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文史类>
自然类>
社会类>
经济类>
综合类>
学习类>
山东沂南红色堡垒村巡礼:光荣的朱家里庄
朱家里庄村地处山东沂南县依汶镇东南,抗日战争前期属沂水县西南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2018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与王晓老师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河南朱氏简考
河南朱氏号称200万,是估计多了,有资料称是120万,我们按150万左右为基准,简要说说。 朱姓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市,约占人口的1.3% 。其中有在地朱氏、洪洞迁民、外省迁入、藩封等,已知的皇明后裔有28万人,未知的有多少不可而知,大部分还是以在地朱氏,迁民占比多些。河南省朱姓委员会有打算出版河南朱姓源流志,这还需要各地市的搜集整理。
朱芝松: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书记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朱芝松同志任上海市委常委。 朱芝松,男,1969年2月生,汉族,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工学学士,工程硕士,研究员。 现任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 历任上海航天局第八OO研究所担任技术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所副总工艺师、副所长、总体所所长等职务; 2000.06—2002.02,上海航天局局长助理; 2002.02—2008.11,上海航天局副局长; 2008.11—2014.05,上海航天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山东历城朱氏与《聊斋志异》
山东历城朱氏与《聊斋志异》 张兵郑炜华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山东历城朱缃及其子先后两次对《聊斋志异》进行了整本抄录,对《聊斋志异》的早期保存和传播功不可没。但在清廷查禁"淫词小说"的社会背景下和山东重学术、轻小说的文化氛围中,朱氏两代人在一定程度上沿承明末清初文人、藏书者有意控制小说社会影响的做法和极重视抄本的藏书传统,始终对《聊斋志异》采取重收藏、轻传播的态度,因而均未能在《聊斋志异》传播的早期阶段将之刻印刊行。
2023-04-23
山东枣庄:一门双烈 铁血报国 ——追记革命先烈维贞、朱维哲
早就听说过官桥一门双烈朱维贞、朱维哲的故事,怀着对英烈的敬仰,近日,本人前往官桥镇前公桥村,去了解有关两位英烈当年打鬼子的故事和英雄事迹。进村后,当提到两位烈士的名字后,全村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是亲弟兄俩,是打鬼子时参加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但很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后在村民李思才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朱维贞次子朱存启的家,见到正在院内一简易锅灶前烧火做饭的朱存启老人。今年已79岁的朱存启,思维清晰、身体硬棒,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儿女们已成家,现如今自己在一个农家小院内单过。当问及其父朱维贞和叔叔朱维哲当年的一些事时,老人一脸凝重,向我们讲述了有关父亲朱维贞和叔叔朱维哲的故事。
2023-04-18
山西移民与明代移民署凭照
如果我们相对集中地对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家谱中的移民资料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山西省洪洞县在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移民中的重要性。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从以韩小(山)童、刘福通为首的白莲教徒在颖州起义,至明初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收复中原,将元顺帝逐出漠北,一共有十多年时间,战乱导致中原、华北、华东北部一带十室九空,万户萧疏,人口急剧下降,而在民间传说中,却将河南一带赤地千里无人烟的责任怪在朱元璋大将胡大海头上。 传说胡大海身高魁梧,面相丑陋,年轻时曾在河南省林县一带行乞,当地人看见一个壮汉不去干活谋生,却讨吃要饭,大多不给,更有甚者,还有人加以辱骂,胡大海难以忍受,暗暗发誓,日后得意了一定要雪此奇耻大辱。后来胡大海投奔朱元璋,作战英勇,积功做了大将军。
2023-04-17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介绍
自洪武初年朱元璋分封诸王始,分封子弟到全国各地为王即被明王朝历朝皇帝奉为不变之祖制。纵观有明一朝,藩封制度和藩王活动对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整个朱明王朝相始终。受制于明代严苛的藩禁政策,明代诸藩成员在政治、军事方面几无可书之绩,而在文化学术方面却人才辈出,著书、藏书及刻书活动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占有一定的地位。终明一代,分封到各地的皇室成员的刻书活动持续不断。
2023-04-12
陈清慧:《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考补
《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 考补 陈清慧 摘要《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儿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 种,可补《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关键词《明史》 艺文志 明代亲藩 宗室文化
朱氏文献:《福建朱氏志》序言
全国各姓氏之第十四位,约2000 万人 。同时英才辈出,两朝天子,一代圣人,文臣武将,才子佳人,不胜枚举。朱姓是中华民族中极为优秀的一支,它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化的进步,均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人生在世,总是想知道的,我来自何方,根在何处,这是人之常情。然而旧谱散失,现存古谱为数稀少,但其序跋流传仍保持某种源流世系的延续性。如果你想探寻朱姓那古老而神秘的起源,如果你想了解那曾为中华国姓的朱姓数千年来的兴衰变幻和卓越成就,如果你想重温一个中国古老血缘宗族的温馨并感受先祖们创业的艰辛和显赫发达后的荣光,如果你想了解福建朱姓繁衍生息的历史,如果你想得知自己家族的源流世系,或许从这次编纂的《福建朱氏志》中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