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姓氏文化,要明白“姓”“氏”的起源与区别,以及其后期的演化,这样才会更好地了解远古文明和历史。
对现代人来说,“姓氏”是一个名词,指的就是“姓”,但实际上在古代“姓”与“氏”是有区别的。现在的通用看法,认为“氏”是“姓”的分支,笔者认为不完全正确,应当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姓”与“氏”的演变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姓氏姓名的目的和作用。笔者认为,在远古时期,“姓”是用来区别血缘群体的,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近亲通婚;“氏”是用来区别行政群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于其他氏族部落;“名”是用来区别人员个体的,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内部管理。
其次,我们要明白,在远古时期“氏”是氏族部落的名称,而不是人的名称。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今对远古时期帝王的称呼其实是不准确的。比如说伏羲,伏羲指的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这个人,而伏羲氏指的是“伏羲氏”这个氏族部落,这本是两个不同的代指,而今却被混为一谈,导致许多人在认知上产生偏差。当然,这个问题在先秦就有了,但那时候正处于“姓”和“氏”合二为一的特殊历史时期,当时人们对远古的认知也有缺失。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