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台城,城墙后的塔是鸡鸣寺药师塔。城砖,现收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它烧制于明洪武年间,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20公斤。城砖两侧刻有铭文,共79个字,上面写有“宁国府提调官同知阑善,司吏李时中,南陵县提调官主簿解簠,司吏何祺,总甲邓世亨,甲首王士恭,小甲王吉庆,窑匠骆羊孙,造砖人夫张和庆、王玄寿、查详、姚回儿、包思中、 姚华二、文都保、姚佳祖、文共兴”,这块城砖的制造,涉及17个责任人,包括府、县两级提调官及司吏,而在基层组织中,则有一个总甲下辖若干甲首,一个甲首下辖若干小甲,一个小甲下辖一个窑匠及9个造砖人夫。漫步南京明城墙,很容易发现像上面这样刻有铭文的城墙砖。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精心谋划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建立大明,年号洪武。而早在两年前,朱元璋就已经决定在南京建立“新城”和“新宫”。从1366年至1393年,历时28年,朱元璋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之众,大规模建造了南京四重城墙,即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其中京城城墙如今被简称为“南京城墙”,其他三重城墙大都已成遗址或遗迹。南京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我国目前留存规模最大的京城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墙。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栉风沐雨六百多年,南京明城墙至今依然雄伟坚固,与城砖铭文背后严格的责任制有着密切关系。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