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朱氏家谱库》·浙江绍兴·《山阴白洋朱氏宗谱》玉泉堂,编号05627共32卷
(此图来源于绍兴《白洋朱氏宗谱》)
白洋朱氏属朱胜非之后裔(六子履,册名汉卿)的一支,因朱胜非在南宋初期任宰相,以他的非凡能力和智慧,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富强、振兴、平乱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在南宋朝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南宋初期,他的政治活动和决策对于南宋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退隐时皇帝御赐“剡川三泉”一地而创建了“玉泉堂”。
朱胜非是南宋初年的宰相,在南宋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南宋刚建立时,朱胜非上书建议宋高宗应该明确正统之道,行为要符合仁义,不合则置之,以此来抵御外侮,恢复大业。他的建议得到了宋高宗的称赞并采纳。
建炎二年,朱胜非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为政30余年中,始终秉持忠诚之志,日夜勤勉不懈。他提出的建议都是宝贵的良策,直言不讳,展现出卓越的见识和非凡的才能。从而得到宋高宗的信任,在御赐用“剡川三泉”的诏书上有“輔弼我朝,贊襄治理,克稱厥任,允副朕心。”和“勞卿收復苗劉,諸臣莫能及也。”两句御笔表彰功绩。
朱胜非归隐田园时(绍兴五年十二月初二日)宋高宗颁布诏书:“今卿榮仕歸老,有既醉太平之福,宜膺慶賚,永錫壽康。朕聞江南山水之勝,秀麗可樂,特賜地於剡川三泉之上,名曰玉泉,以表朕心。卿可領也。”,赐与风景秀丽的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剡川的三泉之地建造玉泉堂,体现皇帝对他的一种特殊恩宠和关怀。通过赐地建堂的方式,皇帝希望朱胜非能够在晚年享受山水之乐,安度余生。
后来朱胜非后裔为了怀念先祖之功,秉承先祖之志,深感皇帝恩赐,就也以此“玉泉堂”作为朱胜非一脉堂号流传于世。
附皇帝诏书原文:
宋赐观文殿大学士朱胜非建王泉堂于会稽剡川之三泉,謹按:
制曰:“輔弼我朝,贊襄治理,克稱厥任,允副朕心。朕以臣子惟忠義爲先,忠義以赤心爲重。勞卿收復苗劉,諸臣莫能及也。今卿榮仕歸老,有既醉太平之福,宜膺慶賚,永錫壽康。朕聞江南山水之勝,秀麗可樂,特賜地於剡川三泉之上,名曰玉泉,以表朕心。卿可領也。”
紹興五年十二月初二日下。
原文译解:
“輔弼我朝,贊襄治理,克稱厥任,允副朕心。”这句话是在赞扬朱胜非在朝廷中的贡献。他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的治理,能够胜任自己的职责,完全符合皇帝的期望。
“朕以臣子惟忠義爲先,忠義以赤心爲重。”皇帝强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是要忠诚和讲义气,而这种忠诚和义气的核心在于一颗赤诚的心。这是对朱胜非忠诚品质的肯定。
“勞卿收復苗劉,諸臣莫能及也。”这里具体提到了朱胜非的一项重大功绩,即成功地平定了苗傅和刘正彦的叛乱。在这场叛乱中,朱胜非的表现无人能及,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卿榮仕歸老,有既醉太平之福,宜膺慶賚,永錫壽康。”现在朱胜非已经功成名就,准备归隐安享晚年,皇帝认为他应该享受太平盛世的幸福,因此赐予他嘉奖和祝福,希望他能够永远健康长寿。
“朕聞江南山水之勝,秀麗可樂,特賜地於剡川三泉之上,名曰玉泉,以表朕心。卿可領也。”皇帝听说江南的山水非常秀丽,景色宜人,为了表彰朱胜非的功绩并表达对他的心意,特地将剡川三泉之上的土地赐予他,并命名为“玉泉”。同时,皇帝命令朱胜非前去领受这块土地,并在此地建造“王泉堂”。
这份诏书不仅是对朱胜非功绩的表彰和肯定,也是皇帝对他的一种特殊恩宠和关怀。通过赐地建堂的方式,皇帝希望朱胜非能够在晚年享受山水之乐,安度余生。
预告:本章介绍“玉泉堂”,下章介绍朱胜非及世系。
(信息来源:世界朱氏网重庆江津站 朱材明)
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8月30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