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中部,东临黄海,南与南通接壤,西南与扬州、泰州为邻,西北与淮安市相连,北隔灌河和连云港市相望。
盐城全市土地总面积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平方千米。拥有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根据江苏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盐城市常住人口6709629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92%。
盐城市中朱姓人口约为24.5万人。
东台市朱氏
东台市有朱氏后裔。有的在部队、桥梁工程、医药部门任职。资料待完善。
朱兆龙 (1947~)
笔名常青人、农夫等。江苏东台人。1988年毕业于江苏电大党政干部基础专修科。1963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1965年应征入伍。1970年后历任县-委员会主任,市文化局副局长,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杂文学会理事,东台市杂文学会会长,市作协副主席。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笆斗山情缘》,历史人物传记《王艮传》,杂文集《信仰与信任》、《准风月今谈》、《景仰崇高》,编点《戈公振时评集》。
大丰市朱氏
大丰朱氏是文公季子在公第四子铅公的一支后裔。始迁祖君亮公、君礼公(君显公支迁草埝场因谱待考),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从苏州阊门移民迁入。君亮公,首迁兴化县俞茅庄,后迁丁溪场(今大丰市草堰丁溪村)。族人随海势变迁而东移,三世孙尚用公的长、四房迁徙复泰港(古血塌港);二、六房迁居杨家舍;三、五房迁居双垛子。三世次孙尚卿公后裔分别迁往古河口、草舍灶、洋岸、双垛子、沈家灶等地定居。八世尔范公,自丁溪场迁至河垛场(今东台镇河垛四塘村)唐家舍,传至十三世祖龙山公,自唐家舍迁张麻套,为张麻套开基祖。君礼公,自苏州几经辗转迁徙,定居小海,为小海开基祖。自始迁祖苏迁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余世,历代贤人辈出,裔孙众多,有人口约千余人。历史上每年三月初三日为祭祀祖宗活动日,1995年乙亥八月新编《大丰朱氏源流志》
阜宁县朱氏
紫阳堂古寨朱氏始迁祖朱兴。古寨朱氏17-32世班辈为宗嗣崇延、昭明其友、本同圣泽、皓品连传。
朱兴:古寨朱氏始祖,字旺全,行五,原籍婺源,苏州昆山人。元朝至正初年,朱兴以武功授淮安府守备,后累功升至游击将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兼某团长。在元至正年间,发生了农民起义。当起义军攻打淮安府时,朱兴被守城主帅褚布哈派往徐州求援。谁知徐州主将与淮安府守帅褚布哈素来不和,不予兵援。朱兴,愤而回转淮安,沿途招募了百余勇丁。但当他走到涟水的古村时(现属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朱兴得知淮安城已陷,褚布哈被脔割而死,随即在古寨住了下来。生七子:朱荣(原字王+荣)、朱玘、朱瓒、朱瑛、朱琦、朱珙、朱瑀
阜宁县公兴乡太平桥等地有古寨朱氏后裔。
根据古寨朱氏族谱记载,阜宁县伏龙镇凤谷村应有古寨朱氏后裔(家谱关系待叙)。古寨朱氏11世孙朱克会、朱克贵、朱克坚3三兄弟偕7个儿子迁凤谷村。
朱共山
朱共山,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东沟镇。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现南京工程学院),菲律宾比利勤国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享有“中国新能源之王”和“世界硅王”之称。
朱共山执掌的保利协鑫是世界领先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及研发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商。2009年朱共山以97亿身家成胡润能源富豪榜首富。2010年朱共山以95.2亿净资产荣登胡润全球富豪榜。2011年朱共山以财富160亿元成为新能源行业的首富。2012年朱共山以净资产128亿荣登胡润全球富豪榜。2013年朱共山以108亿净资产荣登胡润全球富豪榜。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221名。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中国光伏产业联盟联合主席。
2016年胡润百富榜,朱共山家族以260亿财富排名第66位。2017年当选江苏省工商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响水县朱氏
响水县海安乡、南河乡、小尖乡、黄圩乡大朱圩有古寨朱氏后裔。
滨海县朱氏
滨海县有朱氏后裔,有的在部队任职。八滩镇有古寨朱氏后裔。资料待完善
建湖县朱氏
建湖县有朱氏后裔。有的在省直从事联谊工作。资料待完善
(信息来源: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