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它把奴隶制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太甲复辟,太戊、祖乙复兴,盘庚迁股,使商朝有一个长期安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发掘出的考古文物分析,它不愧为东亚第一都,也是世界最大都市之一。10多万片甲骨文字,将近5000 余字,字形声义的紧密结合,字体的整齐划一和规范化程度,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而且富于美术观和记事观的有机融合,奠定了汉字的永存生命力和适应力,从文字文化上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这恐怕是举世仅有的奇迹,从而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统一性、国土统一性和民族统一性始终坚固地延续和发展着,不至于像世界其他古文明国家那样早已销声敛迹,不但灭种灭族,而且连同他们创造的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字文化文明也随之湮没。这不得不归功于商朝的伟大功勋,何况商代精美的青铜器、玉雕、原始瓷、陶器、漆物都是古代独一无二的工艺品。这都是各古国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盘庚迁殷以后,为商朝(亦可称“殷”或“殷商”)创造了一个富强的基础。到武丁时,文治武功鼎盛,是殷商的极盛时期,其疆域所至及兵力所达,东尽于海,南达湘、赣,西到陇东、川北,北至辽河上游及今晋北一带,已是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奴隶制王国。武丁多妻妾而生多子(约60多个儿子),他不但使周边数百个方国、侯国尊奉商为宗主国,并按期贡赋,同时还对他们的国君、酋长和首领拥有刑罚的权利。如商末帝辛(纣王)便杀鄂侯、鬼侯、梅侯,囚周文王姬昌,杀其子伯邑考,还逼苏国进贡美女妲已。而擒杀各方国首领的记载几乎比比皆是。他又分封众多的儿子建立了星罗棋布的侯国,起着拱卫殷都的重要作用,称为“多子族”侯国。后来的周朝也是效法武丁的分封制度,以加强王室对各附属国的控制。既然周武王时期已被范文澜、翦伯赞、谢华等史学家判定为封建社会,那么,武丁时期应是封建社会制度的萌芽,不能认为商代惊人的大批人殉是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特征之一,周秦也有人殉,却被认为是封建社会制度,这就很难作解释了。
2023-11-01