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图文热点

沛国朱氏的兴起

时势造英雄。公元前3世纪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峰火。接着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楚汉之争,问鼎天下。优秀的朱姓族人,把握时机,在秦汉鼎革的历史舞台上,迅速脱颖而出,开始了全面的复兴之路。 秦汉时的沛邑,亦称沛国,是朱氏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朱姓兴盛的主要郡旺。今天大多数朱姓族人,仍然自豪地称自己是——沛国朱氏,甚至海外华人,也要将自己居住之屋标榜为“沛国堂”。 秦汉时代的沛国朱氏有三大特点:一是英才辈出,文武并茂;二是百花齐放,各支并兴;三是以武为主,封侯赐爵,宗族显赫。据专家学者的统计,先秦时期的文献名录,记载的朱氏人物寥寥无几,战国200余年间,文献录名者仅仅4人。而《汉书》载朱氏人物便有40人,名列《后汉书》者有44人,除去两书重复的,亦有80人之多,为战国时期的20倍。散见于其他史籍和朱氏谱牒的秦汉朱氏人物,多得不可胜数。这是朱姓氏族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阶段。 秦汉朱氏兴盛,不是一支独秀,而是万派俱兴。从血缘大宗来说,有邾国后裔的曹姓朱氏,如大司农朱邑家族,有新息侯朱浮家族,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家族,有槐里令朱云家族等。以地域分派而言,有朱浮、朱翊为代表的沛国相县朱氏;有朱穆、朱晖、朱祐为代表的南阳宛县朱氏;有朱云为始祖的平陵朱氏;有朱轸、朱买臣为代表的吴郡朱氏。此外还有鲁地朱氏,杜陵朱氏,会稽朱氏和汝南朱氏等宗派。各宗各支朱氏并兴,是朱姓发展进入高潮时期的又一标志。

广东怀集县《万世宗枝》

《万世宗枝》 《万世宗枝》是怀集县朱文玉公血脉世系族人的老族谱,清光绪十七年(1891 年)五房 嗣孙朱润泽续编的。《万世宗枝》用大幅白布幕誊写,目前尚完好无损,现由泰来朱屋的族 人保管。《万世宗枝》的前言阐明了朱文玉公从南京迁徙到怀集县安家创业的情况。为便 于族人阅读,将《万世宗枝》的前言和后语复录印刷。 叶万世宗枝曳原文 尝思:木发千枝皆凭一本,水流万派同出一源。人生亿世,总由一脉。吾等生长 于斯,藉祖功宗德之根本所由来也,能不志其源由以垂永久欤?盖溯我创业始祖朱文 玉,号念二公者,乃元朝举人,原居土名金凌(陵,下同) 府朱家巷,实太平府所管。 因凌地大镇头之处,四方英雄多来聚集,众人谋大(逆),赋税不贡。元朝往剿数次不 服,通坊畏惧,恐遭大害,家有三子,逃二出外省安居。即于大元至正二年,岁次己 卯,祖在金凌大宗祠,祖(此字为衍文) 写立分单宗志,遂同四子一孙下广东四会县安 歇。于至正后,征剿怀集瑶状,祖亦至。勘明地方后回四会,中途遇黄姓腹友,谈及迁居创 业。再复回怀,吾祖就在鈁坑领税起垦,连及军营架、杞弓槽、岭墩,连左连右,倒槽、陈言、 潭池内外,童观、上下蕨菜、上下崀一坊,共该四十八号山场田业,四水归源、以水为界,牛 牯水一坑:东至横坑,西至崎峒,北至阅箓、罗,南至陂头、蒲监、陂底等处山场田业,乃与 黄姓共管,而黄姓自管营地、澜滩等处。后仍见瑶人作乱,又再回原歇。迨至元朝顺德没, 武平定,改金凌作南京。洪武三年始立怀集,暂见瑶没,祖在折桂坊社坛前造屋座居住。瑶 灭后,复山田垦耕,招佃陈、罗、祝三姓耕种。在青砖寨一围,起造瓦屋三座,水牯牛三只交 三姓佃人看管。山上截之田名唤举洞,亲自耕种。但思乃祖功业,乃元朝之始也。后金凌 洪武(此处指代朱元璋)从舅父郭光唧、和州罗福通、南昌徐寿辉、苏州张士诚一同攻奔大 元,顺德亡没,金凌得脱其灾。后洪武登基四方平静,国泰民安,吾祖遂得永乐,创业安 居之福也,美哉、休欤! 长子朱子荣于永乐元年同父又移贺县水东街石板村居住,生男落籍,祖没附葬轿椅 山,本族则绘像石册庙,祀裡万代。荣后生男往南乡创业落籍,但属一脉,并记其由焉。 叶万世宗枝曳后语原文 上元辛卯岁时在光绪十七年端月吉旦,敬将始祖所传宗枝图誌逐一续辑抄录,以便 七房兄弟添注名字,备列尊卑,以垂万世于不朽云尔。资料提供者 朱记滔:广东肇庆怀集朱文玉23世 朱记滔13622725346

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