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筠连开基始祖光信公,是福建武平朱氏念八郎第十五代子孙。即念八郎→万四郎→朱泗→仲一郎→定居→宏孙→法传→朱谅→永华→朱泷→成贵→明响→朝鸾→汝优→文伯。
文伯公生子四:光清、光伟、光信、光秀。其中光信公生子三:有德、岁伯、有珩。光秀公生子五:有章、有汉、有武、有兴、有宪。
在客家人第五次迁徙期间(1645一1843),原籍福建汀洲武平县处明村小四郎公第十二世孙朱永华派下,文伯公之孙在康乾年间先后入川,分布在高县平寨场(有珩、有兴、有章、有宪、有生),筠连县巡司场(有乾、禹成),沐爱场(有汉),珙县木滩(有振、有化),王家场(有武),云南省盐津县兴隆场(有亮)。
如朱姓的一支平寨有珩公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率妻童大珍孺人,身背其母邱太孺人入川,来到南广河边的平寨。
昌福公为四川宜宾筠连县维新镇芭蕉口开基始祖,为有珩公长子。在落籍地芭茅坡居住时当家,开染房发家,五兄弟共买五坨地方。在分家时抓阄时抓到的平坝。兄弟们不愿到山区,于是,他带着两兄弟到了山上芭蕉口,举家迁往落地安居。
朱姓虽然没有修朱家寨,但朱有珩四子朱昌位字瑜的后裔曾修雕楼,还因此被官府罚银都是二十四百锭。为了在当地发展和周围的湖广籍移民抗衡,朱家人在四川平寨木滩定居的三姓人依然顽强地保留着自福建原籍带来的生活习惯,坚持不贡磬,称呼一样,都修八字坟,不插坟飘,号丧不哭嫁等。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朱氏文伯公子孙,在传十五世,屹今三百余年了。晚清共有子孙(878人),二兄弟到游家山共有男丁85人,解放之后全都比较贫困,都是贫农,现在大多都住进了平房。
现今,昔四川叙洲(州)府,云南昭通底(的),贵州等地总共朱姓人口达3850人,专科以上大学645人(男女),可谓巨族。
(信息来源:中华朱氏网江西萍乡芦溪县副站长朱潼义)
(中华朱氏网编辑部)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朱氏家谱,联络朱氏族人,品“中华朱氏酒”。
内部供应“中华朱氏酒”,由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系朱氏宗亲联谊用酒,纯粮食酒。为有需要的宗亲提供选择,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