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姓的历史考证补充
在元末那段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朱元璋出身低微却心怀壮志,他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卓越的领导智慧,在乱世中崛起。先是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生死对决,以少胜多,大破劲敌,一举扭转了局势。此后,又接连平定张士诚、扫平方国珍,逐一扫清江南的割据势力。在稳固南方后,他挥师北上,直指元朝大都,最终推翻元朝统治,于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自此开启了朱明王朝长达276年的统治,此后皇位在朱氏子孙中代代相传。
时光荏苒,到了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见深将他的第七子朱祐楎封为衡王,封地位于临淄城。朱祐楎(1479年12月8日—1538年8月30日),生母为德妃张氏,他自幼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养成了温文尔雅、沉稳大气的性格。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朱祐楎移藩至青州分司所在地益都城,在此精心营建了规模宏大、气派非凡的衡王府。衡王府建筑风格融合了皇家的威严与地方的特色,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园林景观美不胜收,成为当时青州地区最为瞩目的建筑群落。
此后,衡王府的王位在朱姓子孙中有序传承,历经六代七王,分别是衡恭王朱祐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㵂、靖王朱由棷 。在这漫长的159年里,衡王府不仅是朱氏家族在青州的政治中心,更是文化与经济的汇聚之地。衡王府的后裔中人才辈出,例如新乐王朱载簃,他号诚轩,对文学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才华横溢,撰写了《洪武圣政颂》《皇明政要》等著作,还专门建博文书院,刊行《文心雕龙》等经典书籍,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唐王朱厚煐,号岱翁,擅长隶书和篆书,著有《事亲述见》(12卷)、《一弦琴谱》《瑟谱》等书,其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
然而,明朝末年,局势急转直下。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明朝江山摇摇欲坠。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清顺治三年(1646年),青州在京官员冯浦、房可壮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向清廷诬告衡王府靖王朱由棷意图造反。朱由棷被召至北京后遭囚禁,最终被残忍杀害。不久之后,清廷降旨,令新科状元冯浦调集青州旗兵,对衡王府进行抄家,其目的竟是要灭其全族。一时间,这座辉煌了百余年的衡王府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曾经巍峨的宫殿被无情摧毁,珍宝财物被洗劫一空,显赫一时的衡王府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只留下门前的石坊还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值得庆幸的是,衡王府被抄家时,府中的戏班子正在表演精彩剧目。或许是因为戏班子成员并非王府直系亲属,得以无罪释放。而八王妃洪英瑶本就出身于戏班子,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她与自己的一双儿女——王子朱慈安、郡主朱慈嫣,在戏班子姐妹们的全力掩护下,乔装打扮,小心翼翼地混出王府大门,踏上了逃亡之路。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杀,他们深知不能再以朱姓示人,经过商议,毅然决然地更姓为霰氏,一路风餐露宿,辗转流离,最终流落到今青州市㳽河镇壮汉庙村。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他们隐姓埋名,开始了新的生活,衡王府的血脉也因此得以在霰姓一族中隐秘延续,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不为人知却又意义非凡的传奇。
(山东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朱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淄博朱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朱和亮 编辑整理)
2023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