重黎之后。商周之际,有曹挟者,从武王伐商,受封于邾(今山东邹县),后代承袭其爵位。传十五世为仪父。邾被楚国吞并,仪父弃爵避居沛国。再传十世为茅荑鸿,去邑边为朱,遂以为姓,称朱茅荑鸿。又传三十五世到唐末,有朱涔者,字山陵,号师古。太和四年(830)登第,官至殿中丞。他对自己非常严格,为官清正。唐乾符五年(878)黄巢兵乱,避地歙县黄墩,为徽州朱氏始祖。
2022-05-09
【重点推荐】东北的朱姓及其分布
我国在南宋之前,朱姓大多分布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与长江之间广大地域。明、清两代,江南、西北各省区有许多朱氏涌现。从清初开始,东北各地朱姓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北满东部地区。朱姓进入东北,与清初几起大案有关。 清朝顺治、康熙时期,被清廷流放东北宁古塔的关内汉人中,姓氏很多,尤以朱姓数量为最。这些被流放者都与几件大案如“通海案”“朱三太子案”及平定吴三桂等叛乱的“三藩之乱”有关。
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