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胜),济南人,原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匿于壁中。汉王朝建立后,伏生出遗书二十九篇,教学与齐鲁间。伏生所授之经,称为《今文尚书》,是本人崇拜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伏生(生卒年不详),名胜,济南(今山东邹平)人。今文《尚书》的创始者、西汉经学大师。伏胜相传为孔子弟子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相传伏胜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段成式《酉阳杂俎》)。> 伏胜曾做过秦朝的博士。秦赢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冒死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此后,在秦末汉初的兵荒马乱岁月里,他一直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秦亡汉兴,时世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湿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29篇。他把仅存的《尚书》一一抄录整理,并广招弟子,进行传授。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